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被隔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黄琦生活在安静祥和的本源位面,身份是拥有全部权利,啥都不做都能维持全部尊严的公民。  

唐雅晴生活在刚刚结束争斗的无双位面,身份是一位天庭普通官员的孩子,虽然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拥有很多进步的机会,可是也见过了太多的厮杀,知道美好生活的不易,更是熟悉一个稳定运行的天庭的一些基本情况。  

木鬼侵略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单独一个位面,那么不算啥,惊动不了任何一个天庭。可是此处木鬼侵蚀的是整个位面群,还是华夏官方设立出来构建建州界的位面群。所以这个事已经上升到华夏文明需要关注的层次,属于一场局部战争。  

华夏文明的局部战争也是大战争,是横跨了至少一个位面群,在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位面中同时爆发的一场大战。  

此时,各地天庭直属的天军就到了直接出动的时候。就像此时建州界正在发生的战争就是从无双界调拨过来的天军在清缴木鬼,建州第三战区正在发生的高阶大战也多是无双界天军的高级将领。  

上若位面分北线、南线和原本就有的上若县县城的驻防三个战区。  

驻防部队由一名尉阶民兵跟上若位面原本就有的军队在维持,主要干的是恢复生产安置百姓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清缴渗透进来的一些小规模的木鬼队伍。  

南线在四名尉阶跟士级民兵中有潜力的那些一起维持下,倒是也能维持的不错,而且还一直在向南部推进,想将整个南部变成人类的安全区。  

北线是被放弃的战线,主持上若位面军务的五名尉阶商量的结果是只要北线不惹麻烦就不管,竭尽全力先结束南部战争。所以留下了几个根本不适合战场的几个人在这里。  

唯一靠谱点的也就黄琦了,又因为黄琦是公民,比他们高一个层次,可是实力又比他们低的多,干脆不闻不问才丢在了北边。  

黄琦把北边防线组建起来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惊喜,双方也一直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同样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状态的还有留在北边的另外几个人。  

小诸葛的机关小镇好像建得不错,若是真像他说的那样也算是给谁上若县加了道保险;石头含恨离去,不知道去了哪里;  

练剑的来到了雅晴县,在村镇里吃喝,得空了就带着自己的道兵出去转悠一圈,前几天还听到了他跟黄琦眷属职业的人组建的上若派几人比武的事情。  

也就是李慕云干得不错,晃悠一圈吃了点亏,带着残存的士兵来到雅晴县,然后在棱堡群那边住下,跟着学习兵阵上的知识,然后就带兵在雅晴县的乡村四处溜达,将雅晴县的安全级别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南边的仗打的很艰难,南边的木鬼也异变了,甚至还被反推过。若不是降临者手段多,若不是那些人将平时舍不得投入的方法用了出来,怕是得完。  

南边的木鬼变得身体带有各种岩石和结晶颗粒,变得防御力陡增,变得力量更大,可是即便战斗打得最艰难的时候也没听说他们要找天军啊。虽然南边没出现木鬼带毒的事情就是了。  

“那不一样的。”这样的讨论已经不是黄康平他们几个能掺和的了,所以讨论已经离开了政务厅,来到了后宅中。  

“天庭四大军团是火雷瘟斗,分的军种也是按照这个来分的。南边那些木鬼是身体变强了,是力量变大了,可还是属于冷兵器啊,都还是属于斗部的事情,上哪找人去?”  

以前好像听说过,一直没细究,看起来天庭官员家庭出身的唐雅晴是明白这里面道道,而且按照这种说法,自己算是斗部的路子了?  

“瘟部可不单单是使用瘟疫作战,更重要的职责是要防御跟处理敌方使用的瘟疫类武器。我们这里出现了瘟疫,还是超凡层次的瘟疫,这可就算是瘟部的事情了。”  

火部的发展路子是热武器;雷部的发展路子是法术;斗部的发展方向是冷兵器;瘟部的发展方向就是疾病病毒病菌这些瘟疫。  

说着,还甜甜的对黄琦笑着说:“瘟部来了,哪怕只来一个预备役我们都赚了。”  

“我们这是防御战,需要建立能救治大量感染人员的医院,还得建立病毒研究中心来研制致病机理,还需要建立制造能治病药物的药厂,还得建造能研制疫苗的防控中心。哪怕是最低级的,我们也能落个高规格的专项医院。”  

两眼亮晶晶的看着黄琦:“这些建筑的设计图可是想买都没的买,甚至上面还会在这里设立一个专项研究所呢。”  

黄琦算是听明白了,唐雅晴的意思是让黄琦对上提交这个申请。也就是想动用黄琦华夏公民的身份,这样更容易得到上面的重视。  

唐雅晴估计的没错,那就是由黄琦提交的申请非常管用,管用的让黄琦自己都吃惊。  

“让我撤退?为啥让我撤退?”  

“尊敬的公民先生,您所处的位置已经出现了使用大规模瘟疫武器的敌人,敌人具有研制6级瘟疫的能力。而您还不具有保护自身生命信息密码的能力,所以遵照华夏疫情防御特别法的要求,需要将您撤退到安全区域。”  

面对突然出现在身边的这位未知身份的官府专员,黄琦莫名的头疼。  

“不是,现在才仅仅是2级危险度的病毒,怎么就扯到6级了?”可别怪黄琦不懂,提交想让瘟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