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驱男留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当~当~  

王夫人一大早就起来念经敲木鱼。  

贾蓉的表现,让贾府上下明白了什么叫不怕死。  

别人和皇帝相处都是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留神就惹怒了皇帝。  

贾蓉昨晚那混蛋样子,就差把欺君二字写在脸上了!  

一想到那个胆大妄为的女婿,王夫人就后悔的要死。  

一开始后悔把女儿嫁给他,可是仔细一想,发现就算是不嫁女儿,自己也要被那个混蛋连累到。  

这个时候丫鬟进来,轻声说:“夫人,老太太说今天累了,自己在屋子里吃就行,不用伺候了。”  

王夫人很理解贾母,昨天晚上一群女人都被贾蓉折腾的要死。  

“请了太医没有?”  

金钏说:“刚去请。”  

王夫人又询问说:“宫里有信没有?”  

金钏摇了摇头,“不知道,派人使了银子,都说圣上赏赐了蓉大爷御赐披风两件,宫宫缎各四匹,升了一级爵。”  

“别的就不知道了。”  

金钏知道的有限,只知道贾蓉不光是没事,还得了赏赐。  

对没经历昨天大场面,只从附近丫鬟嘴里了解道一些事情的丫鬟来说,很难理解贾母等人受到的惊吓,  

王夫人叹了口气,继续敲木鱼,仿佛这样就能心安了一样。  

这个时候英莲从外面走进来。  

外面的丫鬟看到英莲,就询问:“英莲,你来什么事情?”  

英莲对丫鬟说:“彩霞姐姐,我们大奶奶让我过来和太太说一声,我们老爷过来接人了,等下就回去宁国府。”  

王夫人从屋子里头走出来,看着贾元春身边的丫鬟。  

“我过去看看,你们老爷昨天可睡好了觉?”  

英莲说:“我昨个儿在我们奶奶屋子里睡,我们奶奶和林姑娘一起睡的,老爷在家里睡,不过今天看起来精神很好,应该是睡好了。”  

“我没睡好!”王夫人很生气。  

英莲不知道说什么,低下头不说话。  

王夫人叹了口气,“和我过去见你们老爷,若是你们珍大爷在,非要好好说他几句不可!”  

王夫人带着丫鬟和英莲一起去正堂。  

她肯定不知道,珍哥儿怕蓉大爷怕的要死,做了鬼都不敢回来的。  

王夫人等人走到了三春住的地方,还未进去就听到了里面的欢声笑语。  

“你们不知道,皇帝当时看我英伟不凡,气定神闲,一表人才,眼中精光四射!顿时就惊为天人,迅速要让我当兵部大官,护卫京师。”  

“我说我还没科举呢,不行。”  

“他再三挽留,但我是个有原则的人,最后他敬佩我的为人,说明年科举不论名次多少,都让我当大官,最低五品起步!”  

王夫人心惊肉跳的走进屋,就看到贾蓉正坐在床边喝茶说笑。  

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瓜子干果,穿着一身喜庆红衣服的史湘云坐在桌子另外一边,旁边三春都坐在暖床里面坐着听故事,看起来都是一群没规矩的丫头。  

林黛玉和薛宝钗王熙凤都坐在贾元春附近。  

史湘云笑着说:“吹牛!我不信你刚得了举人,就立刻做大官了,你办了什么事情让皇上赏你这么多?”  

贾蓉说:“我家里还有皇帝赏赐的布,好几卷呢,等下送你一匹做衣服。”  

史湘云高兴道:“好,我见过皇上赏赐的东西,是给我叔叔的,不过没让我碰,你的拿来让我们看看。”  

坐在被窝里的惜春高兴说:“我也要看看!”  

贾蓉说:“这个简单,等下我让人送过来,你们看着帮我小孩做三件、四件衣服吧,看谁做的漂亮。”  

这个时候王夫人走了进来,面色很不好的看着这些人。  

相比起男女大防的事情,现在王夫人更在意贾蓉怎么和皇上说话。  

“你到底怎么和圣上说的?”  

贾蓉看到王夫人过来,也不起身,直接坐着说:“我有我的行事风格,别人学不来的,你让贾琏学着我去说话做事,他肯定做不到。”  

何止贾琏做不到,宁荣二公就算是活着,也没他那么狂啊!  

王夫人气的哆嗦,又像是被吓的。  

贾元春也在这里,忙搀扶着王夫人到一边坐下。  

王夫人此时哑口无言,这个家根本没有人能管的住贾蓉。  

贾元春帮着说:“昨天我也被吓到了,你写的那个条子,我…不知道如何说好,又不是必须要帮忙的事情,王家和梅家都不帮,我们也不帮就是。”  

李纨也在这里,此时很清楚李家的人只会让那母女三人和丫鬟都回去。  

贾蓉说道:“这就是机遇!和两位国公出生入死博来的富贵相比,我这个也不差了。”  

贾蓉自信说道:“如今城内人心惶惶,就连圣上也对这个事情手足无措,此时正是需要一个大英雄出来稳定人心。”  

“还有就是这城里到处都是人私自放人进来,看着严,可总要吃肉吃菜烧柴火,外面那些皇亲国戚,权贵之类的人人都在往城里私自拉人,也不管着自己手下一群人。”  

“我写那个条子就是证明我问心无愧,可以管住我们家的客人和奴仆,皇帝知道之后才赏我东西,重用我就是为了让别人学点好。”  

“总之我会把贾家丢掉的东西拿回来,比如爵位,比如京营节度使职位。”  

“你吃斋念佛就行了,别管那么多,怎么当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