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匆匆五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火灵殿。  

枯燥而乏味的修行生活再次开始。  

鱼水双修,静室打坐,钻研法门,偏殿参悟,每日往返于山火殿和丹海殿之间,偶尔才会去一趟静思居,这般单调重复的日子让沈平感觉仿佛回到了前世忙碌麻木的状态。  

即便是每晚徜徉在厚实马蹄,肥沃草原,一线峡谷,雄壮高山潺潺溪流以及火焰蝴蝶和水泽海葵之中,他都没有以往那般热切,整个人就像是机械,不断重复着。  

对此。  

沈平早已习惯。  

毕竟这也是修士磨砺心境的一部分,只有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心,才能在修行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而时间便在这样苦修的日子中悄然流逝。  

转眼五年过去。  

殿内后院妻子栽种的灵枣树叶子落了一层又一层。  

这天辰时。  

趁着吃饭的时候。  

沈平目光掠过妻妾道侣,习惯性问了下她们的修行情况。  

白玉颖娇俏可人的面颊上面没有丝毫岁月痕迹,服用过定颜丹的她,依旧青春靓丽,肌肤白皙水润,她侧过身抱着沈平的手臂,嘿嘿笑道:“多谢夫君日夜陪伴,颖儿如今已经筑基八层了!”  

她修行至今不过五十多岁。  

但却快要进入假丹境界。  

若是在以前的金阳宗绝对属于修行天才。  

本来就算有真宝楼限制级资源供给,以其灵根资质也断然不可能这么快的,可得益于沈平奇兽之力的双修效果,她的修行进境简直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其他道侣的情况亦是如此,有着每日鱼水的反哺,再加上她们自身的努力,修为提升速度着实极快。  

像于燕和洛清以及尹红莲,早在半年前就相继达到了筑基圆满,现在正耐心打磨自身法力,为结丹做准备。  

而沐妗稍微慢一些,但也修炼到了筑基九层。  

剩下的秋盈更是在为凝婴做准备,一旦感应到自身契机,便可进入静室闭关。  

最后则是王芸。  

得到春满苑首座留下的血脉修行功法和资源,她的修行速度更快,在一年前便已结丹成功,正式成为了金丹真人!  

听着耳边妻妾道侣们的声音。  

沈平脸上满是欣慰。  

对于修士来说。  

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  

只要供给充足。  

灵根资质再差都有成为元婴的可能。  

而他这般努力所求不过是让自己的妻妾们能够陪伴着走下去。  

“金丹是修行境界的一道大门槛,丹纹层次的高低会决定着你们将来能否凝婴的可能,不管怎么说也要丹成四品!”  

“所以待你们打磨好自身法力,我会尝试给你们申请甲级核心成员所用的辅助丹粉,就算申请失败,相信也能获得次一级的资源…”  

沈平认真嘱咐道。  

于燕,洛清,尹红莲尽皆点头,“谢谢夫君。”  

他随后又看向白玉颖和沐妗,“伱们两个也要多加努力争取早日筑基圆满。”  

“是,夫君!”  

饭后。  

静室内。  

沈平日省吾身打开了虚拟面板。  

这五年。  

经过每日不停的耕耘。  

尽管妻妾们属性框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蜕变,可各种属性加成却暴涨了很多,尤其是符道,傀儡,阵法普通技艺的积累,纷纷达到了四阶层次,他最擅长的符道和傀儡更是迈入了五阶。  

而普通技艺到了五阶后。  

威力会有质的提升。  

像符篆。  

五阶的攻击符篆威能足以轻易重创元婴修士。  

如果沈平再碰到曾经云山坊的那种血色大阵,他仅依靠自身的符道技艺便可轻松摆脱大阵,甚至利用各种手段灭杀那位金阳老祖都有可能。  

可以说。  

自得到虚拟面板的近三十载寒暑,他的修为实力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能仰仗真宝楼和春满苑两大势力,还有运气,侥幸逃脱的底层修士了。  

当然除了属性。  

最大的提升还是他自身的修为境界。  

其他修士突破到金丹后,修行速度都会缓慢下来,哪怕是在有着诸多珍稀资源的真宝楼总部,各技艺核心成员每提升一层都得耗费数十年,乃至于二三十年。  

但沈平却几乎是一年提升一层。  

到目前。  

他已然是金丹中期的修为!  

这要是传出去。  

怕是整个五洲四海都会震动。  

毕竟。  

纵然是天灵根的修士,在充足资源和七阶灵脉的修行环境下,也得耗费数年之久才能提升一层,这还是不考虑自身根基的情况。  

只是沈平的修行完全打破了这一常规。  

幸亏有着总殿主赐予的隐辰灵戒遮掩着他的气息修为,否则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小的猜测。  

不过沈平对于自己的情况,倒没觉得有多大意外。  

主要是他的道基实在是太过浑厚了。  

且不说奇兽之力。  

单单是不断蜕变提升的地灵品资质,就能令他的修行速度日益增加。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  

他在这五年前往兽灵池浸泡吸收奇兽血液精华时,却再也没有凝聚出奇兽之力。  

无论他怎么激活奇兽天赋,都无济于事。  

虽说目前看来一缕奇兽之力蕴含的庞大能量远超他自身金丹法力,五年日夜耕耘催动反哺妻妾道侣,都没见到太大消耗可这毕竟只有一缕,终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