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对马(7/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小块地方,并允许他保留部曲和船只。”  

“是。”  

李瞧了瞧李芳远,问道:“那出兵的事情?”  

“出兵不出力。”  

永乐六年四月末,朝鲜国王下令以长川君李从茂为帅,分左右两军水师,左军节制使为朴实,麾下将领朴弘信、朴茂阳、金该、金熹,右军节制使为李顺蒙,麾下将领金孝诚、朴太,共率领二百艘战船协助明军进攻日本。  

夜色笼罩着对马岛。  

岛上的海风带着咸湿与寒意,吹拂着茂密的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  

在岛的中心,守护大名宗贞茂的府邸内,灯火通明,却掩不住那股惊慌的气氛。  

当消息传来时,宗贞茂正在书房中与几位心腹商议事务。  

亲信急匆匆地闯入,气喘吁吁地汇报道:“大人,明军的舰队已经大规模出现在济州岛附近,恐怕他们马上要登陆对马岛了!”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无不色变。  

宗贞茂只觉得一阵眩晕,他努力稳住身形,声音却不由自主地颤抖:“消息可确实?”  

亲信低头道:“千真万确,大人,明军的旗帜清晰可见,舰队规模遮天蔽日,怕是有大小船只上千艘之多。”  

此时,宗贞茂的儿子宗贞盛也在场,他上前一步,沉声道:“父亲,明军势大,我们不如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家族的血脉。”  

宗贞茂瞪了儿子一眼,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他何尝不知道投降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但身为对马岛的守护大名,他的骄傲又怎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要知道,在蒙古人东征日本的那次,对马岛可是血战到底!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对马岛做生意富得流油,是否还有当年前辈们的血性,实在是很难说了。  

就在这时,早田左卫门大郎,这位当地豪族、倭寇首领也闻讯赶来。  

虽然宗贞茂没有召集他议事,其实已经很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了早田左卫门大郎身材矮小但壮硕,面容粗犷,一进门就大声道:“大名,我听说明军要来了?”  

宗贞茂无奈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先坐下。  

早田左卫门大郎跪坐在席上,继续大嗓门说道:“哼,他们想登陆对马岛?没那么容易!我这就率水师过去,让他们知道对马岛不是好欺负的!”….  

宗贞茂看着早田左卫门大郎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心中却是更加没底。  

这人绝非他表现出的这般鲁莽,他想要水师的指挥权,说不得心里打什么鬼主意呢。  

宗贞茂只得温声相劝,把早田左卫门大郎敷衍了出去,却没看到对方临走时眼神里的阴狠。  

这一晚上格外地漫长,不久后,一位朝鲜使者悄悄地登岛了。  

这位朝鲜使者经常往来朝鲜和对马岛之间,宗贞茂对他并不陌生。  

“大名,我有一条计策,或许可以保全您和您的家族。”  

宗贞茂急忙问道:“什么计策?快说!”  

使者道:“您可以既不投降大明,也不回日本,而是带着这些年积攒的财富投奔我们朝鲜,国王一向敬重有德之士,必定会给予您妥善的安置。”  

宗贞茂闻言心动不已,觉得自己算是能左右不得罪了,他让使者先去休息,自己想一想明天再正式答复他。  

然而就是耽搁的这一晚,变故突生。  

早田左卫门大郎带领手下倭寇,发动了兵变。  

这些人既有日本的流浪武士,也有流亡对马岛的朝鲜水手,乃至大明的海盗,可以说是全员人间之屑,他们自知不容于大明,又觊觎这些年来宗贞家通过贸易积累的财富,于是决定扬帆东归前干一票大的!  

趁着月黑风高的夜色,倭寇们突袭了宗贞茂的府邸。  

府邸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  

宗贞茂和他的亲信武士们奋力抵抗,但面对如狼似虎的倭寇们,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在一片血泊之中,早田左卫门大郎找到了颓然倒地的宗贞茂,他看着这位曾经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对马岛守护大名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不禁一阵快意。  

早田左卫门大郎狞笑着举起武士刀,劈向了宗贞茂.  

而被宗贞茂派往港口,要天一亮去驾船观察明军情况的宗贞盛,在得知父亲遇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他知道留在对马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他决定投奔济州岛的明军。  

宗贞盛趁着拂晓前倭寇们还沉浸在烧杀掳掠的快感之中,驾驶一艘小船仓皇逃离了对马岛。  

在海上漂泊了一日之后,宗贞盛终于抵达了济州岛。  

他向明军将领汇报了对马岛上的惨状,并表达了自己熟悉地形,愿意带领明军登岛,借此为父报仇的意愿。  

先期抵达的平江伯陈,看着这个狼狈不堪的日本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陈很清楚地知道宗贞盛这个地头蛇的投诚,对于明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这件事是否有诈,是否是苦肉计,也需要小心.毕竟上次进攻对马岛的是蒙古人,当时遇到的抵抗可是相当激烈的。  

于是陈让宗贞盛暂时在济州岛安顿下来,并派人去对马岛探查情况。  

事实证明陈想多了,探查的情报人员很快就回来了,对马岛此时已经沦为了人间炼狱,上面一片火海,倭寇们正在给抢劫来的大批财宝进行装船。  

陈当机立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