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震喝人神(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人知晓是何贵客。  

只知奉天观向来从容,道人清高,依照大晏习气,怕是皇帝亲至,也不至于如此紧张慌乱。  

仓促之下,香客游人们只见观中大大小小的道长们全都推掉了手中之事,哪怕是正陪同富人贵人闲聊解惑的,也全都行礼赔罪而去,也不知奉天观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知他们在后院商议了什么,不到片刻,便见观中道长纷纷出了山门,有的下山而去,有的匆忙往山后走。  

伏龙观在民间名声不显,哪怕民间常有关于某个神仙道人降妖除魔、匡扶乱世亦或是启示朝廷的传说,例如当年扶持大晏的扶阳道人、近百年前启示大晏中兴的那位道人,数十年前也有一位女道降妖除魔的传说,只是当时世道相对不乱,传说要少一些。同时民间有他们的传说,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间道观,盖因道人们下山行走,都有默契,常说来自逸州灵泉县,少有对百姓直说伏龙观的。  

道长们神情紧张,脚步匆忙,对于以擅长推演卜算、谋略文治的奉天观道长们而言,这是十分稀奇的。  

有人拉住相熟的道长询问。  

朱成子心中疑惑,可疑惑归疑惑,却也是万万不敢不礼遇的。  

云顶山离此将近千里,也许再过一些天,自己才能听见云顶山上那位神仙离去的消息。  

“今日天气不错,难得的冬日暖阳天,去年妙华子师侄派人赠了观中两片琉璃水晶瓦,安在了天翁殿的房顶上,每到下午,太阳光透过琉璃水晶瓦照下来凝成一线,照着香烟尘灰,香客们都喜欢那般场景。”妙华子斟酌着言辞,“趁着没到饭时,宋道友既是来观中上香的,不如此时贫道就带宋道友前去吧。”  

“不急。”宋游说道,“在下有要事,宜在夜深时候。”  

“夜深时候…”  

朱成子细细品味着,不敢违逆,也不敢继续试探,只是说道:  

“便依道友。”  

到了半下午,就有香客陆续下山了。  

借着鹿鸣山与奉天观的名头,山下开有旅店,或是官道旁的车马店,或是村舍中开的鸡毛店,好的客栈也有一家。奉天观中客房有限,这些香客若是一天回不了家,也难以在观中留宿,只得下山去住。  

今日还要特殊些。  

朱成子观主深思熟虑,还是下令,以观中有大事为由,将那些出了大价钱、身份非富即贵的香客也给请下山了。  

大晏尊崇道人,倒也无人耍横。  

只是下山路上,又见许多道长采买借取完毕,带着各种食材香料,匆匆往山上赶,脚步快极了,又都不免惊叹与疑惑,问及这些道长,却也只知观主说有贵客来访,如此吩咐,不知是何贵客。  

黄昏一降,天光如梦似幻,映出群山剪影,奉天观清净极了。  

各大院落宫观中又都点着灯。  

片刻之后,起了道乐声。  

平州仙神妖鬼氛围浓厚,修行学道文化灿烂,奉天观又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自有自己流传已久的道韵体系。  

以编钟为主的乐器,加之道乐团的道长们时而低声时而高亢的诵唱,众多声音汇在一起,听来古老悠长,细品韵味十足。据说先帝时期的大晏宰相曾到奉天观拜访留宿,听了观中道韵,恍惚间见到有古神下界、老仙亲至,与他席间对谈,道韵一停便消失成烟了。此事传得很广。  

道韵声持续许久,这才停歇。  

山中还有别的道观,名声规模有大有小,传承有高有低,离奉天观有远有近,有些听到奉天观的道韵,只从道韵声音与时长便能判断,奉天观今日怕是有很尊贵的贵客到访。  

加之今日奉天观有弟子匆忙前来借取食材,与擅长推演卜算、先知先觉的奉天观行事作风不符,心中难免好奇。  

有道人清闲,特地来查看。  

却只见奉天观山门紧闭,里头却灯火通明,难得的点满了灯笼蜡烛,传出阵阵饭菜香气。但自道韵一歇,便几乎听不见任何杂音了。  

一顿盛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天边霞光也暗淡了下去。  

“多谢道友盛情款待,只是有些过于铺张浪费了,在下难以心安。”宋游走出席间大殿,走入道观走廊,对朱成子说。  

“此是蔽观之幸。”  

“道友太过于客气了。”  

宋游一边走着一边摇头说道。  

身后一只猫儿迈着小碎步跟随着。  

“…”宋游抿了抿嘴,闲聊问道,“道友可知山上有个真言观?”  

“自然知晓。”朱成子答道,“真言观离此不远,观中弟子原先擅长咒禁之法,后来又得了更高深的咒术,在山上也算有名的了。”  

“那道友可知真言观有个叫穆寿的道人?”  

“穆寿?”  

朱成子稍稍想了想,便知道了,也明白他为何问起了,于是继续如实答道:“确有这么一个道人,只是平日里我们都称他的道号。听说多年前他去了长京闯荡,还曾投奔长元子师弟,只是后来心术不正,走了歪路,被高人责罚。回到山中真言观时,已然中了自己的邪术,并且不可再说话不可再施咒,身上还被仇家留下了几处伤。”  

朱成子顿了一下,似是回想,又似是知晓了那位高人是谁,于是在想怎么说:  

“回到道观后,观中当年的师兄弟都不喜欢他,年轻弟子也因他的品行而摒弃他,加上他不能再施咒,也不可开口讲话,受了不少冷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