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功法和瓶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行枯燥。”  

“自当有些乐趣,否则于心境无益。”  

沈平看向裴火羽。  

经过飞舟静室半个月的熟悉,他面对这位金丹护道者并没有过多局促,言语间也颇为轻松,甚至偶尔还会肆无忌惮的欣赏其浑然天成的修长曲线。  

“裴前辈没有道侣么?”  

他问道。  

能修成金丹真人,岁数都不低,纵然灵根卓越也需要百来年以上。  

眼前的裴火羽肯定经历过不少岁月沉淀。  

“没有。”  

“我修行之道在于杀伐,不需道侣。”  

裴火羽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她提醒道,“沈道友,成为真宝楼核心成员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高枕无忧享受优厚资源待遇,若懈怠停滞,就算你在符道有所造诣,也终会沦为平庸。”  

“十五年看似不短,但想要在原本符道基础上更进一步,是非常困难的。”  

“离开前你获得的那卷经书非常有用。”  

“若有暇沈道友多加钻研修习。”  

说完。  

裴火羽重新返回到静室,“以后我会常驻在此静室,伱出门喊一声就行。”  

沈平拱手道,“多谢裴前辈关怀。”  

他来到灵池静室。  

并没有急着取出玉盒中的经书观览。  

而是先拿出核心玉牌。  

神识渗透里面。  

“筑基功法。”  

随着念头传递。  

玉牌中浮现大量功法书籍,都是筑基层次。  

练气时。  

他修炼的是家传功法,这套功法挺适合他这样的四系灵根修行,但如今突破到筑基就得另外更换。  

在飞舟静室。  

沈平就观览过大量筑基功法,其中顶尖层次所需贡献点不菲,他全部身家兑换成贡献都买不起,剩下高等功法,上乘功法,普通功法贡献就少了很多。  

不同功法层次修成威能是有很大差别的。  

如筑基顶尖功法修炼到深处,能够衍生出功法神通。  

而神通的威力。  

沈平已经见识过了。  

高等功法,上乘功法就没有这种效果。  

他问过裴火羽关于功法选择的问题,对方只说了一句,功法修行不在高低,适合自己才重要。  

“我的灵根资质能不断提升,而且还能无中生有…那么最适合的就是《乾元经》,这门功法修成后能满足任意灵根属性的吸收!”  

他沉思着。  

功法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它关乎着修行速度和未来成长上限。  

有着真宝楼资源。  

沈平自然首选就是顶尖功法,《乾元经》便是其中一门顶尖,但哪怕是筑基篇,所需贡献都有点多。  

他想要购买的话,就得多积攒一段时间了。  

“除了雪芝丸,灵玉参膏,灵液等资源,暂时倒没有其他开销…那就先积攒贡献。”  

突破到筑基后。  

他还未去尝试制作二阶中品以及上品符篆,只要能制成二阶上品,购买顶尖功法只需要两三个月就行。  

“还有洛清的体质问题,如今也可以解决了。”  

想到这。  

沈平心情愉悦起来。  

洛清有着特殊血脉只要解决掉体质承受限制,就能继续修行,而以其血脉特质,到时候选择一门水属性功法将会事半功倍,未来筑基不是难事。  

正准备退出神识钻研符道经卷。  

玉牌中忽然传出声音。  

“沈道友。”  

“我是虞青菱。”  

“可以听到传讯吗?”  

虞青菱是中圣洲的修士,他位于南炎洲,期间不知横跨多少万里,便是传讯范围极广的传讯玉都无法如此远距离传讯,然而这核心玉牌居然能相隔如此遥远进行传讯。  

虽说玉佩用途有着这方面介绍。  

但现在亲耳听到虞青菱的声音,沈平还是感到惊奇。  

“可以。”  

他回了一句。  

虞青菱很快回复过来:“沈道友,上次在静室交流,关于雪芝丸,灵玉参膏等丹药的用途,你还未曾告知,最近小女子修习那一卷经书发现需要尝试炼制这类丹药,方能有所进益,希望沈道友能告知。”  

沈平不由问道,“虞道友,你确定经书上面必须要炼制此类丹药,才能提高你的丹道水平吗?”  

中圣洲。  

六阶灵脉的洞府静室。  

只穿着单薄粉系纱衣的虞青菱,典雅面容上犹豫不定,她捏着核心玉牌来回踱步,足足好半晌无奈的重新盘坐在蒲团上面。  

“沈道友。”  

“丹道经书上面并未说明。”  

“只是小女子想要炼制些未曾尝试过的丹药。”  

“而雪芝丸,灵玉参膏,含露丹等这些特殊丹药,小女子连丹方所需材料都不清楚。”  

她回完就紧张起来,然后又立即补充道,“沈道友,小女子知道你有所顾忌…”  

这一次。  

虞青菱足足等了大半天都没有回应。  

她咬着嘴唇气鼓鼓道,“胆小的符师!”  

会泉巷小院。  

静室内。  

沈平是知道核心玉牌中能够查看到雪芝丸,灵玉参膏等丹药的用途,那虞青菱要不是消遣他,要不就是真的查不到,而若是后者,其中透露的东西就很可怕了。  

能通过真宝楼强行屏蔽这些丹药信息。  

这种人物绝对不是他能招惹起的。  

因此任凭虞青菱如何蛊惑。  

他都不会告知。  

打开玉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