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天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大友出来呵斥道:“陛下跟前焉敢无礼?”  

“陛下若觉我无礼,现在便摘了我脑袋去。免得日夜担心受怕,生怕哪里为民做主触犯了天威落得个满门抄斩。”  

“你凭得心思怎就这多?”  

朱慈烺坐了下来,将她拉扯过来,见她瞪着眼,眼里隐隐含着泪,心莫名被刺了下。  

他从未见她哭过,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见她眼中含泪。望着她倔强的模样,明明委屈地都要哭了,可却还死死抑制着眼泪,心莫名就软下来了。  

伸手将她被角掖好,柔声道:“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这君臣之间就更不同提了。怎么?到现在还未消气?外面的百姓都在为你喊冤,闹得朕灰头土脸的,还不够解气?”  

“本就是您不对!”  

左弗瞪着眼,“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陛下的权威固然重要,可若是国法不维护,岂不是要乱套?那些勋贵子弟的恶行岂不是变相受到了鼓励?只因犯法者是皇后弟弟便可网开一面,那么百姓又该如何看待朝廷?!陛下!”  

左弗忽然提高了声音,“河山并非安然无恙,半匹江山依然在清鞑手中,若失了民心,陛下又拿什么去收复祖宗失地呢?!昔年清军南下,在扬州屠了十万人,陛下于危难中仓促登基,在皇城城楼勉励诸民,那场景陛下可还记得?”  

这是变相提醒朱慈烺了。  

别忘了当年在皇宫门上说的话。  

朱家的天下可亡,可汉家的天下不能灭!  

本就是以失败者,戴罪立功者的面目出现在百姓眼里的,现在才得了几年安稳,就迫不及待地又要露出统治者的嘴脸了吗?!  

明朝是在汉人受尽屈辱的元朝上建立起来的。故而,立国近三百年,民间的民族主义十分盛行。故此,才有了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说。  

连你爹都以发覆面,留下“诸错皆他一人,莫伤百姓的话”了,难道,你比你爹还牛逼?  

这话诛心到了极点!只要不是傻子都听得出来左弗的言外之音。如此不给天子面子,如此直言不讳,左弗还当真是直臣啊!  

一些跟随而来的御医忍不住这样想。  

朱慈烺脸上阴晴不定,面色有些发青。  

他显然没想到,左弗会在这个档口上提醒他,他当日说过的话。  

左弗冷眼瞧着朱慈烺,望着他日渐成熟的脸不复当年的温润,心底便是越发痛恨。  

昔年之语,铿锵有力,热血沸腾。  

那时的他,虽在仓促危难中即皇帝位,手段稚嫩,可却尚存一丝热血与纯真。  

而如今,他虽能掌控群臣,可当年的血已冷,心心念念的唯有千秋万代的朱家王朝,甚至连打压乡绅的勇气都没有。  

打压乡绅就意味着损害统治的根基。而他,明明在十七岁那年就看清了王朝的腐坏正是因此,可如今身为天下共主的他却依然无勇气去做这件事。  

或许,他从来就没真相相信过自己…  

或许,他想着纵然可以依靠左家军将所有人都治得服服帖帖的,可这把用来磨打乡绅朝臣的屠刀一旦变得无比锋利了,那么天下也无人再难抑制这把屠刀。  

所以…  

从自己到常州为官,打压乡绅那天起,信任便已消失了吧?  

气氛变得无比紧张,左大友垂着眼,这一次,他没再装模作样的去呵斥女儿。  

女儿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昔年被君王信任,将整个国家的危亡放到他身上。他惶恐过,可更多的却是一种被信任托付的感动。  

从皇城楼下出发那一刻,他已做好了身死殉国的准备。事实上,又有哪一次交战不是这样想的呢?  

只是…  

他也陷入了怪圈。  

这个怪圈从宋时便开始了。  

每一个站到高位的武将终将被天子猜忌,武人乱国的思想深入人心。当清兵退去,当议和协议签订,他便感觉这个怪圈渐渐朝自己笼来了。  

很抗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收起一切的棱角,暗暗祈祷,自己一家能得个善终。  

只是,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表明,哪怕你龟缩着,可只要权利还在自己手上,那么就会继续受到猜忌。  

他提出过回家养老,交出权利,可却不允。不允并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条件不允许。  

功臣就这样归家了,百姓会如何看?天下是要起非议的。毕竟,在这世上,除了朝堂这股话语权外,民间那些读书人也是能发声的。  

所以…  

交出权利真得就能善终了吗?  

听着女儿的诛心之问,这一次,他沉默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慈烺略带干涩的声音才传来,“朕没忘…只是身在这位置上,早已无法随心所欲,说出任性的话,做出任性的事。弗儿,世人皆言你聪慧,你又酷爱读史,你不会不知朕的难处吧?为何年岁越大,反是越固执了?”  

“若臣从来没为官,从来没收到过百姓带有血手印血名字的万民伞,万民书,或许臣不会如此固执。臣早就与您说过,臣只要想当个不用为衣食发愁的普通人。  

可自打常州百姓步行几百里送我离任后,我便被深深触动了。站在船首的我,望着那些默默行走相送的百姓不由想起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陛下,为何?为何?!”  

她忽然猛地抓住朱慈烺的手臂,声音像是从胸膛里被挤出来似的,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