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坚逾金石(1/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俞佩玉见太湖金龙王带着两个里衣人走了回来,又是惊讶,又是着急。

俞放鹤明明已带着人走了?这太湖王为何要留下来?

只听太湖王沉声道:“将这土地像和神案都恢复原位,再将地上扫一扫,切莫让任何足迹留下来,必须令唐门弟猜不出唐无双是从那里走的,到那里去了。”

这些人行事果然周密仔细,滴水不漏。

俞佩玉却决急疯了,他现在当然可以跳下去,将这三人杀了,以他的武功,这三人自然不是他的敌手。

但他却生怕因此而惊动了尚未走远的俞放鹤等到这三人办完事出去,俞放鹤必已走远,他再追又来不及了。

这两条大汉做事却偏偏不慌不忙,十分仔细。

俞佩玉空自着急,却想不出法。

他只希望这三人也会从后面赶上俞放鹤,那么他要缀住这三个人,反而要比缀住俞放鹤容易得多。

这已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他更不能向这三人下手。

谁知就在这时,突听“嗤,嗤,嗤”,三声轻微而尖锐的暗器破空声,从门外急射而来。

两条黑衣大汉竟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太湖王反应自然快得多,身手也敏捷得多,凌空一个翻身,似乎已将暗器闪过,厉喝道:“是什么人敢大胆暗算盟主座下武士,活得不耐烦了么。”

喝声,他金龙鞭已赫然在手,挥成一片金光,夺门冲出,门外黑暗却似传入了一声森冷诡秘的轻笑。

俞佩玉更吃惊,更着急,他猜不出是谁会向他们骤下毒手暗算?是为了什么?以这人出手之阴险,暗器之歹毒,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这难道是唐家的弟赶来了?他们来的纵然很巧,但却将俞佩玉最后一缕希望都破灭了。

神案上的油灯,方才已又被燃起。

闪动的灯光下,忽见太湖王又倒退着走了回来。

他掌的金鞭软鞭已软软地重下,满面惊惧之色,满头大汗如雨,但却看不出受了丝毫损伤。

他一双眼睛更充满了恐惧,连眼珠都几乎凸了出来……他为什么会如此恐惧?他究竟瞧见了什么?

只听门外一个低沉、柔和、优美,但却带着种令人全身发冷的邪异之气的语声缓缓道:“朋友是什么人?来自何处?”

这语声一起,俞佩玉就觉得全身不舒服,就好像听见响尾蛇的尾巴在响,就好像听见狼在磨牙齿。

他不憧一个人的语声怎会如此柔和优美,又如此邪异可怖,他实在想瞧瞧这语声是个什么样的人发出来的。

门外黑暗,的确有条朦胧的人影。

但门外的夜色实在太浓,门里的灯光又实在太淡,他只能瞧见一双眼睛,却瞧不见这人的容貌身材。

这是双黝黑而深沉的眼睛,黝黑深沉得一如那无边的夜色,但他眼睛里发出来的光,却是一种空虚的、凄迷的,不可捉摸的惨碧色,浅时如舂日远山之巅的一抹新绿,深时如古墓石棺后的阴湿藓苔。

这双眼睛虽非望向俞佩玉,俞佩玉竟也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只听太湖王颤声道:“找姓王,王金龙,来自太湖。”

那优美而邪异的语声道:“原来是太湖王?你为什么到这里来?”

太湖王道:“我是随武林盟主来的。”

那诡秘的语声道:“武林盟主?是俞放鹤么?”

太湖王道:“正是。”

那语声道:“他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

太湖王道:“本与唐无双有约,来此相见。”

那语声问一句,他竟然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一句,他的内心神智,竟像是都已完全慑伏在那双眼睛妖异的光芒下。

俞佩玉瞧得掌心又不觉沁出了冷汗。

那语声微一沉吟,又问道:“俞放鹤与唐无双相见,为什么要约在这里?他们商量的,难道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么?”

太湖王道:“这其的确有个秘密?是因为盟主……”

俞佩玉眼见他便要将这秘密说出来,更是既惊且喜,谁知太湖王说到这里,身忽然一阵颤抖,竟闭住了嘴。

门外的眼睛光芒更亮,厉声道:“是什么秘密?你为何不说?”

太湖王紧闭着嘴,满头冷汗,如雨点般落下。

那语声又变得出奇的柔和,缓缓道:“你只管说吧,没关系的,你说出来之后,绝没有人会伤害你。”

太湖王身颤抖得更厉害,满面俱是痛苦之色,内心显然在痛苦地挣扎着,终于颤声道:“我不能说,绝不能说。”

那语声道:“你为何不能说?你莫忘了,现在你的内心、生命和灵魂,都已是属于我的了,你怎敢违抗我。”

太湖王忽然疯狂般大呼起来,嘶声呼道:“找的一切都是属于盟主的,我不能背叛他,否则我只有死……只有死……”

忽然反手一鞭,向自己头上抽了下去。

门外的人似也大觉意外,失声惊呼了一声。

太湖王却已倒讣在血泊了。

※※※

俞佩玉早已瞧得冷汗涔涔,这件事的发生与变化,赏在令人不可思议,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时门外暗,已走进一个人来。

他脚步轻而缓慢,无声无息,就宛如幽灵。

灯光下,只见他穿着身普通农家的褐布衣服,手里提着个破旧的竹笠,身瘦削而颀长,面容英俊而清瞿。

他看来似乎已有三十,有时却又似已五十多了,一走进屋,目那妖异的碧光,立刻消逝不见,看来丝毫没有什么引人触目之处,但那一双长而瘦削的手,却是纤美有致,光润如玉。

俞佩玉再也想不到那么样一双眼睛,竟会生在这么样一个平凡的人身上,更想不到这眼睛的变化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