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蟠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必了,袁天罡贫道暂时就不见了。”  

李道尘摆手道:“和贫道讲讲,大唐的建立吧,贫道对于你的父亲,还是很钦佩的。”  

“大唐?”  

李丽质沉吟道:“我也钦佩父皇,隋朝末年,天下混乱,群雄并起,佛道涉足人间,天庭也趁机发展香火。”  

“但混乱终须一统,父皇当年虽然有些势力,但远比不上其余诸王。”  

“后来,得到佛门支持,才真正有了底气,但佛门只想要信仰,哪会管谁在位?”  

“佛门选择支持了太上皇,毕竟都是李家,父皇也能接受,代价便是,发展尊佛。  

父皇心有不甘,得人引荐,拜访袁天罡和李淳风。”  

没想到,这一次拜访,李淳风和袁天罡,居然都答应了相助。  

李世民喜出望外,得到两位高人相助,李世民实力大增。  

而李世民自身修为也不低,又有两人帮忙,迅速收拢诸多猛将。  

见到了李世民实力的可怕,佛门便鼓动李渊,让李世民打天下,以此削弱李世民的实力。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的手下,却是越大越多。  

诸多强者,在战场上被折服,跟随李世民。  

李世民的势力,也膨胀起来,但却依旧孝顺。  

佛门也看出了势头,同时支持李渊和李世民。  

佛门是庞然大物,道门却已经凋零,哪怕有袁天罡和李淳风,也不够。  

李世民只能妥协。  

而为了帮助李世民夺得天下,道门不少修士战死,佛门逐渐把控权力。  

迫于佛门势力,李世民只能尊佛。  

一直到大唐建立,佛门想要完全掌控李世民,便再次鼓动李渊削弱李世民的实力。  

同时挑拨李世民和兄弟们的关系,迫于无奈,只能发动玄武门之变。  

一场弑兄杀局,逼父退位,引的佛门和天庭震怒。  

天庭和佛门,趁机敲诈,掠夺了大唐不少宝物。  

李世民手下的诸多猛将,倒是想和天庭,佛门拼了。  

为了稳定局势,李世民也只能打碎了牙和血吞。  

“这大唐,看似繁盛,但头顶上,压着两尊庞然大物。”  

李丽质轻叹道:“为了增强实力,父皇只能想办法,拉拢盟友。  

父皇让我自己选择,已经对我很好了,我又岂能不懂事?”  

“哎,这位大唐皇者,却也这般无奈。”李道尘轻轻一叹。  

他知道李淳风他们,为何付出一切代价布局,只为了人仙之战!  

让人族,脱离仙佛的摆弄!  

就如同他在现世,只要不是异族入侵人族,人族狗脑子打出来,他都不会管。  

而异族操控,就变了味道。  

“父皇很难。”李丽质叹道:“我身为长公主,应为父皇分忧。”  

“那你可选定了,想去的地方?”李道尘问道。  

“还未决定,南荒大地,毒虫弥补,不服教化,但他们有我们中土血统。  

更传言,南荒的百姓,都有巫的血统,一个个体魄强大,气血如龙。”  

“西皇区域,各国林立,信奉长生天尊,虽然贫瘠,但西武林强者也不俗。  

其中有不少仙神血脉,实力也不可小觑。”  

李丽质讲述道:“这两个地方,都值得拉拢。”  

李道尘心中思索,在上一世,没有南荒这片大地。  

应该和西皇区域一样,最后被打碎了。  

大唐和天庭开战,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战场。  

“前辈,你能帮丽质做个决定吗?”李丽质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不能。”李道尘摇头道:“伱何去何从,自己做主,你父皇已经给了你抉择,又何必将决定权交给贫道?”  

“诸神摆弄人族,贫道可不想摆弄你、”  

“多谢前辈。”李丽质作揖一礼:“有人来了,前辈,明日飞仙楼,丽质会备好房间。”  

李丽质说完,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终于登上来了。”  

一名魁梧青年,登上了三十三层。  

目光落在李道尘身上,青年目光一凝:“道长,可看见长乐公主?”  

“不曾看见。”李道尘淡淡道。  

“胡说!长乐公主明明就在三十三层,你将公主藏到哪了?”青年目光冷冽。  

“嗯?你听谁说,长乐公主在此?”李道尘淡淡道。  

“我自有我的消息来源。”魁梧青年打量着他,扫了眼四周,却是什么也没寻到:“快说,公主在哪。”  

“不曾见过。”李道尘淡然道,转身俯瞰夜晚的长安城。  

魁梧青年皱了皱眉,来到他身旁三米外,正要开口,又有人登临上来。  

一身龙威,身披黄袍,眉宇间满是傲气:“公主呢?”  

“你又是谁家崽子?”魁梧青年瞥了他一眼:“一条长虫,也妄图迎娶公主?”  

黄袍青年面色一寒:“你是南荒那没脑子的东西?”  

“你说谁没脑子?”魁梧青年勃然大怒。  

“谁问,就是说谁。”黄袍青年冷声道。  

魁梧青年暴怒,一掌拍向黄袍青年:“找死!”  

“蠢货,有胆天上一战,打坏了飞仙楼,长乐公主可是会生气的。”  

黄袍青年纵身一跃,飞入高空,瞬间化作一条黄龙。  

“怕你不成,区区长虫,也敢招惹老子?”  

魁梧青年冷哼一声,冲天而起,杀向黄龙。  

李道尘愕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