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众神神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杖,爆喝了一声:“破!”  

下一秒。  

堪称恐怖的神力波动,陡然从榕皇体内绽放。  

“嗡!”  

木杖颤动了一下。  

一道明亮至极的绿光,陡然从杖头飙射而出,闪电般掠到了神域正上空。  

“轰隆!”  

一声巨响。  

绿光轰然爆裂掉了。  

数之不尽的光点瞬间散溢开来,变幻成一株巍峨的巨树。  

这显然就是万昊神榕的虚影。  

神榕摇晃着满树繁茂的枝叶,顷刻聚集出数百根长长的枝条,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猛力抽向了空缺的辉煌神座。  

瞬息之后。  

神榕枝条形成的鞭子,精准命中了神座。  

“轰!轰!”  

伴着一连串巨响。  

神座连同下方的一根根巨柱,霎时便崩解成了无数碎片。  

与此同时。  

强得令人窒息的气息,弥漫在了神域的每一个角落。  

“嗡!嗡!”  

神域连连剧震起来,似乎是在哀鸣一样。  

全场鸦雀无声。  

近千名至高神强者,各个看得脸色都变了。  

在场人人皆知,辉煌神座连同辉煌神域一起,属于一件极为特别的神器。  

虽然该神器并不具备攻击力,但它的防御力强得超乎想象。  

一般的至高神,即便全力攻击,也难以损伤到神器。  

而这位万昊族的最强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打出了一击,便摧毁了上百张辉煌神座。  

这等强悍的实力,委实震慑到了在场的一帮至高神。  

就连总是唱反调的狮心帝皇,此时也紧紧皱起了眉头。  

随后。  

榕皇放下了木杖,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关于万族联军的事,稍后本族会发起联络,今天就到这里吧。”  

话音刚落。  

榕皇的身影消失了。  

另外八名万昊族神皇,不约而同的隐没了。  

再然后。  

各族的至高神强者,最后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离开了神域。  

狮心帝皇并没有离开。  

祂呆呆坐了好一会,神色阴晴不定的想了一会,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位帝皇自然想得出来,万昊族选择了“私下里与各族联络”,等于是切断了狮鬃族加入联军的渠道。  

原因很简单。  

假如狮鬃族当众要求加入联军,而万昊族表态拒绝。  

那么这种公然排除异己的做法,必定会让各族强者产生不太好的想法,进而影响万昊族的声望。  

而私下里联络各族,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不多时。  

各族强者全都离开了,只剩下狮鬃族的一群帝皇。  

狮心帝皇忍不住咒骂道:“阴险的万昊小人!”  

旁边的一名帝皇,低声问了一句:“狮心,万昊族是不是察觉到了一点什么?”  

狮心帝皇沉着一张脸,颔首道:“不排除这个可能。”  

帝皇们又陷入了沉默。  

过了几秒。  

另一名帝皇开口打破了沉寂:“我有一种感觉,或许万昊族暗地里已经与几个大族达成了一致。  

“它们打算联合起来发动一场种族战争,先清理一部分种族,万族联军很可能只是一个明面上的幌子。”  

还有一名帝皇说道:“也许狮鬃族也是他们的目标。”  

狮心帝皇不由叹了一声:“万昊族杀死了两只劫,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否则那帮神皇分不出精力这么做。”  

祂随即又大声鼓起了劲:“命运已经注定,万昊族必定会失败。”  

帝皇们又议论了一会,先后离开了辉煌神域。  

从这帮至强者透露的信息来看,一场巨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随着最后一道光芒,从神座升腾而起,消失在虚空中。  

庞大的宫殿失去了客人,快速变得朦胧起来,继而不见了踪影。  

它并未消失。  

只是以一种奇异的状态,隐藏在了虚空中。  

南雨界。  

正如名字中的“雨”字所言,这是一个雨水多得出奇的小世界。  

平均五天便有四天下雨,一半的情况都是倾盆暴雨。  

所谓的“暴雨”,不只是常人想象中的非常大的雨,而是十米以外连人都看不到的雨。  

剩余的一天,多数情况是阴云密布的阴天,极少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  

理所当然。  

由于水汽极为充沛,这一界的地貌以海洋为主。  

并且还是比较少见的淡水海洋。  

海洋中的盐度,相比普通的海洋,尚不到后者的百分之一。  

寥寥无几的陆地,以岛屿的形式,星罗棋布在辽阔的淡水海洋中。  

全部岛屿的面积,加起来还不到世界面积的百分之一。  

此时此刻。  

在一个面积不到两百平方公里的月牙形岛屿上。  

程瀚冒着暴雨,悄然降临在岛屿的最高峰。  

此地正是他精心挑选的闭关点。  

虽然南雨界拥有充沛的水资源,看似是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  

实则不然。  

由于严重缺乏营养元素,这一界的生命并不多,淡水海洋中甚至难以找到一条超过十米的大鱼。  

也正是因为如此,像这样的贫瘠世界,就连虫群也不会太感兴趣。  

程瀚打算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界凝聚出神元和神印,正式登上神位。  

“哗啦!”  

雨丝绵密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