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顾天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幽冥子进入灵柩灯中,轮回之主加诸在他身上的异力开始发动。他瞬息间被一股冰冷死寂的玄意包裹,同时还有一缕佛光烛照在幽冥子身上。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僵硬的皮肤,突然被溅上一点火油。  

火辣辣的疼痛感刺痛幽冥子的神魂。  

轮回之主发出一声悠悠叹息,“不经苦难,怎成太乙。忍着点。”  

幽冥子竟从轮回之主身上罕见地感受到了一点人情味。  

在灵柩灯遭遇异变时,顾青身上太初道经和诛仙杀机的融合过程亦被打断。他的魂魄没有被这恐怖至极的融合过程摧折,就像是破岩中的青竹,仅是随风摇曳了一下,风一停,立刻变回原样。  

而太初大道和诛仙杀机终止融合后,余下的力量互相碰撞,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  

北斗世界的虚影在这爆炸之力下,变得愈发凝实。  

但是失了灵柩灯的制约,这股爆炸之力见冲不破北斗世界的虚影,就往另外的方向去。  

功德佛等人见到灵柩灯异变,自是万分惊讶,不过他们知晓这并非他们能干涉的事。而是集中全部注意力在顾青身上。  

太古魔猿顺着爆炸之力,意图携带那一页太初道经以及诛仙杀机离去。  

北斗大界的虚影在后面穷追不舍。  

四位大佛亦在太古魔猿面前拦住。许多年前,太古魔猿还是须弥寺的守护者,但此刻须弥寺不得不使尽全力将太古魔猿留下。  

四位大佛俱是见过从前的太古魔猿的,见得顾青化身的太古魔猿横冲直撞而来,心里都有些触动。  

仿佛又回到很遥远的过去,耳畔响起月夜下那一声响彻天地的猿啸。  

过去的情谊如梦幻泡影,刹那间在功德佛等人心中破碎,何况此太古魔猿实是顾真君。  

那是不同的。  

功德佛拍出一掌,凝聚了天地玄黄。  

太古魔猿轰然一掌对上,玄黄破碎,功德佛形骸亦为之受损,不得不避让开。  

定光佛、金光佛、白眉佛各出一幡、一拳、一脚,幡有千万恶鬼哀嚎,拳破天地,一脚有踢翻须弥山的气概。  

三位大佛俱不留力。  

顾青手持状如山岳的太伤剑,只是一扫。  

便有灰青二色的神光迸发,有层层叠叠的地狱景象出现,神光之下,竟然有将三位大佛的攻伐手段拉扯入九幽的趋势。  

三位大佛同时感觉到一股几乎要使他们沦落黄泉的异力,不敢大意,各自运起佛法,抵御这股异力。  

亦不得不让出道路,任由太古魔猿离开。  

只是四位大佛拦阻的过程中,七大妖圣背负着北斗世界虚影,已经追上太古魔猿。  

“天上星星参北斗!”  

一股贯穿青阳世界的剑啸发出,北斗世界的虚影化为一剑,为众星之上,万剑之尊。  

此时许多暗自关注的真君以及其他世界的大能豁然明悟,北斗世界那位大能已经参悟出一丝周天星斗大阵的玄妙,将其运用在剑法中了。  

虚空之中,星斗之力滚滚而出,这北斗世界虚影所化的一剑,在一瞬间迸发出的战力超乎青阳世界任何修道士的想象。  

仿佛神话中至高无上的天帝,取出天帝之剑,剑气为无上神则,无人可以抵御。  

轰轰轰!  

星斗之力浩浩荡荡,崩裂虚空。  

须弥寺本已经被青阳世界的天道划分出去,为异度空间。  

此际空间蹦碎,贯穿内外,再度让青阳世界的群仙感受到里面发生的惨烈情景。  

不,那是这一剑的璀璨好似海市蜃楼般在外界直接显化出来。  

一剑之下,便有道景!  

这是道景之剑,非太乙不能使出。  

剑啸之下产生的音波都足以将任何元神真人掀飞数万里,稍有不慎,就得形神俱灭。  

即使天仙真君离得近了,都要备受折磨。  

长空似有万道轰鸣,俱为这一剑庆贺!  

这一剑上斩万重诸天,下竭九幽黄泉。  

面对这一剑,太古魔猿轰然一转身,手持太伤剑,目中精光射出,好似能洞穿无数罡流,在虚空宇宙中划出两道天河来。  

但见得法天象地的太古魔猿将双剑一举,身上天河披挂随风而动,涤荡虚空,生出清净自在的玄妙。  

太伤剑浑如天柱。  

轰隆隆!  

太古魔猿举着太伤剑便对着那一剑劈去。  

这一击,仿佛横断万古!  

时光都在刹那间模糊。  

青阳大界都因此陷入短暂至极的寂静当中,一切神圣仙佛都陷入奇异的静止。这一击,亦让顾青彻底挥发了太初道经和诛仙杀机的碰撞之力。  

不知过了多久,青阳世界一声大震。  

罡流之上的天界发出不可遏制的轰鸣声,亿万道雷光闪烁。  

最中心的灵霄宫发出万道金光降落在太古魔猿身上,天河披挂变得金光闪闪。四海之水翻腾不止,水之大道的力量在此刻奔涌出来,那四海积蓄无数岁月的水之大道力量,在这一击下,彻底爆发出来,刹那间,四方云水汇聚成天河,将星斗剑紧紧包裹住。  

七大妖圣同时喷出一口长虹似的妖血,各自从虚空跌落。  

这是真正的决堤四海水,星斗入天河。  

顾青任由天河法将星斗剑吞没,他本身就有参悟周天星斗入剑道,此举正好遂了他的愿。  

虚空中太古魔猿的血肉不断化为飞灰,虚空中的圆月亦消失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