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丰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别啊,大人…”  

于二忙道:“我们吃,我们吃的…”  

左大友摇摇头,这群军户平时老实巴交的,其实肚子里的小算计也不少。不过在这天爷爷不赏脸的年头里,多存点粮的想法也不奇怪。  

“都将东西搬仓库去吧!王吏目!”  

“在!”  

“将东西统计下,这些布料再发一些下去,再给每家每户发些棉花,棉衣棉被的,现在就可以做起来了。”  

“是,大人!”  

军户门们兴高采烈地将成堆成堆的物资搬进仓库,心里欢喜极了。  

人活着,就得有奔头不是?  

只是这些军户兴奋之余也难免嘀咕:这道长是不是真得是神仙啊?连挖土的铲子都用上好精钢来做,这也太奢侈了!  

这厢军户们在心里嘀咕着,那厢白百户也在心里嘀咕:这天上的神仙是多爱用金属铁器啊?装食物的用铁盒,挖土的用精钢,这天上的精钢莫非不值钱?  

再想想,又有点想打自己耳光。  

自己一介凡俗怎能去想象神仙的世界?神仙嘛,自是跟凡人不同的!没见送来的东西就没一个普通得吗?  

源源不断的物资输入让千户所的士气日益高涨,而白砂糖的售卖也给千户所带来了巨大利益。  

合理的工作分配,流水线的操作模式,适当的奖励,可口的饭菜…  

这一切都让千户所里的大小妇人们感到满足!  

自古以来,女人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现在能靠自己的能力赚到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这些妇人都感到特别自豪。  

而这些妇人劳动的时候,左弗也会带着娃子们一起过来帮忙,顺便给他们讲解下红糖变白糖的原理。  

等劳作完毕后,左弗也会让这些孩子教他们的妈妈认字,然后再让这些妇人回去教自家男人认字。  

这办法也不是左弗想起来的,在她来的那个世界,老一辈人就曾实施过这套操作,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左弗看来,读书就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一个过程,一个人读没读书那区别是很大的!要想以后根据地能红火,就必须有大量能读文看报的人,这样培养起工人来也会相对简单些。  

后世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总是爱和种花家比,总觉大家人口差不多,为啥你就能成为世界制作业中心?说到底还不是我们开放晚,西方国家都投资你们,让你占了头筹的原因么?  

其实真实原因根本不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仅仅只是人口多那是成不了超级大国的!种花家在开放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且拥有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工人,一旦开放,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  

所以,读书很重要!  

千户所里的每一个人在左弗看来都是一颗待发芽的种子,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培育工作,唯有这一步走好了,遇见合适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再又卖出两千套治肺结核的药后,秋收来了。  

而这时,左弗淘宝账户上已拥有了快3亿时空币,空间里的白银都有了12万两之多。  

这些日子左大友一直在想法调动,但奈何一直没合适的时机,所以这事还得再筹谋,筹谋。  

撇去这些不顺的事不说,单说秋收,这可是卫所里的大事!  

而在此之前,一群军户已在田边跪了又跪,拜了又拜,一群人都跟疯了似的,有些人都有些神志不清了。  

这稻谷长势太吓人了,这些军户虽说是兵,其实平日生计也是种田为主,对于谷物的习性还是很了解的。  

还未到秋收,就抽穗的时候,这些人就被吓到了!这到底是什么水稻?!这也太吓人了吧?!他们自己合计了下,若是不出意外,就照这长势下去,岂不是一亩地得打上个六七百斤粮食?  

道长果然是仙人呐!  

这一定是天上的神种!  

在这个一亩地打上三百斤粮食的年头,亩产六七百斤,那不是神迹又是什么?  

很快就到了秋收这天,为了迎接神种的收获,左大友还特意换了件短打,打算与军户们一起下田干活。  

稻田里金黄一片,军户们的惊呼此起彼伏,一旁记录的王吏目身子不停颤着,拿着笔的手像抽筋了一般,便是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的,“多,多少啊?”  

于二的两条腿都站不直了,直打着颤,使劲咽了咽口水,有些不确定地道:“好,好像是九百斤?”  

“啊!”  

王吏目一声惨叫,笔掉落在地,两眼一翻,竟是晕了过去。  

一群军户大呼小叫地飞奔过去,将王吏目搀扶起来,又去掐又是拍的,悠悠转醒的王吏目先是迷瞪了一会儿,然后歪头看看那堆稻谷,抿着唇沉默了一小会儿后,忽然“哇”的一声哭了。  

他这一哭,一群军户也哭了起来,哭着哭着又纷纷大笑了起来,场面变得极度混乱,搞得在一旁的左弗很是担忧:这些人不会因为过度激动而疯了吧?  

900斤的亩产在古人看来挺高了,不过在左弗看来也是寻常。这么多肥料用下去,用得又是产量极高的杂家水稻稻种,这点亩产,说实话,她觉得还有些少了呢。  

但考虑到这些人头次种杂家水稻,许多种植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又释怀了许多。  

而除去这些,稻田里的鱼儿也长得很肥硕了,这也将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说起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