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文明的变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晨时分。  

淡绿色天空稍稍亮了一些。  

可仍有一丝黑暗尚未消散。  

在一株高达三公里的巨树中。  

相比铺满大地的巨木森林,这一棵大树算得上“低矮”。  

两只毛乎乎的家伙,正躲藏在茂密的树冠中,用尾巴缠住了一根枝丫,就这么倒挂在树枝下方。  

“呼哧!”  

“阿嗬!”  

伴着喘息声和啼叫声。  

树枝上上下下的晃荡起来。  

这一根枝丫并不算粗,直径只有手臂粗细,从晃悠的幅度来看,似乎随时可能断掉。  

尤其是两只灵猴的动作,做得比较激烈之时。  

如此景象。  

看着颇为惊险。  

过了好一会。  

“嗷阿!”  

一只雄性灵猴叫了一声,浑身颤抖起来。  

另一雌性灵猴,则浑身绷紧了。  

几秒后。  

雄猴满足的呼出了一口气。  

雌猴用脑袋亲热的碰了一下对方,小声用灵猴语问道:“听说你们的尊者,又创造出了一种厉害的东西?”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这一雄一雌,并非来自同一个部族。  

而雌猴的奇怪行为,先那啥,后问话,摆明了就是一种美人计,不,应该是美猴计。  

雄猴并没有拔X不认猴,爽快的答道:“是的,这种铠甲叫做‘大力灵铠’,可以将力量提升五成!”  

雌猴大吃了一惊:“真的吗?”  

雄猴又将身体贴了过去,呼吸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雌猴并没有拒绝,配合的动了起来,口中笑道:“你还行吗?”  

雄猴没有回答。  

但树枝逐渐增大的晃动幅度,已然说明了一切。  

五分钟后。  

雌猴忽然问道:“对了,大力灵铠的防御力怎么样?”  

雄猴没有隐瞒:“它的材质很柔软,但远比黑木甲更坚韧。”  

雌猴“啊”了一声,眼神变得飘忽起来:“这是很厉害的灵器。”  

雄猴的动作愈发猛烈:“任何战士只要穿上大力灵铠,可以战胜三名战士。”  

雌猴的一双眼眸中满是向往之色,但没有再说话。  

唯有生命的最原始交流,依旧在持续。  

对于大力灵铠。  

灵猴们尽皆将其当做了“神兵利器”般的存在。  

只要穿上了灵铠。  

恨不得吃饭睡觉打X都不脱下来。  

无一例外。  

不过。  

在骆九龄看来,却是另一种不同的想法。  

他觉得,这根本就是一种低配版的“生化战甲”。  

相比之下。  

大将督在幽淼界创造的原版战甲,无论对力量的增幅,还是防御性能,皆高了不止一筹。  

并且一旦损坏,修复难度更大。  

一句话。  

大将督保留了不少东西。  

只不过相对灵猴族的能力,大力灵铠的培育难度更低一些,毛猴子们磕磕碰碰也能制造出来。  

对此。  

骆九龄又有了新体悟:“作为上位者,施与恩惠一定要恰到好处。  

“不必是最强之物,也不必是最好之物,但一定要是最合适之物。  

“而拿出一项不那么厉害的秘术,将来还有改进的余地,如此便可多次给予恩惠。”  

骆九龄自觉又学到了不少东西:“果然还是大将督更会玩呐!”  

这个时候。  

这位玄士正代表着大将督,主持着一场空前的开荒行为。  

因为程瀚提出了一个设想。  

即——圈住一片水域,开始养殖业,以缓解部族的食物匮乏问题。  

对于灵猴们来说。  

这确实算得上是“空前”。  

祖祖辈辈以来,毛猴子们要么在树上摘果子,要么在水沼表面捕猎。  

像养殖这样的事情,它们连做梦都没有想过。  

此时。  

骆九龄效仿着大将督,摆出一副沉默寡言的架势,注视着上千名毛猴子,在努力清理着一块水域。  

其范围,大概两万平方米。  

“阿嗬!”  

“嗷阿!”  

猴叫声从各个角落传过来,简直可以称得上“漫山遍野”。  

放在以往。  

灵猴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彻底清理干净一块水沼。  

可是现在。  

它们装备了强有力的灵器,还拥有灵铠,后者可以帮助它们潜入水下呼吸。  

“咚!”  

“呼啦!”  

只见一群群毛猴子,从高空跃下去,重重砸到水面,溅射起大片水花。  

不时有一批批灵猴,使用藤蔓网拖拽着大大小小的水虫,从水下浮了出来。  

骆九龄看得露出了微笑:“按照大将督的说法,唯有提高了生产效率,方可用较少的劳动力,养活更多的人口。  

“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口完全脱离劳碌的生产,进而拥有更多的职业战士。”  

这位玄士复盘全局,只觉得心潮澎湃:“这几个部族发生的事,看着不是太起眼,却是一场文明的变革,亦是一首壮丽的史诗。”  

骆九龄满心感慨:“短短两个月之间,便可引导一个种族发生蜕变,大将督的手段委实了得。”  

白殿。  

所谓的“白殿”,正是灵猴们对尊者居所的命名。  

最近这一段时间。  

这个树洞经过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其内多了一个大厅。  

大厅的墙壁,贴满了白色骨片,两侧摆放着数以千计的水虫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