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乱(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眉道:「魏国公未免太过谨慎了吧,我军优势这么大,再配合我们的火炮和火绳铳,就算对面是千军万马,也休想伤及我们半根寒毛。」  

「不错,我也赞同朱勇的观点,此战我们必定是胜券在握!」张安世和朱勇纷纷表示赞同,但徐景昌依旧坚持己见。  

「不妥,此战不宜冒进。」  

徐景昌摇了摇头:「白莲教的实力深浅,我们尚且不得而知,贸然出击难保会有损失。」  

说着,徐景昌抬手指向桌案之上摊开的與图,这当然是他们几人的特权,他继续说道:「你们看,从现在的地理环境来说,白莲教的大部分兵力,均部署太湖沿岸,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却在吴淞江方向」  

听到这里,朱勇和张安世相视一笑。  

国师果然英明,这大黄浦的堰塞湖一炸,所有后勤辎重上的困难,可谓是迎刃而解。  

「国师确实高明。」  

「不错,仿若国手手谈布局,看似平平无奇,可当关键一子落下,便是搅动风云之势。」  

就连徐景昌也点了点头,他们讨论的是太湖前线的战局。但战局之外的东西,国师确实已经做到了最好。  

而正是因为姜星火把一切决战的必备条件都准备齐全,朱勇和张安世才能够做出判断,即太湖一线的战事,只要粮食运到位,最迟三日之内便能解决,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趁势彻底平灭江南的白莲教势力。  

可惜的是,这两人并不清楚,白莲教真正的杀招,并不是那被裹挟的十万百姓,亦不是驻扎于太湖一带从绿林豪杰、山中盗匪里汇聚的兵力.....  

「如果我是将军,城阳湖一侧的兵力,我可以暂缓发动攻势。」徐景昌神情严肃地说道:「但淀山湖一带,必须全力以赴地打下去。」  

「这是为什么?」张安世问道。  

徐景昌沉默了一阵儿,指着太湖—淀山湖—城阳湖构成的一片地域,缓缓吐出八个字:「兵法有云,围三阙一。」  

朱勇刚想说什么,却忽然听到外面鼓噪声大起。  

一名士卒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禀报道:「城南边突然涌出数百名白莲贼,水门已经失守了,还有几艘船朝着咱们这边驶过来了,领头的,还穿着甲胄配着弓」  

「这是怎么回事?」张安世瞪圆了双目:「白莲贼怎么会从城南那边涌出?  

士卒只道:「听闻是有不明身份的人做内应,而且他们进城后放火烧毁了附近的房屋,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现在不止城南的百姓往北边逃窜,就连其他地方,也有趁机作乱的市井无赖、行会打手在四处游荡」  

「什么?这帮乱贼好大的胆子,简直找死!」  

朱勇怒骂一声,提着火绳铳和铳刀便要冲出帐篷。「站住。」  

徐景昌虽然也是心中忐忑,但也晓得这时候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  

他喝止了朱勇,转头望向张安世:「不知道有没有人去通知,你现在就去禀报国师,如果事有不妙,便带人和王斌护着国师离开县城去柳将军那里。」  

这里面便是存了些回护之意了,张安世心中念头纷乱,却是并未察觉出来,只是应了一声。  

「那我呢?」朱勇问道。  

「你先整顿火铳队的士卒,我去寻柳将军要支援.....柳将军这时候在城外吴淞江的方向准备明天的运粮船,他那边是有些兵马的。」  

朱勇虽然愤懑不平,却也没忘记自己是个基层军官,咬牙道:  

「行,我先整顿兵马,然后去街上拦住这些白莲贼,试探试探那伙人究竟是什么来路,再做计较。」  

「嗯,不错。」徐景昌微微颔首,然后又叮嘱道:「但是,绝对不能硬碰硬,毕竟我们的人数,远远比不过白莲教的人。」  

「我明白。」朱勇点了点头,然后走出了屋子。  

姜星火近些日子持续失眠,倒是让他此时反应的极快,根本不需要有披衣而起这个步骤,直接就指挥着亲卫开始布防。  

他站在高处,眺望着远处城中河流的码头。  

码头上烟尘滚滚,许多民众仓惶奔跑。「这情况看起来很诡异啊。」  

身旁,宋礼皱眉道:「这些白莲贼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城里?他们是怎么潜入城池的?」  

「这件事情,我也很奇怪」  

姜星火眯起眼睛,思忖片刻后,吩咐道:「传令下去,让骑兵队和火铳队都集合完毕,往这边汇合,县衙和武库易守难攻坚持到柳将军来援是没问题的.....若是路上真遇上这伙白莲贼,务必要小心谨慎。」  

「是!」身边王斌答应一声,当即命令道:「来人,快去召集骑兵队和火铳队!随着王斌的的命令下达,便有精锐斥候策马扬鞭,朝着东城门疾驰而去。  

南城的街道上,白莲贼和负责守卫的城防军已经混战在一起。  

这次攻击县城,白莲教的人显然是早有预谋,而由北面苏州府卫所兵临时抽调组成的城防军,这边则因为事先毫无消息,以至于猝不及防,被白莲贼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短暂的慌乱之后,几面城墙上的守军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在百户官的带领下自发前来抵挡,但却往往被人数众多的白莲贼给冲破。  

「明军威武!」「守住阵线!」「杀光这帮畜生!」  

惨叫声此起彼伏,这伙精锐白莲贼们凶猛无比,城防军则节节败退着。  

达了白热化的程度,不断有人倒在血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