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出殡,出兵(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多兄弟抛洒出纸钱,大声喊道:“东莞佬,一路走好!”  

“为兄弟讨个公道!”  

“出殡!!!”  

漫天黄纸落在街头,人群们纷纷踏过,先前热闹的灵棚前,仅留下孤儿寡母,默默无言。  

世界终是只为活人所主导,死人的丧葬都只是表演给活人看的,出殡二字,等同出兵!  

“贤哥。”  

“闹事的工人出发了。”  

倪昆跑进警戒线内,喘着大气,出声道:“已经有一千多人,东莞人,潮汕人,广府人,上沪人。”  

“什么人都有。”  

何定贤面不改色,点点头:“给钱了嘛…裹挟了一些不明所以的人,把人当作炮灰来用。”  

“六点前就到。”蔡兆光看了一眼,出声说道。  

陈立表情严肃:“陈总探长呢?”  

何定贤答道:“我们不被冲垮,陈总探长不会来的,但有人同我讲,黄大仙、太子道、慈云山、佐敦几间警署的华警已经被动员起来,想必已经在九龙塘集结,正守在两公里外准备入场。”  

陈立挑起嘴角,不悦的道:“堂堂一个潮汕籍的总华探长,被迫开始用东莞帮的人,不知丢不丢脸。”  

何定贤理解的道:“统叔也是没办法了,谁让没人帮他,只能用一班残兵败将咯,不过大馆的人没给我打电话是件好事。”  

作为旧势力的代表,在受到同乡力量的抛弃后,只能继续团结旧势力的人。  

此刻,双方阵营不是单纯的乡党斗争,既参杂有乡党关系,政治关系,也杂糅着新旧交替。  

东莞帮在张景荣倒台之后就彻底成为旧势力的残渣,迟早会完全被清除警队势力高层。  

势力组织将来会被打散,就算有东莞人当警察,当探长,也必须团结在潮汕帮周围。  

成为潮汕帮的下属力量。  

但本次新旧交替之战对于东莞帮也是机会,在陈统无人可能的情况下站出来,便是走投无路的放手一搏!  

因为,除了陈统没人会用他们,错过这次机会,将来就无机会了。  

相反,只要把握住机会,帮陈统赢下这局,东莞帮就能华丽的转变为潮汕帮一员,虽然要矮潮汕帮一头,但依旧有完整的势力组织,不会给人打散…例如各区探长的位置都还能坐住,辖区内东莞帮社团还能发展…  

要是势力组织给打散就是东莞帮社团向潮汕社团臣服,各区探长纷纷退休卸任,将来有东莞探长也使唤不动东莞社团…  

其实,当前路被人打开时,人人都知哪里是对,哪里是错,但偏偏不出于自身利益,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总之,暴力是唯一解决方式!  

陈立长叹口气:“唉。”  

何定贤出声下令:“按照前面规定好的防区,各辖区部队准备做事!”  

“是!”  

“收到!”  

“收到!”蔡兆光、陈立、曾少珂三位华探长纷纷答应,在脖子上拿出一个哨子,走到各自的部队前,吹响哨声:“集结!”  

“起来了。”  

“列队!”  

“站好!”休整已久的华警部队纷纷在组长、探目带领下起身站好,整齐列队,形成四个大方阵分布在街头,中段,后段,以及工地大门的尾方,气势巍然,场面壮观。  

整条街道亦早早封锁,发出集会警告,不可能会有无辜市民的存在,任何一个无视警队公告的人都可以视作违法份子。  

“大基,你带人列在前面,王警长,你带人负责第二阵。”  

“防爆行动,十人一队,五人一组,每队互相不能距离超过十米,每组不能分开五米,抓捕时最低行动单位为组,两人行动,三人戒备。”  

“除为首份子,袭警份子,关键份子外,其余人不予抓捕,必要时刻不论生死!”  

“每组有两名警员受伤,后撤至下一段阵线,重新分组,不许恋战…”  

三位探长都在前方讲解最后的行动条例。  

“第一声哨响准备,二声哨响行动,三声哨响后撤,短哨急响全军压上,明白吗!”  

“明白!”  

“明白!”  

“明白!!!”  

七百余人的军装部队齐声大喝,吼声传遍街道。  

旺角刑事组、军装组则早有嘱咐,默不作声,聚拢在长官周围。  

今夜,注定会出现较多伤员,但警队只要依照行动条例,在组织严密的情况下,死亡率肯定不高。  

相反,警队真正放开手脚做事,需要担心死亡率的是集会份子,另外,各区探目及以上警官都是有配枪在身,关键时刻可以掏枪办事,保持警队最后的底线。  

“来了。”  

当警队列阵站好,集结待命后,一支吹吹打打,人数壮观,多达千人的出殡队伍出现在道路入口。  

何定贤板着张脸,满脸严肃,望向前方,心潮澎湃,第一次有热血上涌之感,整张脸都给烫红了!  

这种情况只在第一次抢银行时出现过,这一次他却是作为七百多人的指挥官,在一线指挥场关乎两千人的行动。  

同样,将决定两班人马未来命运…  

权力,不在于能赚多少钱,在于能影响多少人。  

这条街!  

这一刻!  

他就是话事人!  

“停止前进!”  

尖东区探目大基站在军阵前方,举起手掌,大声喝止:“根据治安条例,集会人群超过申报数量,组织者应该立即结束集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