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掀开条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钟半仙的一番操作,上若位面北部战线的局势算是稳定下来了。  

雅晴县和刚刚建立的桃林县都能松口气,不必像以前那样花费大量精力盯着木鬼,只要安心忙活民生的事情就好。  

会不会出现钟半仙那边绷不住的情况?谁知道呢。反正就算崩了,凭着黄琦再做准备也拦不住,回头还得由钟半仙自己去收拾。  

这种情况下,与其毫无意义的担心,还不如当没事,安心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呢。  

唐雅晴在向雅晴县输送资源。  

原有的村子、镇子在增加人口,兴修各种各样的民用设施,还在一个劲的向外扩张,充实每个乡镇的力量。  

抗疫战争的时候填充的那些人使得雅晴县的超凡人员比例空前的高。他们要名望有名望,在民众中的形象非常正面;要实力有实力,好歹每个人都是超凡。  

把这些人全部吸纳到官府中,即便超编没位置了,也安排组建了一个个半官府性质的组织。组建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小组,动员大家一起做件什么事情。反正大家都别闲着,总是有事情要做。  

儿童启蒙班这是在哪都受欢迎的,郎朗的读书声中儒家的各种道理就篆刻在孩子们的灵魂中。  

传授截教修士修炼法的修炼班也非常受欢迎。不求真正的成仙了道,学会温养这个本事,然后凝聚一个本命法宝技能,碰到危机时能救命不说,不但省了买工具钱,比买的工具还好用的多。  

农夫温养铁锹,温养个几年,就不说这辈子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买多少把铁锹了,温养后比温养前要好实的太多。  

厨子的菜刀,铁匠的榔头,做针线的姑娘媳妇手中的针剪,各种生活中用到的东西都有人在尝试着温养。  

温养衣服的本事更是每个人都想学的。  

铠甲太贵,不是谁家都能搞到的。可是集全家的力量凑一件好一些的衣服,然后温养,温养成传家宝行不行?  

病毒来了,它能救命。平时逢年过节,或是碰上个喜事大事也能掏出来穿着显摆一下。因为温养,又不担心会像普通衣服那样很快就完蛋要换新的。  

太深的学不会,各家各户的劲头都很足,就因为干这个事的那些人打出了“怎么给子孙留下一件传家宝”的广告。  

全都是我不一定行,可是我现在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在为子孙积攒的想法让雅晴县所有结了婚的人劲头足的吓人。  

带着年轻人学习最基本的配合战阵,搞点舞枪弄棒的事情,也没人反对。木鬼的威胁还一直都在呢,三五个小伙子收拾掉一个木鬼的事情在哪都有。会点刀枪剑棍,会点配合,打木鬼的时候危险也小点不是?  

对于这些,官府是乐见其成的,尤其是在风气形成之后,新补充的人口,新设立的村子,也都在这么做的时候,加强的是整个雅晴县的底蕴和力量。  

个人修炼这件事上获利最大的是上若派。  

‘六勇士死斗毒鬼王’的故事短短数日就在上若派风靡开,大大小小的培训组织都跟这个门派扯上点关系,上若派这才算是正式在这里扎下了根,活下来的侠客和长老整天乐呵的见牙不见嘴的。  

对于官府而言,除了个人提升的事情外,更多的是关乎整体的事情。  

小的比如给启蒙班、学习班安排地方,各村各镇得修建学堂这类公共建筑。各村各镇的卫生习惯也得改,厕所、洗漱等等设施都得上马规划。  

大的比如兴修水利、架桥铺路,还有为乡镇修建城墙好在以后碰上危机的时候让人有个藏身之地等等诸多的问题。  

这类事情在只有一家一户想做事的时候,会很困难。当这类事情已经成为一个村、一个乡共同的想法的时候,事情就简单了。  

在黄琦回来的时候,即便这些事情还没开始做,可是从收集到的信息能看出来,黄康平已经在带着人在百姓那提前吹风了。  

查缺补漏,夯实根基,同时还在修建新的村子、镇子,扩充地盘,动员起来的雅晴县未来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都有的忙活了。  

“多谢!”正在查阅这段时间汇总过来的信息的黄琦听到了殷蔓清来访的消息,迎出来一见面就见殷蔓清冲自己行礼感谢。  

没有等黄琦蒙圈,殷蔓清自己解释了:“家师一直说我没能领悟人教教义,体悟不到人之道的核心。此次在这里,看到黄师兄带着百姓所做的种种事情,在道法上提升了很多。”  

递了一张通讯卡过来,这是第一次见她给人通讯卡,哪怕黄琦之前发通讯卡的时候也没能得到回卡:“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所以我准备今天就回去。这次机遇精进少不了师兄的帮助,以后有事师兄招呼一声就好。”  

说完,又行了一礼后整个人消失不见。  

她使用的这张降临卡都没有留,只留下怅然若失的雷子站那里发呆。  

对于雷子,黄琦挺不理解的。  

没成为降临者的时候就瞄上了这丫头。没敢追求就罢了,毕竟那时候楼里面的几个人没一个不自卑的。  

成为降临者,各自都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倒是敢来凑她身边献殷勤了,这么长时间连点进展都没有,至于吗?  

好好谈一谈,行就行,不行就各自安好,回身提升自己就好。要知道,舔狗一无所有啊!  

假若黄琦知道雷子是这种表现,当时就不该招呼他过来。  

“喂,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