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三界归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炼化无数大道之花以后,终于出关了。他抬头看向了天河所在的方向,那里光芒万千,灿若星辰,让人难以直视。  

“想不到,帮你了一次,你的回报竟然如此之大!俺老孙在这里谢过了。”  

菩提老祖陨落的时候,孙悟空成为了一名先天圣人。此次闭关,他收获巨大,不但恢复了全部力量,更是修为大增,在朝着天道圣人的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而花果山上的仙气也恢复了,再次成了一片洞天福地,甚至于比之前还要吸引人。  

娲皇宫,仙云缥缈,一片祥和之象。  

女娲娘娘出关了,只见她身带彩云,一身霞光。  

此次闭关,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成了一名天道圣人。  

也就是说,如今天界除了鸿钧老祖之外,女娲娘娘就是第二个天道圣人。  

“兄长,若是你在,定然也能成为一名天道圣人!”  

女娲娘娘出关之后,想到了身归混沌的伏羲。伏羲在陨落的时候,就已经是半个天道圣人。  

若是他不陨落,接着此界江岸反哺各界的机会,定然也能成为一位强大的天道圣人。  

紫霄宫,紫气氤氲,仙气蒸腾。  

鸿钧老祖在吸收无数大道之花以后,早已恢复了全部力量。但是,他处于天道圣人巅峰,没有突破到大道圣人境界。  

当年他被逼无奈,用秘法以身合道,成为天道圣人。短暂性的获得强大的力量,却也断了晋升之路。  

这就是命数!  

大道之花漫天,飘飞在各个星系,这种意象一直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这个三个月的时间,天空中时常有大道之音传来,动人心魄。  

无数修士在聆听大道之音,以此悟道。  

他们收获极大,很多人都迈出了一生中难以逾越的一步。  

对于各界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事,也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这种机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江岸是这一界的第一位大道圣人,也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江岸开创了一个盛世,从此之后,各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江岸横亘在天河之上,早已创造出了无数星系。  

在大道之花凋零的时候,只见他大手探出,抓向了天河彼岸。  

大手探出之时,大道之力滚滚,无穷无尽。  

嘭的一声巨响,江岸徒碎了银河系与异世界的界壁,打开了两个通道。  

顿时,磅礴的能量从异世界涌过来,融入到银河系当中。  

江岸要做的,就是让这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繁荣。  

而随着他刚打通界壁,就有一只巨爪从异世界探了过来。  

江岸看到那只大爪子探过来,丝毫不惧,出手迎击。  

大道之力万千,三拳而已,江岸就逼退了那只大爪子。最终,江岸更是变拳为爪,探到另外那一界,把那只大爪子给撕了下来。  

异世界那边传来了滔天怒吼声,却始终没有生物闯过来。  

至此,天河方向恢复了平静。  

江岸一连打通了九个通道,让异世界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一界。  

浓郁的能量,能造就更强的修士。  

“三界当归一!”  

江岸在发声,宛如法旨一般,无人敢不从。  

江岸自然不是无缘无故说这句话,而是在向天界的鸿钧老祖和天堂的上帝传话。  

天界、天堂和银河系这三界,彼此相连,但其中也有界壁阻挡着。  

毫无疑问,天界和天堂的生存环境是最优越的,灵能也是最充足的,而银河系的生存环境最差。  

毕竟,银河系的灵能曾枯竭过,乃是上古大神遗弃之地。  

如今,江岸就是要改变银河系的生存环境。  

三界归一,万族争锋,才能刺激银河人类更加快速的强大起来。  

听到江岸的话之后,鸿钧老祖和上帝什么都没有说,显然没有意见。  

当然,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他们是天道圣人,但是,在江岸这个大道圣人面前根本不够看。  

所以,江岸要做的事情,他们根本阻止不了。  

最终,江岸再次出手,破掉了三界之间的界壁。  

从此之后,三界归一,再无界壁存在。  

能量源源不断地从异世界涌过来,融入三界之中。三界的灵能越来越浓郁,万族受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江岸依然坐镇天河,以无上的大道之力改造三界。  

按照之前三界的时空稳定性,根本就承受不住大道圣人的威压。大道圣人降临,三界江岸崩碎。  

他一直横亘在天河之上,没有回银河系,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一直把身上强大的威压转移到天河彼岸,所以才没有让银河系崩碎。  

而江岸现在做的,就是用大道之力改造三界的时空,让时空变得更加稳定,能够承受住大道圣人的威压。  

一个月之后,江岸加固了三界的时空,让三界变得坚不可摧,能够承受住大道圣人的威压。  

而天河那一边也一片宁静,再无追杀者降临。  

帝禹乃是大道圣人,他的陨落乃是一件大事,显然在那边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所以,对面那些追杀者并没有贸然行动。  

加固三界的时空之后,江岸收了身上的力量和威压,终于离开了天河。  

江岸并没有回银河系,而是去了天界的紫霄宫。  

江岸尚未到达,鸿钧老祖就带着一群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