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突破星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夏朝建国千年来,皇都早已成为大陆的中心,不仅繁华热闹,而且集诸多势力汇聚于此,蜥蜴教,火凤教等妖神教的十二支教派尽皆在此设了重要的分坛。  

像陈滨原本就是负责皇都的坛主。  

虽然现在各州动乱,可皇都依旧是天下血脉者向往的圣地。  

可以说。  

但凡对血脉修行有点追求的,都会在突破星位境后,去皇都闯堂一番,若是能闯出一个名堂,或许以后会成长到星位后期,乃至于强大的星宫境,就算失败,也能积累经验,成为以后教育之女的谈资。  

南宫瑶执着于天骄大比,其实也是自小被世家灌输的理念影响的,毕竟只要能在天骄中脱颖而出,那不但会闻名天下,还会给家族带来无上的荣耀。  

听着练霓裳话语中夹杂的一丝丝羡慕,沈平不由笑道,“怎么,你也想去皇都?”  

丫头吐了吐舌头,抱着沈平的手臂,那水滴般的曲线蹭来蹭去,“州城实在是太无聊了,也没有猎妖任务,沈哥哥又经常不见人,只剩我一个天天待在府邸内,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沈平哑然一笑,捏着练霓裳精巧的琼鼻,“你啊,就是爱凑热闹。”  

练霓裳嘿嘿笑道,“那沈哥哥,咱们能不能去啊?”  

沈平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沉吟了一番。  

皇都有不少强者坐镇。  

他的实力在州城地方确实极强,可到了皇都就不一样了,那里可是有星台的帝境强者,尤其是天骄大比这种盛会,皇室肯定会出面,如果过去,他这点遮掩气息的手段也不知道能不能瞒过那些星台境。  

“我就不去了,霓裳你要是想去…”  

话刚说到一半。  

练霓裳就摇了摇头,“沈哥哥不去,那霓裳也不去,就在这里陪着。”  

伸手将丫头抱在怀里。  

他无奈道:“不是我不去,而是还有事情要做,况且你不是一直说要独自磨砺自己吗,这次天骄大比正好是一个机会,到时候你也可以上台。”  

丫头突破星位境,确实有参加的资格了。  

只要是不满三十岁的星位境都可以参加。  

练霓裳顿时心动,“可,可…”  

“行了,虽说我不去,但也会时刻关注着皇都那边大比的情况。”  

“好吧。”  

“那我准备一下,到后日就出发。”  

沈平来了一记龙抓手,将熊的脑袋狠狠的捏住,不一会就搞得丫头满脸红霞,“这么快就走,难道不想跟哥哥好好待一阵啊?”  

“哼…谁,谁让沈哥哥你老是丢下我。”  

“别,别动后,后面,霓裳一个月再走,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尽管答应让练霓裳独自去皇都,可心里面他自然是放心不下的,所以趁着这段时间给其制作一些保命底牌,再让陈滨安排一下,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两人聊完就开始进行热身运动。  

在修行的一张一弛方面,沈平早就做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皇都天骄大比的时候。  

沈平则待在暨州府邸内静心修行起来,他准备将雷土水金四系血脉全部提升到星宫境七层,手里虽说没有星宫境七层还要凝聚的血珠,但有五六头星宫境二三层,再加上火凤教以及蜥蜴教两大教派掌握的星金矿脉,足够他提升了。  

半年后。  

转世托生到此方世界已经二十载寒暑了。  

而他身上的血脉星辰能量再次上涨,体内血脉开辟的宫藏全部达到了七座。  

静室里面。  

他缓缓睁开眼睛,瞳孔中带着骇人的威压,若是没有刻意收敛的话,即便是星位境的镇守都难以承受住。  

“只差火和风两系血脉了。”  

“不过突破星台境确实是一个问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星台境必须要成功在天地大道方面入门,如此才能将天地之威发挥出五成的实力。”  

“大夏朝那些星台境强者大多都在这一瓶颈上面待了上千年,最快也用了六百多年…”  

这个世界的血脉不如奇兽之血,可却有着独到之处,能够自然而然的掌控催动世界的天地之威。  

比如雷系。  

到了星宫境就能催动雷霆之力,掌控一部分雷电威能。  

但想要踏入星台,就必须要靠自己的悟性了,只有成功入门,才能打破星宫,用天地之力铸就星台。  

而沈平在转世托生前就差一丝能入门。  

所以这一步对他来说确实是难以迅速跨越。  

“难道只能老老实实的去通过血脉参悟?”  

他皱起眉头。  

时间是紧迫的。  

别看现在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可只要给那些帝尊仙尊们世家,他们绝对能很快追上来。  

要知道。  

仙王以上都领悟了天地大道,星台境对于大夏朝的不少强者是一个大门槛,可对于仙王以上的兽灵者却没有丝毫瓶颈可言。  

这一点从南宫瑶身上就能看出来。  

对方突破星位境后,修行速度一点都没有慢下来,而且仅仅星位中期就能利用催动一丝的天地之威了。  

“上次严长老所说的盛会所诞生的特殊资源,或许能对突破星台有一定的帮助!”  

想到这。  

沈平立即传唤陈滨,让其带消息给教派的严长老。  

十日后。  

严长老到来。  

他脸上带着喜色,“恭喜教主,您吩咐我的事情已经办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