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口舌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钟桃娇在不知第几次,似乎看到花夭夭头巾蠕动时,终于忍不住道:“苗疆圣女,你头巾里有什么?”  

顾芳华停下脚步,有点惊讶的看过去,小乐子马上微挡在顾芳华身前,钟桃娇也护在她面前。  

花夭夭身形一顿,转过半边身子,轻蔑道:“怎么?你们害怕了?”  

“不是害怕,而是你身为苗疆圣女,自然本事不小,万一你头巾里藏了什么毒物,不小心伤到不该伤的人就麻烦了。”  

钟桃娇毫不客气,越想越觉得可能。  

自己明明看见那头巾无风自动,里面很有可能有古怪。真有什么,总要让她暴露出来。  

顾芳华也好奇了,花夭夭的头巾也不算大,能藏得下什么毒物吗?  

花夭夭似乎早有准备,手搭上头顶,轻轻一扯,头巾飘然落地。简单的圆盘髻,只点缀了些许银花,看起来几分素雅。  

钟桃娇仔细盯着她髻,的确没有现,有任何异常。  

花夭夭轻轻又把头巾包回去。冷笑道:“怎么样?你们满意了吧?现在可以跟我到那里面,去看看风景了吗?”  

“当然可以,圣女请。”  

顾芳华跟在花夭夭身后三尺左右,来到竹林里的一个小石桌前。  

“花夭夭,有什么你就说,别绕圈子。”  

顾芳华在石桌前坐下,钟桃娇她们在她身后围了一圈,反观花夭夭,身后一个人也没有。  

白锦绣思前想后,站在顾芳华后面她不愿意,站在花夭夭身后她不敢。干脆直接也在石桌落座,一下三张石凳都坐满了。  

顾芳华睨了白锦绣一眼,也没有理她,当她透明人就好。  

花夭夭四周张望了一下,这才认真看着顾芳华道:“我想要明珠公主你,不要再缠着萧遥,我会上书大周皇帝,让他同我回苗疆。”  

顾芳华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的开口:“你这意思,听起来似乎是要萧遥和亲?是吗?”  

白锦绣“扑哧”一下笑了,花夭夭阴戾的一眼扫过去,她背心一寒。就好像三九寒冬,被人用一桶冰水从脖子冲下来,整个人都要缰了,马上闭嘴。  

随后花夭夭慢慢道:“你要这样说,也可以。”  

“休想!”  

顾芳华素手纤纤一扬,宽袖在石桌上一扫而过,衣袖微微滑落,露出一截欺霜赛雪的皓腕,以及红珊瑚珠串。  

花夭夭不知为何,脸色一变猛然站起,一只手背在后面,大声道:“你这是仗势欺人!”  

“我仗势欺人,你脑袋被驴踢了吧?萧遥乃我大周朝文状元,皇上御封的英义侯,堂堂七尺男儿,岂可能去和亲小小苗疆?”  

顾芳华被花夭夭的理直气壮激怒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样无耻的。  

花夭夭双手一拍,撑在石桌上,微微低头,眼神阴毒的紧盯着顾芳华,一字一句道:“你真要和我抢萧遥?”  

“我不抢,是我的跑不了,不是我的求不来。我劝圣女还是要好好想想,别以后嫁不出去成了剩女。剩下的女子。”  

顾芳华毫不示弱,微仰下巴,目光和花夭夭在空中交汇,隐隐可以看得出火花。  

白锦绣有点羡慕,又有点嫉妒的看着她们两个。  

既羡慕明珠公主能为所欲为,天下美男子任她挑选。又嫉妒花夭夭,敢明目张胆说喜欢某个人,还能以权势压人。  

“明珠公主,圣女远道而来,我们还是要友好相处,拿出我们地主之谊的气度,免得被人嘲笑。”  

憋了半晌,白锦绣终于站起来憋出一段话,本以为多少能得点喝彩。结果,顾芳华同花夭夭,眼风也没有给她一个。  

她尴尬的站着,又悻悻然的坐回去。  

正僵持着,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守在外面路口等待的紫梅,扬声道:“奴婢见过五皇子,六皇子。”  

“明珠呢?”  

“回五皇子,公主同苗疆圣女,还有其他小姐在竹林。”  

燕少洵和燕容凌从外面走进来,一眼就看到那大眼瞪小眼的一幕,只觉得诡异。  

“明珠,怎么不招呼圣女坐?”  

燕容凌很自然的走到顾芳华身后,轻轻在她肩膀一拍,表示支持。  

顾芳华撇撇嘴道:“圣女喜欢站着说话,居高临下嘛。比眼睛大,本宫还没有输过哩。”  

燕少洵则来到白锦绣身后,嬉笑道:“圣女,果然剩得多,站着也不累。”  

这不伦不类的话,让顾芳华也忍不住笑了,随手介绍道:“容凌哥哥,这是朱家玉姐姐。玉姐姐这是六皇子,那个是五皇子。”  

朱玉瑶轻轻一福:“见过五皇子,六皇子。”  

燕容凌颔并不多话,还是燕少洵话多,笑道:“明珠,你和圣女究竟还吵不吵?我就是来看你们吵架的,不行打一架?”  

花夭夭直起身子,冷冷的盯着燕少洵,不过燕少洵才不害怕,嬉皮笑脸回望着她。  

“你们大周,就是以人多欺负人少。”  

燕容凌清朗一笑:“非也,非也。其实很简单,我们明珠可是大周独一无二的公主,萧遥只是众多追求者其中之一。要是每个喜欢追求者的女人,都来找明珠麻烦,还不如把自己喜欢的人看紧点。”  

花夭夭若有所思,低声道:“萧遥帮我坐上圣女之位,那我自然要报答于他。”  

忍了半天的钟桃娇,终于忍不住,挖苦道:“你这是报答?我看这和报仇也差不多。”  

燕容凌含笑听着,突然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