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封锁四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到了道人脚边,触碰到了竹杖。那根向来如青玉似的竹杖也从下方开始,变得枯黄,长出黑斑,有腐朽之势。  

可忽然间山顶却多了一道青光。  

“刷!”  

青光照亮天地,驱散阴暗昏沉。  

“呼…”  

一股青气从“借来山”顶散溢开来。  

这一道青光青气是如此可爱,不仅驱散令人郁结的天地阴沉,飘向远方,所过之处,枯黄腐败的大地也重新焕发生机——还未彻底枯黄腐败的草木只刹那间就重新挺立了起来,在昏暗中重新抽出嫩芽,若是已经彻底枯黄腐败、被风吹烂了,便从大地中冒出新的嫩芽来,破土而出,长成新的草木,比之前更为喜人。  

隐隐听得见一声龙吟。  

在此之下,死气就如昏暗阴沉一样,轻而易举的就被驱散了。  

竹杖亦复绿,绿得可人。  

“嗯?”  

穹顶之上的古神发出些许惊讶意外的声音,不过总体还是偏向平静。  

又一声钟声响起,震耳欲聋。  

死气更加汹涌的席卷而来。  

山顶青光亦散出更加磅礴的青气。  

一方死气浓重,一方生机盎然,双方只一触碰,便消失无踪。  

“看来伱有些准备…”  

古老神灵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冷眼俯瞰下方,只是收起了“死钟”,淡淡说道:“四时灵法修来困难,若无诸多妙用,便与任何寻常灵法相比都有不如。此方天地四时在我手中,就算不用‘死钟’,你也没了反抗之力了。”  

说是如此,却仍不肯轻易下界,与道人相争,而是一摆长袖。  

四季钟陡然一响,震天动地。  

冬去而春来,万物复苏。  

春去而夏至,蓬勃灿烂。  

夏去而秋来,成熟而衰。  

冬日复归,生机闭蓄。  

这般四季轮转却不只是影响天地,身处其中的道人也受其影响——四季每轮转一回,天地草木荣枯一度道人也老一岁。  

然而道人却是不急不忙,只站在山顶,以竹杖点在山头。  

“嗡…”  

一道灵光散溢而出,波及整座山。  

“轰隆隆…”  

整座山陡然颤抖起来。  

随即便是轰然一声,如山崩地裂。  

一层封印被破开了。  

骤然之间,整个“四季钟”笼罩的广袤大地上,甚至“四季钟”笼罩之外的区域,广袤的禾原大地上,四面八方,都有不同色彩的灵光自大地中显现出来,以身下的“借来山”为中心,构成了一座繁复玄妙的大阵。  

四季灵韵,天时变化,皆在此处。  

四季钟再次震响。  

这次天地四季却不转了。  

“嗯?”  

天钟古神再次皱眉,惊诧比先前更多一些:“这是什么东西?”  

“古神说得很对,但也不全对。”宋游同样不急不忙的对他说道,语气平静而诚恳,“古神有四季钟相助,此方天地四时灵韵确已不在在下手中,只是以在下看,也不见得在古神手中。”  

“你在此处预先摆了大阵?”  

“非也,只是很多年前,在下曾行走禾州除妖,此处有一位妖王,乃是大地水泽灵韵化身,虽无上古大能的本领却与当地几百里水网息息相关,难以剿灭,也难以封印,在下便在此处摆了一座阴阳四时法阵,封印于他。阵中阴阳不转,四时不变。今日正好用来对付古神的‘四季钟’。”  

话音刚落,下方便传来声音——  

“妖道宋游!我还以为真要被你镇死于此呢!没想到这么快便能重见天日!”  

声音响动间,整座山都在颤抖。  

像是要被山下之人掀翻了。  

山顶的道人与穹顶的古神同时从各自身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循着声音,看向山底。  

“天宫清缴?  

“你也有今天?”  

有水自山底流出,隐隐汇成人形,看向天空。  

原先这座阴阳四时法阵是用来镇压雪原妖王的,让他逃不开,也无法吸收灵气,要么慢慢消磨而死,要么等到很多年后,已经有了诛杀他的办法的后人来将他除掉,如今法阵被用来抵抗天钟古神四季钟的四季轮转之力,自然便困不住他了。  

刚出世的雪原妖王显然已经从宋游与古神的对话中知晓了如今究竟是怎么回事,自然兴奋莫名。  

“天宫古神,你先助我彻底破除封印,脱困而出,随即你我联手,一同将这道人诛杀于此,如何?”  

道人面无表情,站着不动。  

天钟古神须发皆白,亦是一脸冷漠,面对着下方出世的大妖王,只是挥了挥手——  

“轰!”  

一道白光轰然打出。  

雪原妖王刚刚凝聚出来的水源化身,在此一击之下,顿时又破碎成雾了。  

“妖孽…”  

只是毫无感情的两个字,从中透出的,却是天钟古神对于这位雪原妖王发自心底的轻蔑与不屑。  

正儿八经的上古大能,天宫古神,一位大帝,岂会与之为伍?  

天钟古神继续看向下方道人。  

甩手一挥袍袖——  

古老的钟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比先前更为震耳,法力与灵韵几乎化成实质,在天地间掀起狂风。  

地上法阵亦是灵光大盛,覆盖三百里。  

一方要四时听它号令,随意轮转,一方则禁锢四时,封闭阴阳,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在天地间对抗。  

明明都是天地玄妙,可实在过于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