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仙人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剑道:当前进度1  

侯府。  

竹林凉亭。  

沈平惬意靠在躺椅上,眼角打开了虚拟面板,扫向天地大道的显示,不由暗自摇头,这二十年时间,几乎每日都在跟太玄剑仙切磋技艺,但剑道每次增长却十分缓慢,不过能从千分之一提升到百分之一,其实也算很不错了。  

要不是霍茹本身也是陆地神仙,体质非凡,早就承受不住他这样高频率的征伐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按照这样的进度,想要在剑道这一顶尖天地大道方面达到三成,至少需要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之久。  

当然相比起在仙道疆域或者乱峰山,如此速度已经堪称惊人了。  

莫说是顶尖天地大道了,就算是普通天地大道,寻常道初境强者领悟起来最低也得在万年以上!  

而且还得看个人资质,若是资质天赋不行,会卡在某个地方一卡就是数百万年。  

每一个帝尊几乎都能活很久,但是活的久不代表就能悟透天地大道,这玩意纯粹看个人悟性天资。  

否则那些道元境,道主境老怪物们,岂不是個个都能悟透顶尖,乃至于凌驾于顶尖的天地大道?  

所以要是让外面那些道初境,道元境强者知道,沈平仅仅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就有这般进境,只怕会疯狂。  

“那蒙三小姐也不知道降临到什么地方了,天下乾坤榜的成员中居然没感应到她的真灵,以她的资质,如今应该也已经陆地神仙了,说不定能达到仙人境,只是想要跨入剑道,基本不可能!”  

他沉思着。  

来自于天炎大界域的蒙三小姐道初境巅峰实力,此等强者的真灵魂力比他师尊天鸿帝尊强太多了,即便是失去了记忆,转世托生后的资质都不会差。  

只是此世界毕竟是界海峰之主创造的,留下的山水图卷中蕴含着顶尖天地大道剑道的秘法传承,而整个世界也根本领悟不到天地大道,只能从剑意中去领悟真髓。  

这种难度极高,非常看重悟性。  

沈平要不是在各种天地大道方面造诣极深,又领悟顶尖天地大道混洞大道,根本不会突然顿悟,将诸多天地大道融入剑意之中,从而领悟了剑道。  

所以他猜测,就算那蒙三小姐有所收获,估计也是剑意方面,只要出去后,将剑意融合,估计也能跟他一样,融合出类似于混洞剑道的强大手段。  

像混洞剑道乃是两种顶尖天地大道融合而成,威力极强,如今即便是只有2的进度,可在威力上却绝对能够跟道初境后期强者的大道之威相抗衡了。  

“有着《太一剑道》作为参考,我在混洞剑道方面的进步还算可以…接下来先突破仙人境吧!”  

这二十年时间。  

他主要是在修炼山水图卷上面的剑道秘法,不得不说这种秘法着实极难修行,也可能是他在剑道方面领悟太低的缘故,至今也不过才修行了半卷,连初卷都没有修行完。  

对此。  

沈平倒也不在太在意,时间还短嘛。  

压下心思。  

他伸了个懒腰,随后道:“今天心情不错,去后山钓鱼去,吩咐厨房,中午就别做饭了,到晚上吃糖醋鲤鱼。”  

“是,侯爷。”  

这种整个府邸围着自己转,伺候自己的生活着实令人容易沉迷,堕落,也幸亏他意志强,不然换做普通人,早就开始了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了。  

不过时间久了,其实也会腻,因为幸福感兴趣的阔值提高了,很难有什么东西能值得高兴,像底层贫苦百姓,每日多赚些银两就会开心,可像沈平这样的侯爷,赚再多钱,也不会开心。  

这就是为啥很多有钱人容易寻求刺激。  

转眼又两年过去。  

沈平已然踏入了仙人境。  

第八境跟陆地神仙最大的不同,就是操控天地之力的程度,还有便是领悟入道,陆地神仙能够在一定范围引发天象,可依旧难以感悟沟通天地之道,可到了仙人境,却可以大范围引动天象,真正踏入天地大道,像漓江仙子,凭借分水剑法可以一举沟通领悟水之天地大道,操控天地间的水之元力。  

而霍茹虽然走的是无情剑道,可同样能够引动此方世界的一部分剑道之威。  

如果说陆地神仙是脱胎换骨,那么仙人境便是比肩神明。  

“恭喜夫君踏入仙人境。”  

霍茹眼神复杂的说道,这些年两人虽经常鱼水切磋,可她内心里还是觉得自己会先踏入,可没想到沈平比她先一步。  

沈平笑着道,“晚上好好庆祝一番,换个姿势不?”  

霍茹面颊一红,她知道沈平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犹豫再三,还是点了点头,这让沈平大喜。  

当晚足足折腾了霍茹十几次。  

数日后。  

神清气爽的他,收到了北域边疆的消息。  

“妖国沉寂了这么多年,再次聚集十万妖兵朝着北域杀来?”  

月竹面色凝重,“侯爷,陈副将那边只怕顶不住压力。”  

沈平点头。  

这次十万妖兵可不是上次的,乃是妖国培育的精兵,最低的妖都相当于人类这边第四境的强者了。  

而边关的士兵经过训练也不过是第二境,第三境的身体。  

“罢了,左右无事,便走一趟吧。”  

说完。  

他身影消失。  

突破到仙人境,在罡风层疾驰的速度更快,仅仅半个多时辰就抵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