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大荒第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来树姥爷已经修炼出了六品神魂,以此推之的话,蛇帝岂不是也至少是六品神魂,这种超一品的高手,果然不是我当前可以碰瓷的。”  

王武非常感叹,同时也对自身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戒骄戒躁,继续蛰伏吧。  

此刻,厘清头绪之后,王武便取出俞夫人小鼎,喝了三大口灵液,便开始了这注定奢华,注定消耗极大的妖丹升级之旅。  

其实技术层面上是没问题的,核心原理也不需要什么天资聪颖,就一个字,烧钱!  

烧钱,烧钱,烧钱!  

就像是他当初为什么能修炼出两颗如意妖丹?  

是他的资质能比熊十六,猿不破高出多少吗?  

非也,全靠他在蜂皇宫里偷偷的闻了许多年的玉蜂香蜜…  

当然,现在的话,他有了内置的五蕴灵阵,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灵液转化成生机,生机再转化成气血,气血运转周天,在这个过程里,王武就能很清晰的感应到他的五颗妖丹都有一种要进阶的蠢蠢欲动。  

也就是说,现在他要继续进阶毫无压力。  

没准能连升两级。  

升级的感觉太爽了,但是压住不升级就太恶心了。  

比如王武此刻,他就得调动冰火灵气形成外循环,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把蠢蠢欲动要进阶的两颗如意妖丹需求给压制住。  

然后对三颗五品霸体妖丹进行压缩压榨。  

颇有一种父母教育小孩子一样的既视感,现在吃点苦,将来人上人巴拉巴拉…  

但那三颗五品霸体妖丹可不认同啊,大量的,精纯的气血涌入,资金有了,市场有了,结构完美,兵强马壮,一片蓝海你给我说要克制,克制你大爷啊,给老子冲啊,造反啊!  

杀死狗大户!  

短短几个回合,这三颗五品的霸体妖丹就要自爆。  

所以这想压境界,压实力,还真不容易。  

此时此刻,常规手段没用了,就得降维打击了。  

怎么打?  

当然是开门,放大地之心!  

没错,从前王武不动大地之心,是因为这是先天后天沟通缓冲的桥梁。  

但是如今,伴随着五蕴灵阵的部署成功,其本身就具备着稳定沟通先天后天的重大作用。  

如果大地之心是长江大桥,那么后者就是二桥,三桥,四桥,五桥,六桥。  

一个顶五个,不是在夸张,而是事实如此。  

再加上先天后天本身的结构也都趋于稳定,牢固得就像是钢筋混凝土。  

那么大地之心这个桥梁,这个模具,也就是时候可以撤走了。  

但撤走了不代表没用了。  

因为大地之心还可以当一波蓄水池的嘛。  

那就是,它还可以再炼制成一颗妖丹。  

当然,这都是后话,以后再说。  

现在的状态是,你们三颗霸体妖丹不服,那么你们的老大,大地之心的话你们敢不服吗?  

尤其大地之心是真正的枢纽级存在啊。  

随便一个政策下来,那就了不得。  

王武就是这样操作的,觉得三颗霸体妖丹要受不了,要自爆了,就赶紧让大地之心介入,带走一部分气血,留下一部分气血自己消化,苦一苦,再忍一忍…  

简直就是温水煮青蛙。  

不不不,没有那么难听,这应该叫做炼大丹如烹小鲜。  

一点点的,慢慢的,缓缓的,有条不紊的,用时间来潜移默化的提升三颗霸体妖丹的品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气血,消耗的生机那肯定是海量。  

因为这等同于王武全身先天后天还有大周天循环整个体系都在迁就这一块,相当于整个班级99名学霸在等待着一个学渣的进步,你不毕业我们就都不毕业。  

这只能说,钱多,任性。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  

王武一口气消耗了40口珍贵的灵液,这才终于用这种奢侈的方式,把三颗霸体妖丹的品质给进一步提升为如意妖丹。  

在完成这一步后,铭刻在上面的天赋级别也就同时被抹去了。  

这是很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  

哪怕他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但这仍旧相当于对自身根基的一场革命性的颠覆。  

革命嘛,不是请客吃饭,那是要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  

很多伤害根本不可能避免,比如大地之心就连续震荡,直接从10级暂时跌到8级,他自身也承受到了一个长达十年的虚弱期。  

在此期间不能战斗,不能行功,相当于整个人都废了,直接变成凡人一样。  

不过王武的底子终究还是太厚了。  

升到了20级的自愈,再加上冰火灵气的治疗内伤的能力,再加上五蕴灵阵的大局掌控,四个臭皮匠给他评估鉴定的10年虚弱期,实际上只用了一年,就搞定了。  

当然,代价也不是没有,他又干掉40口灵液。  

也就是说,为了把这三颗五品霸体级妖丹给升级为五品如意妖丹,他前后浪费了11年的时间,同时还消耗了80口灵液。  

可真的很值。  

五颗如意妖丹啊!  

而且都是支持通用五蕴灵阵的妖丹,潜力之大,一锅放不下。  

所以,当王武的身体状态终于恢复到巅峰的一刻,四个臭皮匠都罕见的,统一的热烈祝贺,措辞之华美,态度之恭谨,调子之高昂,前所未有。  

“你成功修炼出了五颗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