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别有用心(4/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木栅,那黑漆的大门,那高悬在旗上的旗帜,也和一般武林豪杰的庄院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大些而已。

但到了门里,她忽然发现这庄院里竟有一条街道,一条以整齐的青石板铺成的,不折不扣的街道。

街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店,每一间店生意郡好得很,只不涸店的门面外,都没有招牌。

这景象真是她做梦也想不到会在一个“庄院”里瞧见的,但最令她奇怪的,还不是这些。

最令她奇怪的是,在这名满天下的武林世家里,竟看不到丝毫警戒森严、剑拔弩张的样。

她们的马来到了大门门外,金燕只简单地报了个名姓,她们就进来了,而看门的只不过是两个步履蹒跚的老头。

银花娘长长透了口气,终于忍不住悄声问道:“这里真的就是唯一的唐家庄么?”

金燕失笑道:“你不信?”

银花娘叹道:“我不是不信,只是有些糊涂了。”

街上有许多人在走来走去,虽然也不免多瞧她们一眼,但却绝没有一个人过来打听盘问的。

银花娘忍不住又道:“江湖人都说少林寺、武当山和唐家庄,都是武林的禁地,你若想妄越雷池一步,就休想活着走出来了,但瞧现在这样,却好像无论任何人都可以横着走进来,直着走出去似的。”

金燕淡淡笑道:“这只不过是因为你和我一齐走进来的。”

银花娘道:“我一个人难道就闯不进来么?”

金燕道:“你若想闯进来,直着进来,就得躺着出去了。”

她笑着接道:“你看这些路上的人,好像都和气得很,是么?你就错了,你只要稍微露出不对的样,每个人的袖里,都可能会飞出件东西来,要了你的命。”

银花娘暗不禁抽了口凉气,嘴里却笑道:“但咱们既然已进来了,怎会连个通报带路的人都没有呢?”

金燕道:“你怎知他们没有通报?只不过他们通报的法,外人瞧不出而已,你若不信,马上会有人迎出来了。”

银花娘道:“这庄院的主人……”

金燕道:“无双老人就住在这庄院的后面,和他的女住在一栋屋里,你看来也许又要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闯得进去,其实无论任何人,要想从大门外闯到他那屋去,不但要生着一双翅膀,还得要准备八个脑袋。”

银花娘叹了口气,喃喃道:“他若一直住在这么安全的地方,也就难怪他胆越来越小了。”

金燕皱眉道:“你怎知道他老人家胆已越来越小。”

银花娘一惊,强笑道:“我听人说的。”

金燕还想再问,街道尽头处已有几个女迎了过来,她们都穿着长可及地的百褶湘裙,走起路来婀娜生姿。

一个颀长的妇人,远远就张开双臂,笑道:“三丫头,你现在才来,不怕想死姐姐我么?”

※※※

银花娘不久就知道,这颀长丰满,一张稍为显得长些的鸭蛋脸上,带着几粒白麻的妇人,就是唐家庄当家的姑奶奶唐琪。

后来银花娘曾经悄悄问金燕,道:“这位唐二姐,人又能干,又漂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婆家呢?”

金燕就叹道:“她也是命苦,许过二次人,但还没有过门,她未婚的夫婿就死了,于是就有人在背后说她人太能干,命太硬,是克夫像,这话传到她耳朵里,她一气之下,就当着祖宗牌位发誓,再也不嫁人了。”

现在,这位唐家的二姑奶奶,一面说着,一面笑着,一面夸赞着金燕这“新妹妹”的漂亮。

她手里拿着块白丝巾,瞧见路上偶而有团字纸,有块果皮,她就捡起来,包在丝巾里。

银花娘这才知道唐家庄为什么如此干净,又暗笑她幸好没有嫁出去,否则她的丈夫可真要受罪了。

走在唐琪身旁,始终带着微笑,却没有说话的,是唐无双的长媳,唐的夫人李佩玲。

她生着张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手腕也圆得像嫩藕,看来又贤慧,又富泰,正是标准的大家儿媳妇。

唐琪的妹妹唐琳,却是个弱不禁风的少女,一双又黑又沉的大眼睛里,总像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忧郁。

银花娘知道这三个就是唐家最重要的人,其余的堂姐、表妹、三姑、三嫂,就用不着她去留意了。

穿过大街,走到一条碎石路,前面忽然出现一片树林,林木掩映间,有半堵红墙,几椽绿瓦。

这就是无双老人安享清福的地方了。

二姑奶奶把已快包满了的丝巾扔在一个大竹篓里,又在绕着红墙流过的溪水里洗了洗手,这才笑着道:“老爷在睡午觉,我看你们也不必去拜见他了,索性先到大嫂屋里去,我知道她还有两瓶体己的玫瑰露,咱们先去把它喝光再说。”

李佩玲抿着嘴笑道:“你看这女魔王,人家屋里有两瓶酒,她都算计得清清楚楚,这还得了?”

唐琪吃吃笑道:“老实告诉你,我早已瞧着那两瓶酒嘴馋了,今天若不乘着有远客来,把它算计了去,等大哥回来,只怕连瓶都要被他吞下肚了。”

金燕早已笑得花枝乱颤,银花娘也不禁笑出声来。

她又不禁有些奇怪,这些蜀世家的姑娘们,怎地却说得一口京片,后来才知道,原来唐无双的夫人,正是京城的名门女。

总之,她一进了唐家的大门,眼睛、耳朵、嘴,就都没有闲着,她眼睛里没有错过一样东西,耳朵里也没有错过任何消息,一张嘴更是在不停地拍马屁,不停地打听、但无论她怎么打听,却还是打听不出,唐家的二公,金花娘的情人唐珏,究竟到那里去了。

她拚命巴结金燕,就是要金燕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