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火烧联营(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刚斥候来报,马腾出兵了!”刘云笑嘻嘻的说道。  

那一脸阳光灿烂的笑意,像是在一个温馨的午后,看见了心爱的姑娘。  

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身处你死我活战场之上的笑容。  

况且,在刘云的身后,还是正在汹汹燃烧的大营。  

盖勋听到这个突兀的消息,显得有些吃惊,他沉吟说道:“如此说来,韩遂的斥候刚到陇西,马腾就派出了人马。这两人,可真看不出来像是有什么嫌隙一般。”  

“人心是世上最难猜的东西,很显然,马腾是没有任何的犹豫,得到消息后立刻就派出了援兵。他这么做,在我看来,有两个可能。其一,马腾是真的要支援韩遂,这其二,马腾的想法,应该就如董卓入洛阳一般,是另有所图。”两人并骑往大营缓缓走去,刘云一边说道。  

盖勋的脸色变了变,忽然一脸愤慨的说道:“董贼屯兵河东郡时,我当时便猜测此贼恐怕有有不臣之心。他停军不前,我担心他是在观望雒阳局势,当时就下令做好防备,并将此上报了朝廷。可奈何…哎,我一个人终归是势单力薄,难以成事,还被小人刁难。最终,终归还是被董贼达到了目的。”  

刘云脸上笑应着,可心中却在泛着嘀咕,若是让盖勋真的成功了,不但他少了一员大将,就连那关中诸侯,恐怕也没有了起兵的理由。  

虽然这样想,是有些狭隘了,但有些事情,并不是轻易可以更改的。  

即便董卓无法成功,还会有下一个董卓,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很多人想尝尝权利的味道。  

刘云知道自己出现在东汉这片土地上,有些轨迹已经很明显的发生了变化。  

但整个天下大势,却并没有改变。  

如今依旧势单力薄的刘云,还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天下大势的走向。  

他现在只是勉强的脱离了山匪的起点,影响了一个小小的汉阳郡。  

“所以…盖老,在你看来,马腾如此顺遂的就派出了兵马,是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刘云顺着西凉宝马柔顺的毛发,问道。  

盖勋说道:“自闫忠身故之后,凉州名义上虽依旧是三十六部兵马,可这三十六部如今几乎各自为战,这半年来摩擦矛盾不断,已缩减到不知道多少部。韩遂与马腾,目前应当说是三十六部之中兵马最多,势力最为强盛的两方。马腾很有可能想借这个机会,图谋金城,但话又说回来,难道韩遂打的就不是这个主意吗?”  

“但我们的目的,起码是达到了!我也是这么猜测的,那就让他们狗咬狗两嘴毛去。韩遂与马腾,若在这凉州大地上公然开战,我认为是一件好事。”刘云挑了挑眉毛说道。  

盖勋若有所思,悠悠的说道:“战争,不论谁与谁打,都不是好事!受苦受难的,始终是平民百姓。”  

“只有天下一统,才能解决这该死的纷争,你信不信这样混乱的局面还要很多年?”刘云扭头看着盖勋问道。  

盖勋提出了一个刘云也一直在考虑的事情,但制止战乱的方法,依旧还是战争。  

盖勋看向了群山起伏的东方,在那里,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只有除掉董贼,天下自然太平无事,只是如今陛下年幼,朝中须有大臣佐佑。”盖勋喃喃说道。  

一生忠贞的他,对朝廷依旧抱有强大的希望。  

盖勋所认为的如今朝野混乱的根源,只是宦官与董卓。  

刘云听到这话,只是笑了笑。  

盖勋都到了这一把年纪,说实在的,他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  

“郡县领兵制就是一个错误,如今虽然董卓把持朝堂,可外面呢?各州郡拥兵自重,都成了土皇帝,你瞧,像我也不例外,我这个山匪如今也坐拥一郡。盖老,你以为即便是董卓死了,这些人会舍得交出自己手中的兵马?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人人都想做,最不济,也都想继续做一方的土皇帝。”刘云说道。  

有些话,刘云不便明说。  

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只看盖勋是信还是不信了。  

盖勋忽然看向刘云问道:“那个位置,你想做吗?”  

“不想,但我也不会轻易辅佐他人,要我俯首称臣的只能是真正的明主。这天下群雄,我几乎都没有见过,但我了解他们。真正的明主,起码在眼下,还没有诞生,不过,枭雄倒是有好几位!”刘云很肯定的说道。  

当皇帝,刘云确实没有那个打算,那个位置,太累了。  

但汉武帝的意思,跟刘云自己的想法,稍微有那么些出入。  

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日子还很久远。  

这老人家自把刘云扔进东汉这片土地之后,就再也没有现过身,凡事还是得刘云靠自己。  

日后会走到哪一步,就看这风水怎么转了。  

现在就下结论,为时过早。  

对于刘云的这个说法,盖勋没有发表任何的意思,他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看来主公心怀大志,不知在主公看来,这天下真正当得上枭雄是哪几位?”  

“虽然你恨董卓,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如今第一大枭雄。此外,自然便是曹擦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历史就是这么说的。除了他之外,孙坚、孙策、孙权,这一家子尽出些怪胎,都能算之为枭雄,估计跟家教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位刘备,如今虽然他势力不显,但不得不承认,他也是一位枭雄。剩下的,就是公孙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