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庭和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国府贾蓉回来的时候贾元春正在吃饭,看到贾蓉回来后迅速起身为他拿下大衣。  

此时已经是寒冬了,屋子里放着火炉,每天晚上都非常暖和。  

桌子上也都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自从结婚后家里的饭菜也精美了许多。  

贾元春扶着贾蓉坐下,“我还想着要十天半个月,没想到老爷你今天就把妹妹带回来了。”  

贾元春并不反对纳妾的事情,就是没想到那么快,感觉就像是买人一样。  

旁边丫鬟早就准备好了碗筷,在贾蓉坐下后也主动贴着贾蓉的后背给他揉肩膀。  

贾蓉微笑说:“吃着说,以后我出去办事的话你该吃饭就吃饭,不用等我,不然我心里牵挂早点回来,反而会误了事情。”  

贾元春点了点头,脸上都是柔情和母爱。  

“好,我们娘俩自己吃。”  

贾蓉笑着说:“纳妾又不是娶亲,一天就成的事情,不用等个三年又三年。”  

贾元春听到这话,更加安心了,也开始展现大妇的宽容。  

“那妹妹是什么人家的?”  

贾蓉随意说:“算是普通家庭吧,长得漂亮也乖巧,你和她肯定能相处得来,我可不想找一个惹你生气的女人进来,给我妻子孩子找不自在。”  

贾元春主动为贾蓉夹菜,“我等下去看看她,还是等她来看我?”  

贾蓉说:“她母亲早亡,估摸着对男女之事不太了解,抱琴你过去好好和她说说该会些什么事情,等我晚上过去,明天再让她过来见你。”  

抱琴应道:“是!老爷!”  

抱琴是丫鬟,不等贾元春孩子出生肯定不能上位。  

不过平常夫妻二人行事的时候,几个丫鬟也在旁边伺候,该懂的都懂。  

贾元春很快就吃饱了,贾蓉吃得慢一些,也不喜欢铺张浪费。  

很快在丫鬟的伺候下,贾元春坐在了床上和不远处的贾蓉说话。  

“老爷,今年外面庄子有好有坏,大致上比去年好了一点。”  

贾蓉说:“嗯,这是好事情,今年府里忙了不少,过年时拿些银子出来赏赐,让大家过个好年。”  

贾元春侧卧床头,看着自己的丈夫说道:“一到这个时候就忙了起来,花销也不少,好在老爷你管着府里事情,除了今年,年年都能有不少盈余。”  

贾蓉说:“今年是结婚花了不少钱,咱们婚事低调可以,但也不能太寒酸,该孝敬的也要孝敬。”  

抱琴这个时候说:“都孝敬给凤姐她们了,现在荣国府里凤姐管家,一下子得了十万家财,把他们两个乐的美的!”  

贾蓉笑着说:“娶妻当然要隆重一些,我觉得值就值。”  

贾元春没有说话,花出去的十万银子有不少是给了他父亲打点关系,给母亲也留了不少。  

虽然也给了不少嫁妆,不过贾蓉都给贾元春自己管了,还让她拿去照顾家里人。  

抱琴好奇道:“老爷纳妾花了多少?”  

贾蓉和贾元春的丫鬟关系不错,也没有老爷的威严。  

“一千两。”贾蓉说:“这事情低调得很,你们不要因此就看轻了她,和她说话要客气恭敬,将来你也是当姨奶奶的人,不可坏了规矩。”  

听到贾蓉的保证,抱琴高兴说:“是!老爷!”  

贾蓉很快把人赶走。  

“你去那边伺候吧,我晚一点过去,你记得把怎么伺候我的事情告诉她,免得到时候不痛快。”  

抱琴红着脸答应,很快过去安排。  

贾蓉又说道:“今年庄子里种了不少药材,我爷爷在道观也炼出了几个治病的药,明年药铺的生意会好一些。”  

贾元春记下了这事情,“我是不是去看看爷爷?”  

贾蓉摇头说:“不用,爷爷喜欢清静,而且你怀孕在身不适合过去,我派人通知一下就行了。”  

“好。”  

贾家的大部分事情还是贾蓉做主,贾蓉平时除了读书练武外,经常和府里的人练武切磋,也会出去夜不归宿不知道做些什么。  

贾元春对自己这个丈夫很满意,不光是懂得体贴人,也有出息,能干大事。  

吃着饭的时候,门外进来了两个女人。  

宁国府的主人不多,除了贾蓉夫妇外,也就是死老头贾珍的续弦妻子尤氏和另外两个小妾了。  

贾蓉什么人,早就把那两个小妾送出去了,给了她们钱财让她们回老家改嫁。  

府里只剩尤氏也不是因为贾蓉心善,而是惦记着和尤氏没有血缘关系的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尤氏老娘的女儿,不过尤老娘不是尤氏的亲娘,是继母,所以关系并不亲。  

尤氏此时自身难保,自然不敢把老娘喊来。  

尤氏走进屋里后,贾元春起身下床,“是太太来了!”  

贾蓉吃饭不说话。  

尤氏尴尬说:“不用起来,你现在有了孩子,不用特意起来,要好好休息。”  

贾元春顺势躺下,“谢谢太太!”  

尤氏忙说道:“我听说你有了身孕,就过来看看你。”  

尤氏没有子嗣,刚刚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守了寡,如今三十岁都不到,在府里非常的尴尬,平时也唯唯诺诺,不敢吭气。  

尤氏是贾珍嫡妻,宁国府女主人,三品诰命。  

但她却不能轻易称太太。  

尤氏在贾家是孙媳妇辈分,太太被邢夫人王夫人用了,尤氏便不能僭越长辈,只能称奶奶。  

宁国府里关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