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吞噬融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ps:第四章,求订阅。  

三种晋级方式,晋级为恐慌级别的怪诞流程,都跟吴昊所拥有的符文有关。  

第一个是鬼字符文的晋级路线。  

第二个是门字符文的晋级路线。  

第三个自然就是吴昊的根本,太字符文的晋级路线了。  

这一条,也是最符合自身的情况,同时也是最契合他的晋级方式。  

太初概念已经晋升到顶点。但太字符文渴望继续拓展自己的概念,演化出全新的空白概念。  

你需要给第二个空白概念添加定义,但由于太初这一概念存在之下,新的概念无法壮大,你需要寻找其他的载体,把空白暂时赋予它,当概念彻底成熟之后,在进行回收。  

这是太字符文衍生第二个概念空白后,吴昊遇到的情况。  

他如果想要进行第二次概念拓展,只能如此做才行。  

甚至由此可以联想到鬼字符文。那黑暗空间密密麻麻的鬼怪,包括吴昊自身,何尝又不是那枚最基础的鬼字符文衍生出的鬼字概念的载体?  

只是,基础规则符文,几乎不可被生灵掌控,这是定律。  

作为这片天地的基础,基础鬼字符文应该无人可以掌控才对。  

它太强了!  

这也是吴昊放心的一点。如果基础鬼字符文被掌控,他都要思考一下,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当成韭菜收割了!  

当然,也不可完全放心。  

只是吴昊拥有最根本的基础规则太字符文,即使有一天体内的鬼字符文想要出问题,也要看看太字符文允不允许它出问题!  

所以,吴昊的一切都要以太字符文为基础!  

这才是他的根本。  

包括晋级的方式。  

真理之门给出的第三种晋级方式,便是依据于此,产生的一种十分古怪的晋级方式。  

融合他身,打破桎梏!  

把太符文的第二个概念赋予其他存在,并依据太字符文本体的联系,融合其他存在的本源,壮大自己的本源海,一举打破禁锢自身的桎梏,彻底晋级为恐慌级别的怪诞。  

这就是第三种晋级方式!  

其实说到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壮大,拓展自己的本源海洋,而前面两种都是在自身上找道路。而第三种,则直接是夺取策略!  

自自身不够,他人来补充!  

何为本源海洋?  

自己孕育的知识,自己的鬼体,蕴含的规则信息,所拥有的符文,怪诞之力,血脉之力等等,一切的一切的,统合起来,就是本源海洋。  

想要迅速壮大本源海洋,再也没有比直接融合一头完整的诡异存在更加快速了。  

但,这很难。  

诡异存在是那么好融合的?  

这可不比吞噬行为。吞噬是留下有用的,祛除无用的。  

而融合,则完全是接纳另一种存在。  

不剔除一丝一毫。  

先不说冒然的融合行为,十有会导致本源海洋的冲突。毕竟完全是两种存在,即使有细微的差别,也会导致融合的过程冲突频发,这在本源的界面上,会被无限放大。  

并且,又有哪一头强大的诡异存在,会老老实实让你融合?  

没准会反过来把你吞掉。  

不过,对于吴昊来说,这个方法却是最符合他的。  

他可以打破时停结界,所以正在孕育中,几乎没有自我意志的尘世天使,就是最好的融合存在。  

够强大,也够诡异,虽然不是怪诞,但融合了,吴昊的本源海洋一定可以迅速壮大。  

而冲突的问题,尘世天使已经被他的怪诞之力整整侵蚀了三十二年,几乎每一寸血肉中都蕴含着他的力量。  

并且,吴昊要做的也不是融合尘世天使,而是利用太字符文第二个衍生的空白概念,制作出了时钟意志,让其侵入尘世天使体内,把尘世天使化为自己的分身。  

亦或者是身体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两者本源海洋没有相连融合,但又在太字符文的统合之下,相当于变相的增加了本源。  

吴昊一人将拥有两个本源!  

这也就只有太字符文才可以办到!  

这就是最基础的,最源头的规则符文的给力之处。  

如果将来衍生出更多的概念,吴昊甚至拥有分身的千千万也说不定。自身的本源也将扩增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如此一来,吴昊就可以顺利进行晋升为恐慌怪诞。  

“说起来,也不知道克苏鲁是如何晋级的?”  

“还是说,它本身的本源海洋就足够大,可以让它顺利晋级?”  

吴昊叹了口气,再一次感受到自己与那些天之骄子的潜力差距。  

这还是他鬼体已经化为时钟体的程度,本源海洋在鬼体的加持下,大大的扩增了不少,即使这样,仍旧无法打破怪诞的桎梏。还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融合他身,壮大自己。  

而克苏鲁呢?  

只能感叹,果然不愧是天生的怪诞之王么?  

其强大的本源海洋,即使在时停结界中无意识的孕育,也将它的等级推到了恐慌级别。  

其强大的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吴昊一直被时停着,没有一次次扩充自己的本源,想必现在仍旧是一头最弱小的游魂鬼怪吧。  

“时钟意志!”  

“本源海洋!”  

“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先去尘世天使那里看看。”  

吴昊手持着时钟意志,向着天际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