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观海台之约(1/2)
窦理工在岬角城图书馆外星语言文学区逗留了半天,游客权限能翻阅的书籍,都通过智能助手快速录取。
这里一共藏有紫天星从本星系搜集的,接近上百个星区的资料。
这里补充一下设定,作者读者好有个共同的认识:
星系:规模参考银河系,由恒星,星体遗骸,星际气体,埃尘和暗物质等组成,受引力绑定。星系内恒星数量从几亿颗到兆级。再以银河系为例,光速(曲速1级,参考星际迷航设定)横穿的话,需要花费10万年。(紫天星最高科技,曲速6级的话需要255年。)
星区:这里借用已有科幻概念,再偷换一下,原指由政治经济或者军事等概念而人工划分的星空区域。本书内定义,光速20年以内的有智慧生物文明存在恒星系群。(参考,光速穿越太阳系,需要11小时)
也就是说,紫天星走出自己的恒星系三百年不到,一路改进到曲速6级,其星际舰队从各个方位出发,也就找到了上百个有智慧生物文明存在的恒星系。
再考虑其本地星系内,亿级的恒星数量,实在是沧海一粟。
路漫漫,上下求索。
每个星区,有智慧文明的存在,那么就有语言。体现方式不论,这是沟通交流不可少的工具。
而各个星区内的情况,却各不相同。
比如地球,单人类文明,有文字的语言有150种左右,算上没有文字的,数量过6000种。
再比如紫天星,同时有人类文明和其他形式文明存在,有文字的语言却只有区区15种,没有文字的语言,数量没有统计。
存在时间越久的文明,语言,尤其是有文字的语言会越少。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会使用相同语言。
以地球为例,人口的约60%使用包括汉语,英语,西语在内的12种主要语言。
以紫天星为例,人口的约80%使用联邦语。
所以,从岬角图书馆搜集了上百个星区的资料,看起来很多,其实并不是。
过去一个月,窦理工在招待酒店,岬角城内,已经接触到了有100种语言。这些语言有紫天星本地的,更多的,就是来自和紫天星有交流的各个星区来客。
这已经占了上百个星区内,过半的主流语言了。
最后,通过交际花系统识别,接下来可以从中学习使用的,共计427种语言。远不够系统下一次升级所需的1000种。
还好,窦理工习惯躺平,心态很是不错,毕竟一天就搜集这么多。(没算人家紫天星搜集了近3百年。。。),接下来就交给交际花系统慢慢学好了。
从图书馆出来,看看天色,窦理工才发现糟糕!
珥梨约了下午三点,现在是?
匆匆进入胶囊,发现已过两点半。。。还好,这里不堵车。
岬角自然公园。
岬角城著名的观光胜地。
由于岬角城所在岩湾半岛近海段的特殊地形,自然公园所在的悬崖区域不宜用于城市建设。在规划的时候,联合政府就留出了自然公园的占地。
据说公园当时找的附近星区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团队和建设团队,以至于长时间一直有各类粉丝来此打卡。
窦理工上次空中过来,来去匆忙,只记得面积特别大。
这一次,从胶囊站出来,才真的体会到这里的魅力。
岬角自然公园,建在一片悬崖上。
悬崖本身陡峭近乎笔直,离地3千米。过了最高点后是一层厚重岩层,远看如悬海上。(想象不出的同学,参考”厂”字)
厚重的岩层最外侧,就是观海台。
然后它不是在岩层上方!
它就在岩层里面!在中间!(想象,把”厂“的”一”字体放大,高到有”巨”字这么高,其中间部分)
建设这个观海台,据说为了不破坏岩层本身纹理结构和稳定性,采用人工打凿这个巨大空间。前后花了30年!
窦理工左右看去,甚至看不到观海台大厅的尽头。
前方,有如180度以上超宽幅荧幕,近处有泛着淡紫色的云层飘过,远处,有湛蓝的海面,尽头,可以看到星球的轮廓弧线。
观海台,原来观的不只是底下海洋,也是云海。
3千米的高空,在紫天星上,只有低云族的层云和一些雨云。但正是如此,云聚云散,飘忽不定,有时扑面而来,有时挥挥手而去,真如仙境。
窦理工一时间都忘了目的,直直就往前方走去。
观海台大厅,其实很大也很高。一眼看去,和眼前景色对比,还没有感觉。走着才发现,从入口到尽头云海处,起码得有数公里,望山跑死马。
而厅内错落着不同高度的浮空区域,皆有三两好友躺在沙发上惬意观海。似乎也没有人特意要靠近云海。
附近一个服务生,似乎注意到窦理工有些固知所措,靠近来问他是否要什么帮助。
窦理工当着他打开全息投影,点开珥梨的消息,问,“珥梨姐,观海台哪里汇合?我在大厅。”
服务生其实是千面伪装。
见到消息,才知道这个P124星人,是约了那个银树星女人见面。不过,这女人,记得早上看资料,是有男人的吧?!
