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为啥为难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融城在第一村东方六百余公里处,黄七郎骑着泰压全速赶路也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所以,晌午的时候出发,等黄七郎到的时候已经皓月当空,周围漆黑一片。  

“尊上!”赶到那个如同一方大印笔挺立在大地上的平台位置,登上之后就发现有一位吏官等在那里,在黄七郎翻身下麒麟的时候凑过来行礼问好。  

“战况如何?”  

“纠察司邹判官发现有敌军在城市周围窥探,已经带队出去追杀。城隍大人说敌人正在集结,亲自带着阴阳司刘司主整治城防,为大战做准备。”  

融城煌有三个直属属官,分别是纠察司司长邹判官、阴阳司司主刘司主,还有已经战死的速报司张游神。  

这位黑乎乎的吏官是游神如此说,怕是融城的境况比想象中要危险的多。  

黄七郎也是奇了怪了。  

根据探查,融城所在位置距离精灵母树足有近千公里。在阴间探查的结果也是,隔着近千公里的距离,怎么数百数千人的队伍就能这么揪着不放一直打下去?  

按理说,这么长的距离,对于这种规模的小队伍而言,想打起来都难。毕竟,双方之间的所谓大战,最大规模也才勉强达到兵力过千的程度。  

如若不然,又如何做到那边打生打死,这里有一位游神没有被发现的窜到了黑暗精灵老巢去。还不是因为地方太大距离太远,而队伍规模又太小,哪怕不绕路,仅仅跑偏了一点点都会错开的缘故。  

合计兵力过千,即便因为阴间他特殊环境使得没有一阶上战场的说法,能战斗的都是二阶甚至三阶。可是堪堪兵力过千的规模,仅仅只能对于艾拉王国这种小地方是一回事,对于华夏来说连冲突都算不上。  

“这里有百万灵魂,速叫刘司主过来接收。另外还有几件宝物,若是融城煌得空,也请过来接收一下。”  

弄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还在打。虽然对于华夏来说,这种程度的冲突连冲突都算不上,可是若是融城煌这支队伍被吃掉,伐博领就算是正式失去阴间的立足点,以后掌控这方位面也将难上艰难。  

吏官回去汇报,黄七郎掏出城隍庙的卡,安安静静的开始具现。  

建筑级,系统认可,具备各种奇妙功能的城隍庙相当于人类中的四阶。若是想自己构建,即便材料齐全图纸完备,不考虑经验值消耗的因素都需要花费一枚魂格才能构建的起来。  

对于刚刚才二阶2级的黄七郎来说,有点难度。若不是手中有伐博大印,就不是有点难度,而是完全没可能。  

高耸的大殿,雄伟的雕像,巍峨的城隍庙虚影随着黄七郎的操控而不断调整着位置。最终,在方向、位置全部校核完毕后,激活了卡片的第二步开始正式具现。  

隐没不见的阴阳通道被强行显现,稳稳的落在城隍雕像的背后,处于城隍边上站立的一尊雕像的守卫范围之内。然后随着城隍的雕像由虚变实,阴阳通道又重新隐没。  

立柱、幕墙、屋顶,分列两边成文武两队的属官吏官,还有铺设这特定地砖的地面,参拜的蒲团烧香的大鼎,一样样全都显现了出来。  

当一块巨大的书写有‘融城’二字的牌匾在大殿外挂上后,黄七郎发现伐博大印管控的下属单位中居然出现了‘融城’这么一个下属单位,还很贴心的分到了地邸/城隍子目录下。  

伐博大印还能管地邸体系?此前就一个村子一个连队的时候,黄七郎还以为伐博大印只能管人类的事情,毕竟那时候也没见这样的子目录。  

融城显现后,地邸这个二级子目录和城隍这个三级子目录都出来了。  

同时出来的还有紫薇这个二级子目录也冒了出来。包含了猴儿村的三个村子跟唯一独立的那股连队也挂在紫薇子目录下成为了三级子目录,而刚刚组建的小诊所挂在第一村名下,还能看到作为诊所主持医师的华老的名字挂在那。  

想来,小镇出现,把这么三个村子管起来,以后更高级的行政单位组建后,村子在分级中还得向下顺延。  

就像融城,挂在城隍子目录下,可是融城下属还有四个县城隍和25个土地,在每个城隍、土地处还能看到有职衔的人的相关资料,就跟能看到华老的资料一样。  

这就是政体。在伐博大印中挂名的,才算是有职在身,就会被记录在案,也能由伐博大印随时查阅,也才能在职位上履职得到晋升从而获得职位本身带来的各项好处。  

按照职位领取的,以人道功德,也就是经验值作为支付手段的俸禄。若是职级高了,已经不单单是经验值,甚至可能有精魂、魂格也说不准。更是在履职后拿到提升身份的福利。  

雪莉想拿到提升身份,想加入华夏,也给她找个活,至少给她安排一个需要人手履职的系统建筑,得到了相应工作后,满足对应的条件不断晋升才有机会拿到平民身份实现入户。  

之前把这个忽略了,现在随着融城城隍庙具现后,黄七郎自己瞎想着。至少,一直到现在为止,雪莉都是一位能用的人才。  

“尊上降临未能迎接,还请恕罪。”融城城隍的雕像活了过来,跟着一起活过来的还有站立于他身边的一位手捧书笔的属官,想来就是负责阴阳司的刘司主。  

“战况紧急,还请城隍尽快接收物资。”百万灵魂封装在卡片里,一下子具现出来又有哪个房子能受得住,所以黄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