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当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些。  

同时,朱棣的心底记下了蔚州王振这个名字。  

朱棣已经决定,派锦衣卫专门监视,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只要蔚州出现王振这个人,就秘密诛杀!  

姜星火的讲述仍在继续:“瓦剌部哨骑沿途觑见明军虚实,于是沿途衔尾而至,昼夜袭扰。大军行至土木堡,地高无水,掘井二丈不得水,最后人马饥渴,瓦剌部总攻,全军覆没。”  

话音落下。  

沉默!  

空气中的凝滞让李景隆几乎喘不过气来。  

朱棣的脸色已然阴沉到极点。  

李景隆很清楚,这是朱棣愤怒到极致时的表现。  

而无论是李景隆还是朱棣,此时也都意识到,姜星火所推演的未来,无论是否是真的,但最起码这个过程,无论是决策的动机、明军的数量、沿途的行进速度与地点,都没有任何值得推敲怀疑的地方。  

土木堡。  

朱棣想起了那个怀来城东的堡垒。  

那里的地形,确实跟姜星火所说,分毫不差!  

而姜星火从未跨过长江,如何能知道在遥远的帝国北方,边防线上的一座不知名的小小堡垒,地形是怎样的?  

朱棣的内心,已经开始极度动摇了。  

或许,这就是未来!  

朱棣深深地喘了口气,他的声音,甚至出现了微不可查的颤抖。  

“所以,京师空虚的大明,被迫南迁了吗?”  

“没有。”  

姜星火摇了摇头,说道:“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谁?”  

“兵部尚书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  

“随后招募民兵,整缮器甲,分遣诸将守九门,迁徙附郭居民入城,调配通州积粮。”  

“上言,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  

莫名地,李景隆忽然想起了出师表里的一句话,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天下之重,一肩当之!  

念及至此,不知怎地,就连他这种素来懦弱无耻的人,都有些触动。  

一时竟是眼眶有些湿了。  

PS:大家新年快乐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