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得见故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诗简单,却工整而巧妙,若给初学的儿童学,定是极好。”身边有文人听见了,不由出声赞了一句,“不知先生是从何处听来?”  

“太久了,已忘了。”  

“可惜…”  

“是啊。”  

道人也颇有些感慨。  

等与此人擦肩而过,他才低下头,继续看向怀中猫儿。  

猫儿也仰头把他盯着。  

“听不懂…”  

小声得只有宋游才能听见。  

“就是说,远远的看去,看得见山的颜色,凑近了听呢,水又没有声音,所以这个东西是有山有水的。但即使到了春天,花也不会凋谢,人走过去鸟儿也不会被吓跑。”宋游循循善诱,“三花娘娘觉得是什么呢?”  

“是什么呢?”  

“要提醒一下三花娘娘吗?”  

“提醒一下三花娘娘!”  

“咱们家中就有。”  

“家中就有!”  

道人低头看猫,猫儿抬头看道人。  

“我经常看的。”  

“你经常看的”  

道人表情无奈,眉眼柔和。  

猫儿眼中一片清澈,满脸认真。  

“挂在墙上的。”  

猫儿神情终于有了点变化。  

没想多久,她便眼睛一亮,摆脱了清澈的愚蠢与无知的好奇,却没忘记压低声音:  

“是画!”  

“虽然咱们家挂在墙上的只有画,但是三花娘娘能一下子想起,也是非常聪明了。”宋游对她说道,“在下佩服。”  

猫儿疑惑的把他盯着。  

过一会儿,她才收回目光,想像往常一样回应,却发现那简简单单的一句“对的”今日却是格外的难以说得出口,于是只得转移话题:“那现在这个马儿灯笼是三花娘娘的了吗?”  

“自然,三花娘娘猜中了,也就将这个灯笼赢过去了。”  

“赢过去了!”  

“是啊,全靠三花娘娘聪明过人,才思敏捷。”道人说道,“不过这个灯笼和这件事都很有纪念意义,三花娘娘收下了这个灯笼,恐怕也该记住让自己赢了灯笼的这首诗才对。”  

“记住!”  

“所以该把这句诗背下来。”  

“背下来!”  

“我只是提个建议啊,不知道三花娘娘是否采纳。”宋游语气诚恳,“不过我想也不用我来提这个建议的,三花娘娘自是知道的。”  

“三花娘娘回去就把它背下来!”  

“英雄所见略同啊…”  

“对的!”  

“要是还能把它写下来…”  

“三花娘娘回去就把它写下来!”  

“会不会累着三花娘娘?”  

“不会!”  

“厉害了…”  

道人抱着她还分出手来提着灯笼,慢慢沿着河边走着。  

大抵是今夜整个长京都出来赏灯了,宋游这一路走过,还遇到不少熟人。  

看见了安乐馆的店主,看见了当初那位请他到府上去过的长京武官,两人都只是远远给他施了一礼,便算是打过了招呼。再走出一段,又看见了鹤仙楼的晚江姑娘,不过看见之时双方是隔河相对,也只是互相行一礼,便各自赏灯。  

也有一些不认识的人,似乎是听说过他,又似乎只是单纯对道人友好,其实并不认识,见着也对他拱手,笑着行礼。  

临着要回家时,还遇见了另一位熟人。  

身形文弱,蓄着胡须,正是崔南溪。  

见到之时崔南溪几乎怔住。  

只是此时的他并非孤身一人,身旁还有众多好友,实在不便过来与宋游谈话,于是震惊过后,也只是鞠躬深施一礼,便一步三回头的离去了。  

沿着河几乎绕了一圈,长京城内的石拱桥怕都走了一遍,夜慢慢深了,这才往回走去。  

离开了灯会场地,只有月光的夜替换了彩灯,安静的街巷取代了喧闹,倒还有些不适应。  

只是一人一猫也带了一盏灯回去。  

穿过一条漆黑无人的小巷,道人怀里的猫儿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跟在身边的一名小女童,提着小马儿灯笼,每走一步都好像要踮一下脚,时不时将灯笼举到自己面前来,凑近了细细观看,烛光透过薄纸,也将她精致的小脸和眼中的新奇照得清楚。  

“哒哒哒…”  

小女童提着灯笼跑到一个角落,举着灯笼去照角落里的耗子,看两眼又跑回来。  

如此慢慢走回柳树街。  

回了家中,到了楼上,她都还时不时举起自己的灯笼,一眨不眨的盯着看,只是灯笼里的蜡烛已快要烧完了。  

三花娘娘敏锐的发现了不对。  

“道士…”  

宋游一边洗脸刷牙,一边头也不回的回道:“三花娘娘有何贵干?”  

“里头烧火的这根柴,是不是要花钱啊?”  

“很贵。”  

“!”小女童神情一凝,很快又问,“可不可以用树子上长的柴呀?”  

“恐怕不行。”  

小女童神情顿时又一凝。  

这可糟糕了,三花娘娘擅长捡柴的本领派不上用场,反倒被逼到了花钱的弱点上去。  

宋游擦完脸后顺便擦了擦手,这才把帕子搭好,转身看向她,说道:“不过在下知晓一种法术,和三花娘娘一直在学的火法有关,便是从火阳真君那里借一点火光,专门用来点亮没有蜡烛的灯笼和没有灯油的油灯,能亮一整晚。”  

“教给三花娘娘。”  

“可是三花娘娘要先学会那首诗。”宋游一边上床一边讲着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