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四章 试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沐阳带着部队一退一百里,完全没有给敌军间谍任何跟踪的可能性。即使有奸细试图跟踪,沿途他们也只能找到人去房空的“鬼村”,连人影也见不到。  

来到灵丘县桃花山,南边就是独峪山,之前他引唐河洪水的时候,就是利用了独峪山的地理特性。现在的独峪山已经变成了湖泊,不过因为水源的问题,这座湖泊将会在一两年内越来越小直至成为一个朴实无华的小池塘。  

灵丘县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洪水治理,基本上唐河在此段已经变得人畜无害,丰富的水资源能涵养一方水土,无数动植物都依靠着这条河流存活。  

这也为八路军提供了绝佳的庇护所,没有什么能比茂密的森林和连绵不绝的群山更加安全。  

这次将会有一个团与他近距离并肩作战的。  

26团,序号刚好与他25团相邻。  

詹道奎同志以前是5支队26团的团长(兼政委),后来并去了三分区,如今又回到了一分区,只能说是适应了实际需求了吧。  

沐阳见到这位与他同时期编号的团长时,发现这些友军指挥员表情都有些微妙,似乎是想说什么却又有所顾忌。  

“沐阳同志!初次见面,还需你们提供本地各大要图!”詹道奎一上来,也没有废话,准备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没问题,我会给你们最详细的情报,有什么需求都跟我副团长提,只要你不是想要鬼子指挥官的命!他一般都能满足你。”沐阳半开了个玩笑,现场紧张的气氛果然轻松了两分。  

“果真?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这附近可有卖荤肉的?我得派人去买点肉食,我欠同志们的肉羹还没还上呢!”詹道奎似乎不见生,招手就准备让后勤队买一些牲畜改善部队伙食。  

“同志·,你们这部队装备如何?可有什么杀手锏?”  

“杀手锏?”  

沐阳顿了一下,有些奇妙地看了詹道奎一眼。  

“能有什么杀手锏?不都是钢枪铁刀大棒子?我们25团,也就靠着日军缴获品存活至今罢了,没能产出什么地区‘特产’…对了!我想起了你们冀中军区,好像搞出了地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沐阳想了想,没有说出自己的实情。  

但他对冀中军区的地雷战和地道战很感兴趣。  

尤其是地雷,沐阳一度以为这是新四军那边最早搞出来的。没想到后来一问,集中军区今年就弄了二十多种地雷,好像效果还不错。  

“是么…”  

詹道奎也没强求,他只不过是见过沐阳的三营,发现他们装备很统一,并且拥有足够的火力支援武器。  

因此他认为沐阳应该会有更多的支援部队才是,不然这些冲锋枪、重机枪和掷弹筒一般都不会下拨给连一级使用。  

在他们那里,穷点的独立团全团就一挺重机枪。  

富一些的,一个团也不过三四门罢了。  

但他刚刚就发现,沐阳留在军分区的那一个营就有三挺重机枪,简直就有些离谱。  

“徐湘呢?他昨日就说今日赶到,可为何比26团的友军还慢?”  

部队都聚在了桃花山上,沐阳还在等自己这最后一个营,这样就能凑足一个整编团。  

“三营长徐湘同志还在骆马沟,可能需要下午才到。”  

“这样么?那他到了之后,尽快让他见我。”  

“行!”詹云华点了点头,立刻就开始准备工作,准备迎接这支“模范部队”。  

沐阳看了一会,发现已经没有需要他亲自决断的事情,便带着十几名干部去巡营去了。  

这几天非常关键,容不得任何马虎,沐阳需要确保营地内每一个战士都在他应该在的地方。每一个战士都应该遵守纪律,不准随意走动,以免被外面的日军间谍发现。  

但沐阳走后,友军团长詹道奎又回到了联合指挥部,找到了沐阳的副团长詹云华。  

两人都姓詹,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一见面聊了一会便发现对方人品不错,聊的也愈发深入。  

从工作到学习,两人相互交流经验,相谈甚欢。  

当被问及25团实力情况时,詹云华是老实人,他觉得詹道奎又是自己人,便没有掩藏,而是直接告诉了对方。  

“我们营单位有过更变,一个营是五个连,外加一些支援部队,所以看起来编制会很大…这大编制有时候是出奇好用,不过也得看场合,游击战就不适合我们去打了,因为五个连会显得指挥机构很臃肿。”  

“我们是3个营,9个步兵连、6个火力连,外加一个骑兵连和炮排。”  

“炮排?什么炮?”  

“也没什么,不过我见沐阳这次把大炮都给搬了出来,这就少见了。”  

詹道奎一听就兴奋了不少,这有炮没炮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军分区和军区都要成立炮兵部队,现在的炮兵部队暂时还抓在杨师长手里,没有继续跟军区的炮兵营合并,而是以直属炮兵连的形式留在了一分区。  

这是一分区所有主力团心中的痛,没了随时能跟在自己身边的炮兵部队,平时他们连鬼子的碉堡都打不下来了,很多时候都只能干看着没办法。  

“不清楚,以前我是文职出身,本就不懂炮,不过沐阳管他叫大炮,那口径肯定比山炮差不了多少…吧?”詹云华想了想,给了詹道奎一个粗略地估计,他自己确实不知道。  

冯树义的四营先前奇袭了日军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