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神通之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次考核结束。”  

坐在玉椅上面等了不知多久。  

殿堂内响起了漠然声音。  

沈平余光看去。  

百位考核者能够坐在这里的修士只有四十二位。  

淘汰超过了一半。  

其中练气修士更是只剩下了三个。  

他表情默然。  

能通过资格者必然在某种技艺方面具有不凡天赋,可依然倒在了第一次考核中,而接下来的第二次,能通过的怕是更少。  

这时紫袍修士走了进来,目光落在沈平等人身上,淡淡道,“第一次考核仅仅是对你们技艺天赋水平的摸底,没想到竟这么多滥竽充数的,第二次考核至关重要,你们好好休息准备,十日后开始!”  

说完。  

身影消失。  

而殿厅东侧很快出现一个通道。  

身着真宝楼特制法袍的青年修士走上前,微笑道,“诸位道友请随我来。”  

沈平等四十余位考核者跟着青年修士走了约盏茶时间,便来到另一个殿堂,里面刚好有着四十二间静室。  

眉心剑形印记的女孩径直走向左侧的第一间。  

沈平见此走进第二间。  

其余修士相继按照考核出来的顺序依次进入静室。  

静室宽阔。  

有着软垫蒲团。  

盘坐在上面,沈平的心立即静了下来,再无半点尘埃,他不由看向蒲团露出若有所思。  

除此外。  

静室内灵气充沛比外界更盛。  

在此种环境打坐修炼事半功倍。  

他不敢浪费时间,连忙运转功法打磨灵力。  

金木双系极品灵根贪婪汲取着。  

修行总是过的很快。  

十日转眼便到了。  

沈平睁开眸子。  

丹田灵力已然增长了不少,效果比在青阳城使用灵玉参膏还要强数倍,这让他惊奇不已,要知道极品灵根吸收灵气效率虽然高,可依然有着一个上限,灵玉参膏药效很轻易就能让他达到上限,然而同样的时间内,静室修行却无形中提高了灵根汲取上限。  

“里面必然有着某种特殊阵法。”  

就在他暗暗猜测时。  

静室内忽然响起漠然声音,“第二次考核开始!”  

沈平惊愣。  

随后豁然起身。  

而静室墙壁正以肉眼速度变化。  

眨眼就恢复成青铜屋。  

紧接着光芒闪烁。  

墙壁出现一件雕刻着奇兽花纹图案的青铜圆盘。  

漠然声再次响起:“三等客卿沈平,请你以伱当前最强的符篆手段攻击圆盘,自至轰碎便可通过,此次考核可以使用储物袋的储备符篆,若无储备,可以在此制作符篆。”  

“提醒,请不要使用超出你练气层次所能制作范畴的符篆。”  

话音一落。  

青铜屋光芒再次闪烁。  

玉桌出现。  

上面有着不同的符篆材料。  

沈平看了眼。  

最强材料是二阶中品雷光符,通过第一次考核,似乎已默认他能制作的最强符篆便是二阶中品层次。  

他没有去制作符篆,而是先从储物袋取出储备的二阶下品雷光符。  

符篆激活。  

雷光威能顿时爆发轰击在了青铜圆盘。  

圆盘上面奇兽花纹没有丝毫颤动。  

见此。  

他没感到意外。  

这青铜圆盘若是能轻易用二阶下品攻击符篆轰碎的话,青铜屋就不会给他准备二阶中品符篆了。  

而且从刚才攻击反应来看,就算是换成二阶中品攻击符篆也不会有任何成功可能。  

不过沈平还是验证了下。  

他虽无法制作二阶中品符篆,但却早储备了数张以作不时之需。  

圆盘依旧纹丝不动。  

果然跟他猜想的一样。  

沈平没有再用符篆攻击,他盘坐下来盯着青铜圆盘思索。  

第一次考核是看考核者的技艺天赋水准。  

第二次考核却是用符篆攻击。  

难道真宝楼想考核符师的战力?  

想到这点。  

沈平很快摇头否决。  

真宝楼有专门的战修,像崇客卿斗法厮杀经验丰富,战力极强,而这样的客卿不在少数,哪用得着符师去战斗。  

“正常情况,练气层次制作的符篆层次是不可能摧毁这圆盘的…但真宝楼既然考核,说明能成功!”  

思索盏茶时间。  

他站起身然后取出储备的所有雷光符,还有落焰符等攻击符篆,全部激活轰在了圆盘上面。  

轰轰轰!  

持续的二阶下品符篆攻击总算让青铜圆盘晃动了。  

但也仅仅只是晃动。  

失败!  

这已经是他当前能做到最强的符篆攻击。  

“第二次考核难度未免太高了吧!”  

沈平紧皱眉头。  

他自认为在练气层次,自己的符道水平算是不低了,可却仅仅能撼动一些圆盘,那能轰碎圆盘的练气修士其水平该有多强?!  

再次盘坐下来。  

他打开虚拟面板。  

看着金色框上面的符道神通,面露犹豫。  

自从出现这神通以来。  

他没有用过一次。  

但沈平心底没想过用,因为一旦动用,就意味着他已身处绝境。  

这是最后的保命手段。  

可现在…  

用还是不用。  

他陷入了迟疑。  

而且就算用了也未必能轰碎。  

时间一点点过去。  

半个时辰后。  

沈平缓缓起身,他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