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记者驾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京酒厂。  

最近李舒民有些感冒,厂里浓烈的酒糟味道,让他呼吸变得有些困难,但他依旧没有选择休息。  

这时办公室外面,马立敲了敲门,这才推开门迈步走了进去。  

他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听说临江区帮大江酒厂,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子出来。”  

贷款倒是小事,以大江酒厂以及白酒行业的现状,想要改善大江酒厂的状况,绝非一笔贷款可以解决的。  

可是临江区的态度,却不得不让人多想。  

李舒民愣了一下,随即冷静下来说道:“很正常,毕竟大江酒厂夺得了标王,临江区不可能让厂子一下子就倒了。”  

“原本我以为江建国一走,大江酒厂的事情就可以定下来了。”  

马立眼中闪过一丝可惜神色,说道:“想不到,江建国的儿子比他还有胆子,就凭大江酒厂的状况,他也敢去争夺标王!”  

“而且不但让他夺得了标王,还从银行里面贷了一笔款子出来。”  

这件事,别说他想不明白,就连李舒民同样想不明白。  

先不说,他的胆子有多大,还是破罐子破摔,单是成功夺得标王一事,就让很多人感到一头雾水。  

以大江酒厂的状况,也能夺得标王!  

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那些企业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但现在这个笑话不仅变成了事实,而且就在眼前。  

大江酒厂硬生生从一众大型企业里面夺得了标王。  

2400万的夺标价格,比起前几届标王的价格,简直跟白捡的一样。  

“先不用管大江酒厂的事。”李舒民说道。  

他非常清楚,不管大江酒厂以后会怎么样,但眼下临江区也好,还是市里面也好,短时间内都不会让它倒下去的。  

“可是…”马立想到市面突然变得热销起来的大江佳酿与大江陈酿,总觉得有些担心。  

大江佳酿与大江陈酿的热销,难免会抢占江京酒厂的市场份额。  

“好了。”李舒民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次股份制改革。”  

李舒民并非不清楚标王的影响力,相反,他从1983年就加入江京酒厂工作,一路摸爬滚打,从基层一直做到酒厂总经理的职位,对于国内白酒行业一清二楚。  

包括孔府宴酒与秦池酒的兴衰。  

甚至,他曾经考虑过去竞拍标王。  

奈何,他虽然是酒厂总经理,但江京酒厂毕竟是国有企业,很多事情需要经过市里面同意。  

更不用说,花费数亿资金去竞拍标王,如果没有市里面的支持,厂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  

当然对于大江酒厂夺得标王一事,他也没有过多担心,纵观前几届标王企业,特别是白酒行业中标的企业,无不是惨淡收场。  

大江酒厂风光不了多长时间。  

可话又说回来,不管怎么说,眼下大江酒厂至少又红火了起来。  

酒厂门口,一辆辆进进出出的货车,几乎排成长龙,侧门同样是一担担的高粱,农户们排着队等着过秤。  

即使是拿着一张张白条,依然挡不住农户的热情。  

他们不懂什么标王不标王的,但他们知道大江酒厂的白酒,突然变得紧俏起来了,不少人直接成箱成箱的买回去,一些商店明明有货就是不卖。  

见此情景,徐丽一行人暗自点了点头,她们一行人直接过来,不仅仅只是为了参访,以及接下来的宣传工作。  

同时,还是为了看一下大江酒厂的真实状况。  

央视总不能在白酒企业上面,继续跌跟头吧。  

这可不是什么笑话。  

这将关系到接下来央视的宣传策略。  

眼前的一幕,以及她们路上打听来的消息,还算比较满意。  

“嘀嘀嘀!”  

司机连按好几下汽车喇叭,大门前的栏杆,依然一动不动。  

这时酒厂的门卫走了过来,看了一眼采访车,说道:“入厂请先下车登记!”  

坐在驾驶位置上的司机,眉头一皱,说道:“没看见,这是央视的采访车?”  

门卫面无表情的说道:“我们厂长说了,不管是什么车,入厂一律先登记,不能随便放人进来。”  

“特别是记者。”他在心里又补充了一句。  

防火防盗防记者。  

这是厂里的三防重点工作。  

徐丽再次暗自点了点头,同时她推开车门走了下来,说道:“我来登记。”  

迈步走到门卫登记的地方,她扫了几眼登记薄,上面不仅有进出车辆的牌照与人员身份证号码,还有入厂事项或者是找谁,还挺详细的。  

徐丽写下车牌与身份证号,以及入厂事由,问道:“好了,我们可以进去了吧!”  

门卫拿起登记簿看了一眼,说道:“记者证呢?”  

“我们厂长说了,凡是记者过来,必须要检查记者证,防止有人冒充。”  

徐丽只能拿出记者证,说道:“你们厂长要求的,还挺严。”  

门卫没有说话,接过记者证看了几眼,这才开口说道:“办公区在东边,你们可以开车过去,那边楼下有停车位。”  

“如果你们要找我们厂长的话,可以直接去厂区,这时候我们厂长应该在厂区巡视。”  

徐丽反倒不着急进去了,跟门卫闲聊了起来:“听说你们厂里有新引进的设备?”  

“对。”门卫说道:“我们老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