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作态(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违背的。  

毕竟朱棣奉天靖难的最大法理依据,其实就是朱元璋的那句“后世有奸臣作乱,藩王自可带兵靖难清君侧”。  

但马健想清楚了这件事情,反而陷入了更大的疑惑不解之中。  

“那如此说来,国师要变法,其实是跟陛下要做的是相同的,而且替陛下做了想做的事情,父亲为何又要反对呢?即便是刑部乃至大理寺上下都不同意,可郑尚书又没反对,大理寺少卿也没反对。”  

“因为必须要表态反对,表态反对,既是做给陛下看的,让他知道刑部与国师不对付;也是做给有些人看的,让他们看到不是我们没尽力。”  

马京似乎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废话。  

可马健看着家里的一切,字画、古董、家具,他似乎都懂了。  

茶法倒还好说,可盐法涉及到的利益链条实在是太惊人,牵扯到的财富实在是太庞大,刑部上下官员,因为掌握着对贩卖私盐的判刑和牢狱,从洪武时期开始,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而如今到了改革盐法的时候一声不吭,像话吗?  

最起码坚决反对的姿态,是要做出来的,做给那些淮商、徽商、晋商、陕商乃至粤商们看。  

你看看,我们顶着皇帝的巨大压力跟国师对着干,甚至不惜以李至刚的案子来做交换筹码,想要让国师放弃改革盐法,只是我们没成功而已啊。  

还能让我们怎么办?去拿头撞奉天殿柱子?那对不起,你给的钱还不够。  

总之,我们尽力了。  

从部门的权威上,刑部必须反对一切试图更改法律的人;从部门的利益上,刑部必须表态反对修改盐法。  

这就是刑部这次为什么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跟姜星火对着干的原因。  

于公于私、于名于利,姜星火都侵犯到了刑部的根本利害,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甚至单单是从做戏给皇帝看,让皇帝看到刑部跟国师不对付,刑部也得这么表现。  

马健脸色苍白,喃喃道:“难怪…”  

马健原本以为自己明白了很多,却没料到父亲早就洞悉了这一切。  

姜还是老的辣啊。  

马健心情跌落谷底。  

原本还有一丝幻想,可现在却全都破灭。  

如今看来,自己的父亲,势必要走上与国师对抗的道路了。  

“你听好了,你是我们马家未来的支柱,你现在的任务,就是顺利从国子监中出来走上仕途,国子监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少参与。”  

马健低垂着头,不敢抬起来。  

“如今你已经快要走到最后一步了,只要你勤学苦读,再努力一点,就有希望比你的那些同学起步更高,走的更远,到时候有官身在身,我们家族才算有了传承,明白吗?”  

马京看向儿子,认真道:“你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很重,未来这个家需要你承担起来,这一切都要靠你,而且你现在年纪还小,未来的路还远着呢,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思潮而影响了自己你对这个世界,还缺乏更深入的认识。”  

听到马京这番话,马健虽然觉得父亲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但心中暖洋洋的,道:“爹,您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马京拍了拍马健的肩膀,道:“好了,赶紧回去休息吧,这段时间好好准备考试,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  

“是!”马健恭敬道,然后转身离开了。  

出了书房后,他脚步一顿,停顿在院中,沉默了良久。  

可是,国师的新学里的哪些思想,又都是错的吗?  

马健不是一个非得想要证明自己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今日的一切都来自于父亲,可正是因为清楚,他才分外纠结。  

利益与理想,此刻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交战不休。  

“少爷。”  

这个时候一个仆从来到马健身边。  

“什么事?”马健问道。  

“皇宫里传来消息,陛下召老爷即刻觐见。”仆从说道。  

“深夜入宫?”马健一时惊愕。  

“呼”  

秋天一阵凉飕飕的微风吹拂,带起了地上的灰尘,马京眯起眼睛,嘴唇抿得紧紧的,显然心绪复杂。  

来到奉天殿后,马京跪在地砖上,道:“臣叩见陛下!”  

“平身。”  

朱棣淡淡道:“马侍郎,今日叫你来此有件事情。”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马京恭敬问道。  

马京当然知道朱棣的意图,但这时候却还得顺着皇帝的节奏来君臣奏对下去,只是他总觉得,今天似乎气氛有些不对。  

“李至刚的事情,你怎么看?”朱棣饶有兴致的看着马京。  

“回禀陛下臣认为李至刚确实有罪,但陛下若是对其另有任用,这种罪名,恐怕不适合交给朝廷来议,否则会引起朝野纷乱。”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李至刚?”  

朱棣目光凝视着马京,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容。  

“这个.臣觉得.”马京迟疑了。  

“说。”  

“按照律令,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该杀,若是卖官鬻爵则该流放。”马京硬着头皮说道。  

“哦?”朱棣似笑非笑道:“这就是马侍郎的建议?”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朱棣的目光陡然变得冰冷,他盯着马京,语气森然道。  

马京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连忙伏地请罪。  

然而下一瞬,朱棣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