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打太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胜利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江南。南京城里各大饭馆都挂出了庆祝胜利大酬宾的番条,整个南京城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胜利了,清军暂时无法渡江了,他们不用当亡国奴了!  

人们欢呼奔走,相互告慰,朱慈烺,这个刚刚登基的天子一下子就成了人民心中的神,动乱的局势也由此稳定了下来。朝堂上的质疑也慢慢消失,变得祥和起来。  

而左弗的名字也跃入了世人的眼睛,就在一夜间,她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用名声天下来说也不为过!  

女子为将,千百年来也就出了那么几个,这样稀罕物怎可能不引起轰动?  

朱慈烺将王启年的奏折直接给了朝臣,然后奇妙的一幕发生了:这些朝臣对于左大友与周世昌只字不提,反是大书特书左弗的功绩,将她塑造的好像是诸葛亮再世,猛张飞附体,好像所有的清军都是她一个人弄死的,一下子就将左弗推上了女战神的位置,并还派人在城里四下传播,搞得朱慈烺都是一头雾水,待明白过来后,气得当下就砸了几个杯子,忍不住大骂,“一群囊虫,玩得好心计!”  

抑制武将是政z正确,这才刚刚喘过气来,就开始忙着打压左大友了!这可真是…  

朱慈烺气得脸发黑。  

从北京跑出来的他太明白当亡国奴是什么滋味了,这是他好不容易抓到的机会,又怎可让这群囊虫破坏掉?!  

你们避开左大友不谈,捧左弗,那朕就顺着你们的意思,将弗儿亲手扶上去,让她成为千百年来第一个获得朝廷认可的正式女官!!  

诏书很快下达,没几日左弗便赶回了南京。入了南京城,还未来得及去见自己家人,便被高庸派来的人给抬进了皇宫。  

“县主,陛下这几日被这些人气得心肝脾肺都疼,您等会见了陛下,可得好好劝解着,这身子骨重要啊。”  

高庸抹着眼角道:“这些人怎就不惜福呢?只要清军过不来,咱们就还能过些好日子,整顿几年没准还能收复失地,他们这样斗来闹去的,难道是想亲手葬送大明吗?”  

左弗坐在肩撵上,望着近在眼前的皇宫,她沉默了。  

紫禁城赐肩辇,这是多少朝臣的梦想。  

南京的皇宫也叫紫禁城,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也只有几个人有此殊荣可坐肩辇行走于皇宫大内。此刻,左弗便坐在肩辇上。  

她头戴七翟冠,身穿县主朝服,手握玉圭,这身行头是朱慈烺这些日子令人赶制出来的。  

她虽是县主,可穿戴规格却是比郡主都要高一等级,比如这玉圭,郡主就是没有的。  

前日启程回南京,今个儿走到十里亭,却见高庸亲自带着人在那守候,手里还捧着这套新赶制的行头,见了她便是跪下,还自称奴婢。  

高庸这做派,左弗便知不妙了。  

若不是出了问题,朱慈烺绝对不会安排这么一出。果不其然,还真出事了!  

朝里这些老狐狸为了防止她爹做大,还真是不余其力啊!  

左弗冷笑:好日子才刚过了没几日,又起内讧?看来不找几个人开开刀,这以后的事没法做啊!  

见左弗不说话,高庸也不敢多言。  

左弗这回回来,他总觉这小姑娘有点不一样了,身上好像多了一点上位者的威严以及一股肃杀气。  

难道一个人上了一次战场变化就能这么大?  

这些问题高庸也琢磨不明白。但不明白归不明白,可本能却是告诉他,这个时候最好不说话,还是让县主自个儿开口比较好。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肩辇过了宫门,左弗略带清冷的声音才飘来,“高公公,若是有人想阻止你过好日子,你会怎么办?”  

“这…”  

“这里没外人,高公公实话实说就是。”  

“杂,杂家…”  

高庸咬咬牙,“弄死他!”  

“这就对了。”  

左弗冷笑,“天下的百姓也是一样的!谁跟百姓过不去,就弄死他!”  

“县主的意思是?”  

“前面可是钱阁老?”  

左弗忽然道:“我是不是该下轿撵行礼?”  

高庸往顺着左弗的目光望去,见钱谦益等人迎面过来,他忙道:“想是下朝了。”  

顿了下又道:“县主乃是郡王女儿封位,陛下赐县主封位,虽没明说,可这封位却足以表示陛下对县主的重视,犹如兄妹手足般。故而,县主是君,阁老是臣,县主不必下轿。”  

“哪里能呢?”  

左弗笑了,挥了挥手,道:“落轿。”  

肩辇被放了下来,椿芽忙伸手搀扶。左弗搭上椿芽的手,跨过轿撵,道:“阁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不过一野鸡县主,哪里敢拿乔托大?椿芽,搀我过去,给阁老行礼。”  

高庸瞪大眼,心里暗道:“什么叫高手?!这才叫高手啊!明明很生气,可却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学到了,学到了…”  

左弗上前,快到近前时,便收了手,裣衽行了一礼,“钱大人安好?”  

“啊,是县主!”  

钱谦益倒是有些意外,忙回了一礼,“刚听陛下说,您今个儿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陛下一日一诏,左弗不敢不快。”  

左弗笑盈盈的,好似浑然不知京城里发生的事,完全还是一副天真小女儿的作态,“伪帝出逃那日,我曾与陛下约定,此次若能活下来,必是要把酒言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