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结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衍看向来人,正是笑意浅浅,格外明朗的陆遥。  

众人不自觉看呆了。  

公主何曾这般笑过。  

陆易和连冬像是见到了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姑娘,恍若隔世。  

陆遥一步一步走到了一宋衍跟前,眼中只有他,坚定不移,“我嫁你。”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不少官员也是暗中下了几注…  

可压根没买这宋世子啊!  

怎么,这殿下不选青梅竹马的连统领,不选平阳第一才子的时候吴汀白…  

就选了个不过半路杀出来,才刚认识的元世子?  

这…这…亏了啊。  

平阳帝静默了半晌,隐隐听见了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  

“庆阳,你可得想好,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万万不能儿戏。”  

陆遥轻轻笑了一下,侧头看着宋衍,随即看向平阳帝,“儿臣早已想好,此生只嫁宋谨亦。”  

此话一出,便是宋衍,也怔住了,随即心跳止不住地疯狂跳动。  

原来…她也是这般想法。  

宋衍微微拱手,一如从前在定王爷定王妃前许诺时一般,语气坚定,“宋衍承诺,此生只娶庆阳公主一人,一生一世一双人。”  

“请陛下,恩准。”  

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句话触动了平阳帝,曾几何时,也有一人对自己过,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饶爱情。  

看着下方的两人,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千语。  

当下,连原本要刁难的想法也没有了,神情微微有些激动,“好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你若是做不到当如何?”  

宋衍:“任凭处置。”  

陆易眸中微光闪烁,元男子一向是三妻四妾,也就出了个定王爷是例外。  

宋衍在定王府,耳濡目染,这番话,他是信得过的。  

平阳帝大悦,最终敲定,一个月后,便在平阳国办下喜事。  

一是陆风也想看着女儿出嫁,二是因着庆阳公主的身份,三,宋衍也想早些娶了她。  

得亏是定王妃想得周到,一早便派人将聘礼备好了跟着宋衍一块儿来了平阳,当即三书六礼下聘迎娶。  

元那边,得了消息,定王爷便带着定王妃火速赶来,就连李垣司郁等人也纷纷跑来。  

倒是把陆渊也气了个正着。  

都不上朝了?!  

元一十七年,七月初七。  

这一日,气晴朗,虽是盛夏,倒也不算太热。  

“我若是那时知道,自己救下的人会成了日后的要嫁的人,定然直接让他以身相许了。”陆遥着,脸上抑制不住的幸福。  

她也庆幸着,那时救下了他。  

怜苏:“那姑娘那时为何要救公子?”  

陆遥想了想,那时无非是瞧着他长得好看,觉得就这般死了怪可惜的。  

不过…  

“怜苏,你那未来夫君,可也是我给你救回来的啊,你准备如何谢我啊?”她语气调侃。  

怜苏耳根子一红,“姑娘什么呢!怜苏哪有什么未来夫君…”  

“喔?是吗?”陆遥目光狡黠,那日怜苏和墨生在湖边偷偷拉手,她可是一览无余啊。  

“好啦,公主该盖红盖头啦。”绿儿掩嘴偷笑道。  

盖上了红盖头,在绿儿的搀扶下,陆遥站起身,在喜气洋洋的笑声中,跨出了房门。  

陆风背手站立着,紧紧攥在后头的指尖微微泛白,虽然个大男人,还是一国之君,终究是红了眼眶。  

他未能看着这个女儿长大,如今便要出嫁了…  

陆遥微微福了身子,这一刻,她才真正有了嫁饶情绪,眼眶微微湿润。  

拜别了陆风,陆遥就被守在院门口的陆易背起,一步一步背到了门口。  

如今,他双脚已痊愈,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的。  

“宋衍若欺负你,你便告诉哥,哥去替你欺负回来。”  

这句话,令陆遥啼笑皆非,她低声笑道,“哥哥哪里打得过他。”  

陆易:“也就是你,觉得他哪都好。”  

在众饶注视下,他背着陆遥,将她送上了轿子。  

宋衍一身喜服,格外的俊逸,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他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潇洒。  

公主出嫁,流程自然极为繁琐的。  

等到绕城不过半圈时,陆遥已经饿得头晕目眩了。  

迎亲队伍,无数嫁妆的长长一排,平阳城百姓叹为观止…  

这便是十里红妆啊。  

花轿中的陆遥,捂着嘴,克制着自己不对那颗苹果动手。  

再怎么饿,也不能拿这苹果开刀…  

李云凝从前,成亲又麻烦又累,当时陆遥还不信,如今确实深有体会了。  

她只期盼着赶紧结束,好胡吃海喝一番,躺在床上睡上一觉。  

新房的布置充分体现了定王妃的大方和对陆遥的珍视。  

那满屋子的珍宝,与定王府的落雨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当宋衍进到屋里时,被晕花了眼…  

等看清时,瞧见那乖巧做在床边的人儿,他才有了一种真实福这不是梦境,是现实。  

他轻轻走过去,那些杆秤,却没有记着去挑去盖头。  

陆遥心情不好了,赶紧掀啊,快呀,再不掀,你的新娘子都快饿死了…  

宋衍掩嘴低笑,抬手轻轻挑起那红盖头,那容颜明媚动人,眼波流动,他心猿意马…  

这时…  

陆遥一脸委屈无辜地看着宋衍,可怜巴巴道,“师父,我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