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形势大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弹弹头已经碎成了不规则形状,头部因为冲击力而裂成了四块。  

“好臭的味道…”旁边的部下捂住了鼻子,面部表情皱在了一起,下意识跟沐山拉开了一点距离。  

上面的血,是那名刚刚还威风凛凛的日军参谋的,只不过他已经被抬回医疗队了。  

沐山有些后悔拿起这枚破裂的弹头,因为上面沾了一些污垢,显然是在粪坑里面刷过的。  

连枪口高温的火焰也没能摧毁这股恶臭。  

不过这颗子弹不像是6.5步枪弹,倒是像7.92毫米尖头子弹。  

“真是恶毒的手法。”沐山把子弹丢掉,旁边的部下立刻把子弹埋了,又打来热水给沐山洗手。  

“这岩永应该是碰上高手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下来。”  

沐山捂住自己的嘴巴,尽量不暴露自己的情绪,以免遭到他人猜疑。  

“福伯呢?”  

“在后面,需要我去喊他上来吗?”  

“嗯。”  

亲信当即离开,一分钟后,换上戎装的福伯来到沐山麾下,原来福伯叫做翟福海,是正正经经的中校团长,他负责管辖的一团也是沐山渗透最彻底的部队。  

沐山左右环视,特意找了个开阔的地方,方圆一百米一块掩体都没有,不可能有人过来偷听。  

“派出侦察兵,去跟这群不明势力接触,如果是我们的人,就跟他们建立联系。”  

“好。”福伯点了点头,这对他一点挑战也没有,派出侦察部队那是理所应当的。  

那群日本人,有了“狗”伺候,有时都懒得去执行侦察任务,常常会把外部侦察的任务交给伪军,而核心地区则由他们自己把手…反正出了事第一个死的是伪军而不是他们。  

(看了眼订阅,感觉还可以,感谢大家的支持。后面的战斗要配上战术层面的理解,我会配上自制的图给你们方便理解,就放在章节评论里吧!并且会用《书名号》来标识。)  

浑源城附近,沐阳请示过杨师长后,决定整合整个浑源县的兵力,开启了总动员模式。但当他指定态势要打游击战术的时候,敌人指挥官松下却把兵力全部收缩回去,退出了根据地腹地。  

“敌人又退走了?”  

“是的,敌人取道乌荣山路,径直往北边浑源城方向北撤…三营追之不及,只留下了伪军一个连并全部歼灭、俘虏。”  

洪明在指挥部为沐阳讲解情况,在参谋长赵守诚不在的时候,就由他这个年轻且经验不足的人为沐阳做参谋工作。  

不是谁都有机会在团指挥部跟这些指挥员肩并肩、并且站在同一视角看问题,从进参谋部的那一刻,洪明就决定要好好学习军事理论,不能落后于人。  

“…”沐阳皱起了眉头,敌人进攻根据地后,其实在八路军的占领区内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敌人若是晚两天撤军,他就有机会把这股敌军包围起来。  

但对手没有给他这股机会,在小麦峪对上骑兵连折戟后便火速撤退,不再与他的战士纠缠,而是直接撤退。  

徐湘带着三营也集结起来,想要拦截敌军,但被对方打了个反冲锋,反而损失了两个班。  

“日他先人…”徐湘浑身狼狈,旁边的战地医疗兵(其实只会包扎)正在为他处理手上的伤势,看起来他被榴弹爆炸的破片击中了。  

“哈哈…行了,别骂了,以后我看你还敢不敢随便冒进。”  

沐阳摆了摆手,打了个哈哈略过他的问题,有什么事等战后再去处理。  

“这不是不甘心么?我挖了两天两夜的猫耳洞,就等敌人渗透进攻,可等到的却是敌人逃跑的消息,这不是怒火攻心,也集结部队进攻了吗?”徐湘牵扯到了伤势,痛得他龇牙咧嘴,但就是不肯喊出来。  

“这次反进攻不好打,一个日本兵旁边站着二十个伪军二鬼子,随便去一个村就能把我们驻村武装赶走,你看怎么打?”  

“没有好的想法…”徐湘摇了摇头,他的思维比较活跃,但并不擅长计划,而是擅长战斗中随机应变。  

“嗯…”沐阳沉吟一会,没有开口。  

指挥部里就他一个团级干部,他忽略了还有一个团政委,并非是排挤纪亭,而是真的习惯了自己一个人。  

面前摆着乔军五个营,日军则至少两个中队,总兵力达到了2300人,若是算上在西边应县与浑源县交界处的乔军土匪军,那么敌人总数大概在3000人左右。  

加上在广灵县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抽调兵力绕过乱岭关攻击浑源城的日伪军,那么敌人总数将会达到4000多人。  

而他把机动营连同骑兵连、新编炮排、突击队都派了出去,还给他们加强了大量的民兵、预备队和一个火力连,总共1000人。  

自己这方就只剩两个不满编的主力营,大约700人。一营还被牵制在浑源城附近动弹不得,每天都能仰望天空看着日军的飞机轰炸他们的永久性工事。  

大当量的航空炸弹是沸石混凝土工事的唯一威胁,日军想要攻破浑源城,不花费大量炮弹是攻不下来的。  

所以才有了沐阳决心偷袭日军空军基地,以此暂时削弱敌人的空军力量的一步棋。  

嗯,700战士打4000敌人,还行。  

还行…  

沐阳自我安慰了一秒,便开始努力思考破敌之策。  

派出去的部队短时间内肯定回不来,难道自己这里没有部队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