珥梨的消息马上回了过来,“下2层,1998号包房。”
窦理工一头雾水,这里还有包房?为什么要包房?
这里一共藏有紫天星从本星系搜集的,接近上百个星区的资料。
这里补充一下设定,作者读者好有个共同的认识:
星系:规模参考银河系,由恒星,星体遗骸,星际气体,埃尘和暗物质等组成,受引力绑定。星系内恒星数量从几亿颗到兆级。再以银河系为例,光速(曲速1级,参考星际迷航设定)横穿的话,需要花费10万年。(紫天星最高科技,曲速6级的话需要255年。)
星区:这里借用已有科幻概念,再偷换一下,原指由政治经济或者军事等概念而人工划分的星空区域。本书内定义,光速20年以内的有智慧生物文明存在恒星系群。(参考,光速穿越太阳系,需要11小时)
也就是说,紫天星走出自己的恒星系三百年不到,一路改进到曲速6级,其星际舰队从各个方位出发,也就找到了上百个有智慧生物文明存在的恒星系。
再考虑其本地星系内,亿级的恒星数量,实在是沧海一粟。
路漫漫,上下求索。
每个星区,有智慧文明的存在,那么就有语言。体现方式不论,这是沟通交流不可少的工具。
而各个星区内的情况,却各不相同。
比如地球,单人类文明,有文字的语言有150种左右,算上没有文字的,数量过6000种。
再比如紫天星,同时有人类文明和其他形式文明存在,有文字的语言却只有区区15种,没有文字的语言,数量没有统计。
存在时间越久的文明,语言,尤其是有文字的语言会越少。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会使用相同语言。
以地球为例,人口的约60%使用包括汉语,英语,西语在内的12种主要语言。
以紫天星为例,人口的约80%使用联邦语。
所以,从岬角图书馆搜集了上百个星区的资料,看起来很多,其实并不是。
过去一个月,窦理工在招待酒店,岬角城内,已经接触到了有100种语言。这些语言有紫天星本地的,更多的,就是来自和紫天星有交流的各个星区来客。
这已经占了上百个星区内,过半的主流语言了。
最后,通过交际花系统识别,接下来可以从中学习使用的,共计427种语言。远不够系统下一次升级所需的1000种。
还好,窦理工习惯躺平,心态很是不错,毕竟一天就搜集这么多。(没算人家紫天星搜集了近3百年。。。),接下来就交给交际花系统慢慢学好了。
从图书馆出来,看看天色,窦理工才发现糟糕!
珥梨约了下午三点,现在是?
匆匆进入胶囊,发现已过两点半。。。还好,这里不堵车。
岬角自然公园。
岬角城著名的观光胜地。
由于岬角城所在岩湾半岛近海段的特殊地形,自然公园所在的悬崖区域不宜用于城市建设。在规划的时候,联合政府就留出了自然公园的占地。
据说公园当时找的附近星区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团队和建设团队,以至于长时间一直有各类粉丝来此打卡。
窦理工上次空中过来,来去匆忙,只记得面积特别大。
这一次,从胶囊站出来,才真的体会到这里的魅力。
岬角自然公园,建在一片悬崖上。
悬崖本身陡峭近乎笔直,离地3千米。过了最高点后是一层厚重岩层,远看如悬海上。(想象不出的同学,参考”厂”字)
厚重的岩层最外侧,就是观海台。
然后它不是在岩层上方!
它就在岩层里面!在中间!(想象,把”厂“的”一”字体放大,高到有”巨”字这么高,其中间部分)
建设这个观海台,据说为了不破坏岩层本身纹理结构和稳定性,采用人工打凿这个巨大空间。前后花了30年!
窦理工左右看去,甚至看不到观海台大厅的尽头。
前方,有如180度以上超宽幅荧幕,近处有泛着淡紫色的云层飘过,远处,有湛蓝的海面,尽头,可以看到星球的轮廓弧线。
观海台,原来观的不只是底下海洋,也是云海。
3千米的高空,在紫天星上,只有低云族的层云和一些雨云。但正是如此,云聚云散,飘忽不定,有时扑面而来,有时挥挥手而去,真如仙境。
窦理工一时间都忘了目的,直直就往前方走去。
观海台大厅,其实很大也很高。一眼看去,和眼前景色对比,还没有感觉。走着才发现,从入口到尽头云海处,起码得有数公里,望山跑死马。
而厅内错落着不同高度的浮空区域,皆有三两好友躺在沙发上惬意观海。似乎也没有人特意要靠近云海。
附近一个服务生,似乎注意到窦理工有些固知所措,靠近来问他是否要什么帮助。
窦理工当着他打开全息投影,点开珥梨的消息,问,“珥梨姐,观海台哪里汇合?我在大厅。”
服务生其实是千面伪装。
见到消息,才知道这个P124星人,是约了那个银树星女人见面。不过,这女人,记得早上看资料,是有男人的吧?!
珥梨的消息马上回了过来,“下2层,1998号包房。”
窦理工一头雾水,这里还有包房?为什么要包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