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八叶九尊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霸刀老者,枯木老者,还未来得及绝望,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梦幻之法笼罩,强行拉入梦境,窥探神魂记忆。  

得到两门功法和感悟,李道尘留下一道法力,护持二人,这才离开。  

他只取法门,若是这两人死了,血影之主肯定会算在他头上。  

虽然对佛门没好感,但也不想让血影之主这家伙,往自己身上扣黑锅。  

片刻之后,李道尘已经回到了山巅。  

血影之主诧异地看着他:“这么快就回来了?不会是失败了吧?”  

“区区两个老家伙,需要多久时间?”  

李道尘淡淡道:“这霸刀法门给你,成佛之法呢?”  

“给你。”血影之主一指点出,将成佛之法交给李道尘。  

“交易结束,期待下次合作。”  

李道尘淡然一笑,身形消失。  

“邪心魔佛的实力,出乎意料,怕是仙佛之下第一人。”  

血影之主凝声道:“与虎谋皮,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过为了我儿,纵使仙佛,也不能阻拦!”  

血影魔宗已灭,他现在的心思,只有自己的孩子无心。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让无心成佛!  

回到藏经阁,李道尘开始参悟诸多法门。  

首先是《血海修罗道》,《阎罗六道》。  

血阵之法,是他这次来前世的目的,他不会忘记。  

久远岁月之前,天地初开,血海诞生,为天地间最浑浊之地。  

血海腐蚀众生,滔天煞气汇聚血海之力,孕育出了一位古老存在——冥河老祖!  

冥河老祖开创修罗一族,男的丑陋,女的貌美。  

修罗一族,便修行《血海修罗道》。  

衍生出自身血海,血海不干,自身不死,乃是煞气滔天的杀神。  

而血阵,便是维持血海的存在。  

血海可为修罗们提供能量,不会伤害修罗。  

明天帝的阴兵,并非修罗,档次太低了。  

阿修罗,可是对应的神魔层次,岂是那些低级不死人能比?  

他们不过是拥有血海的特性,血海不干,不死人不死罢了。  

《血海修罗道》的血阵补全,李道尘继续以玉清元始道尊印,参悟此法。  

血阵已现,太初道界,顷刻间化作一方血海。  

当然,只是法力演化,并非真正的血海。  

没有寻到血海,只能演化了,他不可能去屠戮众生,缔造属于他的修罗血海。  

李道尘接着又开始参悟,《阎罗六道》阿修罗法相。  

有《血海修罗道》和血阵在,补全阿修罗法相没问题。  

李道尘像是化身成了地狱修罗,沉浮在无尽血海之中,尽纳修罗之能。  

森然鬼气,邪异修罗之力,佛魔之能,在他体内交汇,融合。  

阴神也在蜕变,时而化作神圣佛陀,时而化作佛魔如来,接着又化作森然鬼气的鬼如来…  

诸多变化,在李道尘体内演变。  

佛魔,血海,鬼佛之力,道家之能,融汇一炉。  

李道尘的《太初道经》尽数包容,化为自身之道。  

太初道界,也在演变,佛魔,道家仙虚影,高居九天之上。  

修罗藏于血海,鬼佛匿于大地。  

李道尘的阴神法相,也因为《阎罗六道》,更强几分。  

时间在参悟中而过,眨眼已是三十年时间过去。  

李道尘熔炼诸多法门,对于血海之道也有了深刻了解。  

只是,还未能寻到,杀死不死人的法门。  

他只能继续参悟成佛之法。  

或许说,只是当世成佛法门。  

在这个时代,想要成佛,必须跨越诸神限制,成就阳神。  

但,不成阳神,如何跨越诸神限制?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  

根据血影之主所言,当初他父亲,也是得到机缘,凭借成佛法门,方才跨越诸神限制,成就阳神。  

而成就阳神之后,还需要证得果位。  

所为的果位,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道但是仙佛果位有数,掌握在仙佛们手中。  

只有仙佛们赐下,他们才能凭借果位成佛。  

摩呼罗迦的佛陀金丹,便是一个佛陀果位。  

至于天佛转世,天佛本就是有果位的,只需要安安心心修行,自能再次成佛。  

成佛法门记载,修行自身阴神,领悟佛陀真谛,凝练自身所修之道,融入自身天地,才能跨越诸神限制。  

将自身之道,融入天地,并非散功于天地。  

而是以自己的道,引动仙佛魔之道,得到认可,留下烙印。  

上一任的血影之主,凭借一件异宝做到了。  

只可惜,被仙佛给灭了!  

观世音这些仙佛,不允许他们成仙佛。  

只是,自己所学甚多,该证哪一位仙佛,魔佛之道?  

如来之道,自己是个假的魔如来!  

李道尘沉思:“先不想这些,我现在可先凝练自身之道,但不引动仙佛魔之道。”  

一旦引动,仙佛们都会有所感应,动用大神通探查他的存在。  

现在的仙佛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关注到他。  

如果他敢跨越限制,绝对先灭了他!  

除非,有仙佛愿意帮他。  

但这不可能,他和仙佛们没关系。  

“还真是一条死路啊!”  

李道尘轻叹一声,也有一分绝望。  

要不,死了算求?  

但想想还是算了,总得搏上一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