第两百章:天外流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错,正是柳某所创。”  

夏云墨拊掌笑道:“这“青松剑客”四个字实在配不上你,你的脸皮可要比青松厚的多,不如就叫“城墙剑客”,这倒是合适得多。”  

柳若松一张老脸涨的通红,实际上,实际上若非眼前这年轻人来历神秘,似与传说中的武林人物挂钩,他早已一剑刺了过去。  

夏云墨挥了挥手,淡淡道:“去吧,去把剑谱取来,让我瞧一瞧这一剑到底有何奥妙。”  

柳若松沉吟片刻,嘴角忽然掀起一丝冷笑。  

“来人,把我的剑取来。”  

两个紫衣锤髻的童子,捧着个装潢华丽的剑匣,已来到了柳若松身后。  

柳若松启匣,取剑,拔剑,“呛啷”一声,长剑出鞘,声如龙吟。  

夏云墨微笑道:“好剑。”  

岂止是好剑,这是柳若松花了一千八百两银子,去请关外名匠吴道古铸就的。削金断玉,锋利无比。  

“剑谱是死的,人是活的。阁下若是真想要瞧一瞧“天外流星”,那么最好的法子,莫过于亲身下场感受一番了。”  

柳若松一手执剑,整个人竟也透露出一股锋锐之气。  

“当然,舍下还有口剑,虽不是神兵利器,也还过得去,这位少侠如果不嫌弃,我这就叫人去拿来。”  

夏云墨似笑非笑的瞧了柳若松一眼,态度还是那么优雅安闲道:“不必了,出剑吧。”  

“阁下小心了。”柳若松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掌中的长剑已经刺了出去。  

他做事向来滴水不漏,这一次也一样。  

眼前这青年显然是不速之客,可这不速之客偏偏来历神秘,而且还报上了两个传奇性的名号,让他不敢妄动。  

既然这人想要“天外流星”,那就送他一剑天外流星。  

他若能接下自己的剑法,那自然是有真材实料,自己把秘籍奉上便是了。  

若只是个装神弄鬼的家伙,那就死在这一剑之下吧。  

柳若松的是武当弟子,剑法深的武当精髓,在师兄弟中远超同门,江湖上名声更是无与伦比,是成名已久的高手。  

只见他长剑转动,展开连绵不绝的剑势,剑法密不透风,更是将武当剑法中的轻灵玄妙发挥的淋漓尽致。  

只是,柳若松并没有露出丝毫的笑意,反而越发的凝重起来。  

因为这叫做夏云墨的家伙只是伸出手轻轻弹了弹剑身,柳若松那精妙绝伦的武当剑法就好似烈日下的冰雪,迅速消融一空。  

很快,柳若松的额头就已有了冷汗,他根本想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武功如此高的人。  

所谓的玄门正宗的剑法,在他手下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而柳若松的依仗,只有最后一招了。  

天外流星!!  

就在此时,柳若松的剑势一变,长剑忽然化作一道光彩夺目的流星。  

从天外飞来的流星,不可捉摸,不可抵御,又忽然逸去,那一瞬间的光芒和速度,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挡。  

这一剑很快,快的几乎看不见,当再看到这把剑时,剑已经插入对手的喉咙之中了。  

这一剑更携裹了千斤的力量,无论何种坚固防御,在它面前都薄弱白纸,轻易刺破。  

这便是,天外流星。  

剑光如匹练,在这一刻,柳若松的精神乃至于功力都臻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柳若松心中已生出一股强大的信心。  

这一剑也的确值得他自信。  

这是他从丁鹏手中得到“天外流星”的第四年,这四年中他不知为这一招下过多少苦功夫。  

这一招施展出来,比当年的丁鹏更快,更绝。  

剑光一闪!  

只听得金戈交击的声音响起,流转的剑光就已凝滞,不可抵御的流星已经消失。  

两根手指已夹住了柳若松的剑。  

“这一剑…很不错,很不错。”夏云墨指尖吐出一口锋锐的劲气,“咔”的一声,这一剑已断成了两截。  

柳若松一个踉跄,险些摔在地上。  

“这一剑倒是让我想到了独孤九剑中的破剑式,不过这天外流星想来远比“破剑式”更绝、更妙。破剑如破竹,莫说江湖上寻常剑法,就算是武当、崆峒、点苍…这些大门大派的剑法,遇到这一剑也是必败无疑,一击必破。”  

夏云墨面含微笑,品味这一剑的奥妙。  

“不过,这个世界中,最值得我期待的,还是燕十三的夺命十三剑以及谢晓峰的神剑。”  

燕十三的是魔龙之剑,等第十五剑刺出,冻结一切生命。而谢晓峰的则是神剑,天下无双的神剑。  

这两人的剑法,大概也是古系武侠剑法的巅峰了。  

“多谢前辈不杀之恩,小人这就去将剑谱取来。从此后,前辈但有吩咐,晚辈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柳若松见识到了夏云墨的实力后,面上带着谄媚而恭敬的笑容,飞快的将天外流星剑谱双手奉上。  

夏云墨翻看着书籍,笑呵呵道:“你到真是懂事。”  

柳若松双眸一转,又笑道:“不瞒前辈说说,这天外流星的确不是晚辈所创,而是晚辈从一个唤作“丁鹏”的年情人那里取得。这“天外流星”只有一页残谱,整本的剑谱还在丁鹏手中。”  

“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着借刀杀人。”  

夏云墨起身,拍了怕柳若松的肩膀,似笑非笑道:“丁鹏很快就要来报复你,不过你放心,丁鹏也是有对头的,他的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