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漓江仙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平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不知严宫主希望我有什么打算?”  

严宫主坦然说道,“本宫主自然是希望镇北侯能留在我漓江学宫一段时间。”  

“再过一段时间,便是我漓江学宫跟问剑楼的剑道交流盛会,届时天下剑者皆会赶来漓江学宫,便是帝皇山,天音寺,海月崖也会派遣使者参加,此等盛会,相信镇北侯应该有兴趣吧。”  

听到这话。  

沈平却摇头,“若只是剑道交流盛会,我并无太大兴趣。”  

严宫主瞥了一眼沈平,见其确实对这件事不感兴趣,犹豫了一下说道,“镇北侯可知帝皇陛下为何要将番邦女子送到我漓江学宫,让镇北侯亲自过来?”  

对于这点。  

沈平确实很好奇,“还请严宫主赐教。”  

“镇北侯请随我来。”  

说着。  

严宫主转身离开。  

沈平紧随其后。  

两人很快腾空跃起,化为两道流光一前一后降落到了漓江学宫最高山峰的山巅,这座山峰也是此前沈平观看剑势最浓郁的剑意汇聚之处。  

来到一间古朴的屋子。  

严宫主推开。  

屋子内摆放着一个个木牌,似乎是祭奠已故亡人的灵牌。  

“这些牌位上面乃是我漓江学宫历代宫主。”  

严宫主朝着牌位祭拜了下。  

沈平满脸疑惑,不清楚这位副宫主带着自己来这种地方做什么。  

轰隆隆。  

这时严宫主打开屋内的一个机关暗室。  

这让沈平更疑惑了。  

此等机密之地,待他一位外人过来,合适吗!  

暗室内的陈设很简单。  

只有墙壁上挂着几幅画。  

画是山水景色图。  

初看没觉得什么,可当沈平多看了几眼后,真灵魂力一下子被拉入了这些画中,只见滔天的山水卷起层层浪,一座座山也仿若活过来一样,径直朝着沈平压来。  

但他却站在原地无动于衷。  

等到山水齐齐覆盖淹没,却陡然一变,成了另外一副画的景色,悬崖峭壁,山风呼啸,阵阵凌厉的气息像是天穹,没多久再次变了,就这样共有五幅画。  

直到所有画经历完。  

他真灵魂力才挣脱出来。  

旁边严宫主笑道,“镇北侯觉得这些画如何?”  

沈平认真道,“每一幅画似乎都蕴含着一种剑意,此剑意无穷无尽,包含万物,衍化万千。”  

说话时心中却无比震惊。  

他何等境界。  

更是踏入了剑道之境。  

尽管这些画并没有什么危险,纯粹就是剑意,可他却被拉入其中,显然画这些山水风景图的人,在剑道境界上面超过了他。  

原本他认为剑道胜过一切剑意。  

但现在却不再这么认为,每种剑意都有着独到之处,而所谓的剑道,本身就是无穷剑意的汇聚,哪怕是一种剑意,走到极致,同样是剑道。  

简单来说。  

剑意没有高低之分。  

不管是飘雪剑意,水火剑意,山之剑,乃至于有情剑,无情剑都是一样,都是追求剑道终极之境。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沈平收起了自己的轻视小觑之心。  

严宫主道,“镇北侯能通过这些画,领悟到剑道的精髓,着实天资卓越,实不相瞒,帝皇陛下让你来漓江学宫,目的便是为了这些画。”  

“天下五大势力除了帝皇山,其余四大势力都传承悠久,而每一个势力都有几幅画,有多有少,其中我漓江学宫的画最多。”  

“但帝皇山是羽化神朝建立以来的第五大势力,所以他们很想得到这些画。”  

说到这,她看着沈平,继续道,“留下这些画的,乃是传说中的第九境强者,据说谁能从画中领悟出剑道奥秘,便可追寻这位强者的脚步,突破第九境,成为传说。”  

“每隔一段时间,四大势力彼此都会进行切磋交流,争的也是这些画,我漓江学宫从不敝帚自珍,只要有剑道天赋,都会带着他们来这里观看画作,只可惜这么多年来,包括历代宫主,都没有谁能从画里面领悟出什么。”  

沈平恍然大悟,“这么说来,严宫主的意思是想让我尝试一番,看能否领悟出一些东西?”  

严宫主点头,“剑之道在于交流,在于学习,虽然我很鄙视无情剑道,可无情剑也有它们的独到之处,而只有彼此进步,才能追寻剑道之终极。”  

这话说的让沈平肃然起敬。  

“好,我会待一段时间。”  

他对这些画确实生出了兴趣,如今能让他都有些自叹不如的东西可不多了。  

两人离开暗室。  

严宫主又道,“镇北侯,那些番邦女子还请带出学宫,安排到漓江城居住即可,至于这里,你可以随时来观看。”  

说着她递给沈平暗室的钥匙。  

沈平不由诧异道,“严宫主不怕我将那些画带走,然后交给帝皇陛下吗?”  

严宫主笑了起来,“那些画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剑意传承。”  

待其离开。  

沈平好半晌才回过神。  

好吧。  

那些画确实不重要。  

整個山脉连绵就是剑之势,甚至还隐隐有着特殊的剑意凝聚,若是拿走那些画,只怕就会失去其中的效果了。  

怪不得严宫主一点都不怕。  

回到客峰。  

他当即就带着十位番邦女子离开漓江学宫,来到了漓江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