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登临神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是最大的可能,否则闪星族神灵每一次击败了蓝斑,不会屡次放弃追击的机会。”  

“幕后黑手确实太阴险了,竟然利用白豚族布下了一个陷阱。”  

在两名牛头人的言语之中,程瀚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极度凶残、极度狡诈的家伙。  

不过。  

僵局并未持续太久。  

毕竟闪星族是一个颇为强势的大族,自然不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白豚族吓住。  

一月匆匆而过。  

南雨界进入了多雨的时节,大半海域都飘起了暴雨,并且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  

这一日。  

苍穹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声巨响。  

浩浩荡荡的超凡波动,瞬间扫过了天际。  

厚重的阴雨云层,当即被驱散了大半。  

多日不见的苍青色天空,就此显露出来了。  

举目望向上方。  

一枚枚巨型石碑,高度达到了惊人的十公里,周围笼罩着奇怪的水波,急速从天而降。  

每一枚巨碑降下之时,由于速度太快,空气遭到高速挤压,发出了一连串爆鸣。  

“轰!”  

“轰!”  

巨碑降落的轨迹,留下了一条条流云般的云带,高高耸立在天际。  

这一界的每个角落,都能清晰的望见这一幕。  

不多时。  

巨碑降落到了海面。  

“哗啦~”  

猛烈的气流掀起了滚滚巨浪。  

浪潮的高度达到了数百米之巨,将海面搅得天翻地覆。  

随后。  

巨碑静静的悬停于海面,以三个为一组,组成了一个品字形。  

晦暗波动立刻从巨碑内涌起,周围闪过层层叠叠的波纹。  

巨碑一下子变得朦胧起来,并且位置不断发生偏移,让人难以锁定它的准确位置。  

这正是闪星族的战碑天堡,也是该族最强大的战争堡垒。  

随后。  

变故发生了。  

以每一尊巨碑为中心,漆黑如墨的黑烟,快速从碑身散发出来,沉到了海水中。  

海水接触到了黑烟,当即被染成了一丝黑灰。  

这种黑灰仿佛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开始以令人咂舌的速度,朝着远方扩散。  

短短几个呼吸后。  

每座巨碑周围,方圆两千公里的巨大范围内,尽皆被染成了黑灰。  

黑灰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不管是植物之类的藻类,还是鱼类这样的动物,以极快的速度死去,尸体快速腐烂发臭。  

这种腐臭物质进一步强化了黑灰物质,使其毒性变得更厉害,传染速度变得更快。  

这显然是一种极为厉害的超凡毒素,专门针对南雨界的生物。  

白豚族自然也不例外。  

巨碑明显是早有准备,降落位置都靠近隐藏起来的白豚族部落。  

无数白豚族沾染到了毒素,纷纷哀嚎着死去了。  

毫无疑问。  

闪星族吃了一个大亏后,打算狠狠的报复白豚族。  

它们选择了一个极为残酷的办法——将白豚族从这一界抹掉。  

不得不说。  

在这一方位面,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斗争,奉行赤果果的丛林法则。  

在过去的无数岁月。  

不知道多少种族像今天的白豚族一样,遇到了这等惨绝人寰之事,最终悄无声息的消逝在时光长河中。  

这一刻。  

某一片群岛海域。  

身为“白豚救世主”的蓝斑,恰好目睹到了一尊巨碑释放毒素的全过程。  

“嗡~”  

石中剑突然震颤起来,向它发出了预警。  

蓝斑脸色大片,狂吼了一句:“所有人快逃!”  

这支反抗军的藏匿地点,距离巨碑大约七百多公里,正好位于毒素攻击区域内。  

上万名白豚族纷纷夺路而逃,以尽可能远离毒素。  

然而。  

毒素扩散速度实在太快了。  

很快。  

黑灰色如疾风般一扫而过。  

一只只白豚族,体表皮肤顷刻染上了黑灰,挣扎一会后便死去了,尸体随之腐烂发臭。  

蓝斑眼睁睁看着同族死得一干二净,其中甚至包括它的十几名雌性伴侣。  

它目眦欲裂,悲愤至极的狂吼了一声:“不!”  

“铿~嗡~铿~”  

石中剑感应到它的心境,开始连续震动起来。  

下一刻。  

蓝斑悍然做出了一个决定——燃烧灵魂!  

因为石中剑已然告诉它,这种巨碑非常厉害,哪怕它全力挥剑,也无法攻破巨碑的防御。  

更遑论敌方的神灵一定会参战,届时神灵调动巨碑之力,它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所以。  

唯有燃烧灵魂,才能尽可能调动石中剑的力量,从而与巨碑相抗衡。  

这时。  

蓝斑狂吼了一声,用力举起了石中剑。  

“铿~”  

剑鸣声起。  

蓝斑手中的石中剑,罕见散发出淡淡的灰芒。  

它的身体颤抖几下,体表散溢出了淡淡的蓝芒。  

灵魂,燃烧起来了。  

蓝斑瞬间感应到,自己与辽阔的大海之间,产生了极为玄妙的联系。  

它甚至可以聆听到,大海正在哀鸣,为生命的消逝而痛苦万分。  

它还感应到,大海深处潜藏着极度的愤怒。  

蓝斑并不知道,自身作为“救世主”,被泛意识赋予了独特的能力。  

或者说,权限。  

此时此刻。  

由于巨量生命消逝,泛意识已然濒临衰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