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大军出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  

众人有心反对所谓的“突破星环”,只是程神使的名头太大了,全都选择了闭口不言。  

程瀚环顾一圈,注意到了一双双眼眸中的抵触。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下面我详细说一下‘引力弹弓’战术吧。  

“每一颗天神星的周围,存在着强大的引力力场,这其实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伴随着讲述声。  

光幕画面随之一变,显示出一幅幅画面,展示何为引力弹弓。  

很快。  

一些校尉变得专注起来,眼神亦发生了变化。  

这帮人亲自驾驶猎鸟鹰执行过攻击任务,对引力力场深有体会,故而很快就听懂了引力弹弓的具体原理。  

一名校尉情不自禁的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像真有一点门道。”  

这货立刻想起这是非常正式场合,程神使是来头极大的大人物,又赶忙将嘴巴紧紧闭上了。  

滔滔不绝一阵后。  

程瀚以一段话结束了战术讲解。  

“众所周知,机群距离星链越近,可供闪避的空间越来越小,护卫星岛的威胁也就越大。  

“倘若利用引力弹弓加速,猎鸟鹰便可出其不意的突破防御,一举进入护卫环链内部。”  

程瀚停顿了一下,反问道:“各位觉得如何?”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一名副统领率先开口:“我觉得可行!”  

更多附和声响了起来。  

“确实可行!”  

“程神使真是奇思妙想!”  

“这是一套非常精妙的战术!”  

大部分人都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余下的人,尽管觉得有较大的风险,也觉得可以尝试一番。  

至于伤亡代价。  

没人在意这件事。  

毕竟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  

更何况这里是危险的星海战场,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死亡。  

程瀚抬了一下手。  

喧嚣声瞬间消失了,会议室又安静下来了。  

程瀚沉声下达了命令:“从各个猎鸟鹰军团抽调一批精锐飞行员,组建一支突击军团”  

他环顾一圈,认真说道:“这一次战争,我会亲自带领突击军团,以最快的速度飞跃星链!”  

一群人的目光,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谁都知道,穿过天神星的星链,绝对是危险性极高的任务,那里足以称得上是死亡地带。  

即便强如玄师,也有战死的可能,而堂堂神使大人,竟然愿意以身涉险。  

这种无畏的行为,自然赢得了众人的敬意。  

程瀚挥了一下手,喝道:“开始准备吧!”  

“是!”  

众人齐声应了一声。  

数小时后。  

万昊族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了。  

乙四六木星环下辖的十二支猎鸟鹰军团,只留下一支军团拱卫玲珑木星环,余下的猎鸟鹰倾巢而出。  

每支军团编制为两千架猎鸟鹰,由于持续不断的战斗,均为不满编状态,平均可动用一千七百多架战鹰。  

也就是说。  

猎鸟鹰的总数量,大约为两万架。  

当然。  

以上仅仅只是万昊族军力的一部分。  

凌波神将管辖的八十多座木星环,超过六成参与了此次战争,总计动用了超过一百万猎鸟鹰。  

一句话——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  

另外。  

万昊族攻击的目标,并不止是一颗天神星。  

除了主攻的寇九三三六号天神星外,还有三颗天神星也在攻击名单内,只是后者属于牵制性攻击。  

程瀚驾驶着一架猎鸟鹰,回头望着密密麻麻的赤色光点,每点光点代表着一架猎鸟鹰喷出的尾焰。  

他摇了摇头,轻声叹道:“这一战打完,不知道有多少战士将长眠于无尽的星海之中。”  

在此之前。  

程瀚使用全知之眼,进行过上百次战争模拟。  

根据模拟结果,倘若采取常规的战术,也就是比拼消耗,战鹰的战损率将达到了三成以上。  

虽然引力弹弓战术冒险了一些,可一旦突防成功,便可更快的摧毁星链,战损率也将大大下降。  

所以。  

程瀚果断赌了一把——干了!  

此刻。  

他激活通讯法阵,命令道:“预计三个小时后进入战场,飞行过程中务必保持警戒,小心敌人袭击。”  

回应马上来了。  

“是!”  

“明白!”  

按照作战手册。  

在非作战情况下,猎鸟鹰通常以八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进行巡航,以减少燃料消耗。  

顺便说一句。  

由于星海并不存在重力,飞行只需要克服空气阻力,故而燃料消耗更少一些。  

在幽淼界。  

烈火之鹰装满了燃料,作战半径最远达到了两千公里。  

而在这一界。  

这个数字直接翻了三倍多,作战半径达到了六千公里以上。  

必须得说。  

天神星海才是最适合战鹰作战的世界。  

远处。  

两艘战斧型的小型战舰,长度堪堪超过一百米,正远远跟随着庞大的猎鸟鹰机群。  

这正是怒蹄族派来的观察船,目的自然是观摩猎鸟鹰的作战。  

其中一艘战舰内。  

两名银蹄战将,也就是玄师级别的怒蹄族,正并肩站立于舷窗前,注视着大片小红点。  

左侧的一名战将,头盔的额头位置,赫然有一个小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