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神火炼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要细不少,就此浮现出来了。  

它们的色泽与砂子完全一样,再加上如此纤细,混在沙层中几乎分辨不出来。  

这无疑是一种天然的伪装。  

星衍神将仅仅只瞄了一眼,神目中当即闪过一抹惊异。  

因为祂看到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没错!  

迷沙藤的规模,足以用“庞大”来形容。  

入目所见。  

沙层的每一个角落,从沙丘的最表层,一直到几公里的深处,遍布着密密麻麻的藤丝。  

星衍神将站起身来,转头望向了前方的一座山丘。  

沙子马上消失不见。  

83最新地址一座由藤蔓组成的高山,就此显现在祂眼前。  

祂望向哪个方向,哪里便是纤细藤丝。  

星衍神将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迷沙藤已经到处都是了吗?”  

祂收回了视线,又咕哝道:“与虫群战争打了这么久,无数虫尸提供了巨量营养,滋养出这么多迷沙藤确实不是难事。”  

或许除了大沙蚁,没人知道迷沙界到底有多少迷沙藤。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张无比庞大、同时也是无比繁复的超级网络。  

甚至可能遍及无边沙海的每一个角落,遍布这一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先前之时。  

星衍神将有点难以理解,为什么一种小小的藤蔓,可以催生出一个强大的世界意志。  

但这一刻。  

祂完全理解了这一点。  

神将想起主神先生透露的信息,又感叹道:“短短两年多时间,便彻底改造了一个小世界,真不愧是主神级别的强者。”  

星衍神将忽然心中一动。  

一道星盘虚影,从祂背后一闪而过。  

“咔嗒!”  

“咔嗒!”  

指针转动声紧接着响了起来。  

下一刻。  

以神将为中心。  

方圆二十米范围内,时间流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该区域内的所有迷沙藤,瞬间开始急速老化。  

先是表皮脱水干枯,藤蔓色泽从砂黄色变成了褐黄色,继而又变成了黑灰色。  

又过了几秒。  

藤蔓外表干裂出了许多裂纹,最后寸寸断裂,化为一堆渣渣。  

这显然是一种掌控时间流速的强力秘法。  

表面看起来,这些迷沙藤纤弱至极,简直不堪一击。  

可星衍神将却吃了一惊。  

祂凝视着渣渣,神色相当微妙:“在严重缺乏营养、水分的情况下,迷沙藤竟然可以存活二十年。  

“迷沙藤分裂出来的孢子微粒,最长可以存活一百年之久,这东西的生命力居然如此顽强。”  

对此。  

星衍神将只有一个评价:“真是了不起的手段!”  

迷沙藤的生存能力如此之强,这只意味着一件事——常规手段几乎无法清楚它们。  

即便是浩劫虫群,恐怕也拿迷沙藤没有太好的办法。  

星衍神将大致看出了“迷沙藤创造者”的心思:“主神先生应该是想要培育出一些厉害的物种,以对抗浩劫虫群的繁殖能力。”  

这里面的逻辑不难理解。  

倘若有一些物种,可以与虫群抢夺营养物质,那么虫群的扩张速度必定会大大减缓。  

而迷沙藤的表现来看,主神先生显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星衍神将情不自禁的面露佩服之色:“两年多前,浩劫虫群才刚冒出来,主神先生从那时就开始布局了。”  

对此如此长远的布局能力,祂很难不生出敬佩之意。  

不过。  

虫群并非真的应对手段。  

星衍神将微微摇了摇头,嘀咕道:“如果我是第十一劫,我一定会摧毁迷沙界。”  

这就是浩劫虫群的终极杀招。  

迷沙藤的威胁再大,只要摧毁了迷沙界,它们的威胁自然不复存在了。  

就在这时。  

星衍神将忽然扭过头,望向了远处的一条峡谷。  

也就是两座沙丘之间的通道。  

由于迷沙界的沙丘极为巨大,高度动辄达到几公里,故而这样的峡谷非常长。  

很快。  

一队人影,数量大约二十多个,从风沙中走了过来。  

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双手握着一只魔铳,眼睛呈现为双瞳状。  

很显然。  

这是青箩人军团。  

也就是万昊族的附庸军团。  

或者说——炮灰军团。  

时至今日。  

战斗在这一界的青箩士兵,数量已然超过了两亿五千万。  

在地面战场和地下战场,青箩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为抵御浩劫虫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星衍神将环顾一圈,监视了一下沙层,马上锁定了一栋地下建筑。  

祂呢喃道:“原来那边还有一个地下哨所,刚才倒是没有注意到。”  

神将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饶有兴致的观察着极这帮异族士兵,偷听着他们的交谈。  

“一场大规模的空战刚刚结束,这一次的巡逻应该不会有危险,顶多就是几只落单的虫子。”  

“沙尘暴就快要来了,等巡逻完了这一趟,我们赶紧回地下哨所吃饭吧。”  

“晚餐好像有大红烧鹅供应,上次吃过一次,这东西真是太好吃了。”  

“老三,你说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一帮人聊着聊着,忽然开始争论起来了。  

“话说回来,万昊人的制度虽然严苛了一点,但提供的伙食可真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