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举族迁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尊的气息,比章晗神君强了至少十倍。  

青木神尊又夸赞道:“今日这一战,我族能够获胜,太渺你功不可没。”  

程瀚赶忙自谦:“神尊殿下谬赞了,为万昊族出力是每个万昊人的义务。”  

青木神尊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虽是天才,但并不自傲,这一点很好。”  

程瀚本以为,神尊会马上说到奖励的事情。  

但祂猜错了。  

青木神尊紧接着话锋一转:“相信以你的机敏,应该已经猜到了神庭所在的位置吧?”  

程瀚有点意外,可还是点头道:“源能之渊。”  

祂马上赞了一句:“神榕的无上伟力,当真是令人敬仰。”  

万昊神榕多半是以超级强大的力量,借助位面与源能之渊的微妙联系,强行在此地开辟出了至高神庭。  

青木神尊笑了起来:“你果然知道,难怪章晗对你评价非常高。”  

程瀚再度自谦:“多承章晗神君殿下的照顾。”  

青木神尊又问了一个问题:“太渺,你知道‘劫’的来历吗?”  

其实神尊并不认为,对方知道答案,故而做好了自问自答的准备。  

但是。  

第一神尊失算了。  

程瀚沉吟片刻,说出了一个脑洞极大的答案:“我个人猜测,十二条劫很可能来自另一个位面。”  

倘若将源能之渊看作“太阳”,本位面是“行星”,那么“太阳”肯定吸引了不止一颗“行星”。  

这很合理!  

鉴于第一神尊说到了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多半出人意料,故而祂索性就大胆的猜。  

青木神尊第一次露出了惊容:“你如何得知?”  

程瀚心中也有点惊异,但口中快速回了一个理由:“劫的力量特性太奇怪了,所以我就胡乱猜了一下。”  

青木神尊倒并不觉得这是“胡乱猜测”,祂的语气满是赞赏:“太渺,你比我想象得更加敏锐。”  

神尊没有再卖关子,爽快说出了实情:“据几位陛下了解的信息,这帮‘劫’是另一个位面的战败者。”  

祂说得更详细了一点:“祂们所在的位面被彻底吞噬掉了,才会设法入侵我们的位面。”  

程瀚被狠狠的惊了一下。  

这番话的含义,实在是太骇人了,信息量也太大了。  

十二条“劫”强到了这等地步,竟然只是神尊口中的“战败者”?  

那吞噬那个位面的战胜者,实力又该强到了何种地步?  

另外。  

从这番话还可以看出来,在更广阔、更高层次的世界,可怕的灾难也在发生。  

本位面的战争,可能只是那场战争的余波。  

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正是最好的写照。  

程瀚忍不住问了一句:“敢问神尊,比本位面更大的世界,到底叫做什么?”  

青木神尊爽快的答道:“彼处叫做‘凌天太古域’。”  

祂顿了一下,又道:“本位面叫做‘常青古域’。”  

“古域”显然就是对位面的称谓,“太古域”则是更高的层级,包含着诸多“古域”。  

程瀚听到了这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蓦然回首,原来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的感觉。  

从井口往外望,世界之大远远超出了祂的想象。  

程瀚用了足足两秒,才接受了这个惊人的现实。  

青木神尊笑眯眯看着祂,显然对祂的震惊大为满意。  

程瀚动了动嘴唇,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神尊,纪元之劫来势汹汹,常青古域还有希望吗?万昊族还有希望吗?”  

青木神尊沉默片刻,终于说到了正题:“诸位陛下已然与神榕商议出了一个策略,就是脱离常青古域,整体迁移到另一个古域。”  

程瀚狠狠咽了一口口水,才说道:“这个计划太惊人了。”  

这踏马算是异界版的“流浪地球”计划吗?  

本位面不适合生存,索性就搬家搬到另一个地方?  

青木神尊又吐露出了一个大秘密:“早在三十万年以前,常青古域尚是一片蛮荒之时,万昊族从另一个古域搬迁过来,从此扎根于此。”  

程瀚更懵了。  

原来万昊族以前也这么干过,难怪诸位神皇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  

可想而知。  

组建圣榕天球的目的,就是为了举族跑路做准备。  

程瀚深吸一口气,说道:“敢问神尊此次相召,究竟有何指示?”  

对方说出了这么大的秘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  

祂心底觉得,既然涉及到了神榕的搬迁,多半与自己的圣榕使身份有关。  

果不其然。  

青木神尊说出了答案:“按照诸位陛下的计划,天球跃迁将在一百三十年后进行,届时需要多位高级圣榕使,辅助神榕进行迁移。”  

神尊的目光望了过来:“以你的实力,只要晋升神君,成为高级圣榕使并不难。”  

青木神尊说到这里,右手轻轻动了一下。  

一只外形古朴的木盒,表面铭刻着无数神纹,出现在程瀚面前。  

神尊将之递了过来,继续说道:“这是神庭给予你的奖励,希望你可以在一百年内尽快晋升神君。”  

程瀚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谢神尊赐予”,对方便消失不见了。  

很显然。  

青木神尊非常忙碌,能够抽出这么一点时间接见已是不易。  

程瀚伸手接住了木盒,立刻感应到其中似乎存在着一种极为玄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