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后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放完烟花回去时已经四五点了。  

但——  

江阳没休息太久。  

他们八点多就起来了。  

李父李母的许多同学朋友在这边,李清宁的外公在这边也有不少学生。  

李清宁和江阳作为晚辈,就代表李父李母去给他们拜年。  

李清宁昨晚的歌显然很好听。  

在拜年的时候,长辈们没有不夸的。  

一个小姑娘在海外留学刚回来,在把借住的房子钥匙还给李清宁时,抱着李清宁高兴的晃动:“宁姐,你太厉害了,昨晚唱的那首歌,把我妈都唱哭了。”  

“行了,行了。”  

李清宁让她收敛点,“不然我老公要生气了。”  

“好好好。”  

小姑娘忙停下来,忽然低语一声:“宁姐,好有弹性啊。”  

“滚滚滚。”  

李清宁嫌弃地推开她。  

“你俩闹什么呢。”  

娟姐带着老公过来拜年了。  

娟姐在结婚时,李清宁当过伴娘,小姑娘也是伴娘之一。  

她们聊起来。  

至于江阳——  

小姑娘老爸早把他拉过去下象棋了。  

她妈刚开始还挽尊呢,“你个臭棋篓子,别让晚辈杀的丢了面子。”  

半个小时以后。  

她妈挽起袖子:“我也来一盘。”  

娟姐的老公在旁边则十分佩服的看着江阳。  

他就没见过输的这么自然,还让对手那么有成就感的。  

这是个高手。  

他们在这儿吃的午饭,本来还想留江阳在这儿吃晚饭,但李清宁把江阳拽走了。  

再晚点——  

她怀疑她爸的女婿要被抢走了。  

李清宁等红绿灯:“当头炮的开局,你能用不同的结局输掉。”  

“我就睡了三、四个小时,能下棋就不错了。”  

江阳靠在椅背上假寐。  

忽然——  

他精神一抖擞:“我们当头炮——”  

李清宁打他一下:“这些话都是跟谁学的?”  

“网上看到的。”  

江阳忍不住瞥一眼李清宁的腿。  

什么炮架子之类的话,他在初中时就被网上的坏蜀黍们教坏了。  

但——  

真馋啊。  

特别在开车时,帅的一塌糊涂。  

出租车上。  

姜糖在看台词。  

大年初一的阳光不见温度,空有明亮的落在窗户上。  

“——观看人数创下了新的记录,全晚收视率最高峰出现在九点五十三分,也就是节目《晚安》播出时,高达38%。李鱼的这首单曲也借此打破了由天王孟在行在四年前保持的24小时销售记录,创下了华语——”  

姜糖忍不住抬头鸣不平:“这歌出来还不到24小时吧。”  

“嗨。”  

出租车司机:“这不已经打破了,不用等24小时了。”  

“也对。”  

姜糖忍不住给自己额头一下,这猪脑子。  

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看姜糖一眼:“看你挺紧张的。”  

“嗯——”  

姜糖忍不住唇角上扬:“我的话剧今天首演。”  

“是嘛?!”  

出租车司机:“恭喜啊。”  

“谢谢。”  

姜糖有点小骄傲。  

但——  

她一看手里的词儿,又有些紧张。  

她是一个新人,大学刚毕业不久,有幸在江鱼话剧团同京艺合作开班前进入话剧团,成为话剧团最后一届面试进入话剧团的演员。  

她经验不多,不算大学演出的话,还没登台过。  

倒是有幸在师哥师姐帮助下,在剧组跑过龙套,但那经历同话剧有着很大的区别。演戏演错了,导演可以喊卡,可以再来,话剧可是站在台上一个多小时,不能出一次错的。  

关键还是直面观众,没有重来的机会。  

还有——  

她的台词也有待台词老师打磨,根本就没有做好登台的准备。当初导演选她的时候,台词老师还提醒伍修呢:“她台词不过关,你让江总知道了,当心删你的茶叶妹子。”  

伍修:“人手不够啊,顾不上了。”  

原来——  

作为拿了区政府扶持基金的话剧团,江鱼话剧团鼎力支持京都春节文化节。  

在这个春节假期里,他们话剧团把所有家底儿都掏出来了,《暗恋桃花源》、《鸟人》、《十二怒汉》两个剧场四台戏连轴转上演,话剧团的人才一下子捉襟见肘。  

正好在合适的角色里,她积分靠前,于是就把她拉上来了。  

“哎?”  

司机在开车的间隙,瞅一眼导航上目的地,“这是…李鱼的剧场吧?”  

“是。”  

姜糖:“我们老板是大魔王老公。”  

出租车司机:“你们老板挺厉害的吧?”  

“是。”  

姜糖不由地看向手里的本子,能不能干,中不中用不知道,他们老板有才是绝对的。当初拿到这剧本的时候,姜糖的小嘴就没合拢过,佛祖的弟子是耶稣。  

这他妈的得什么脑子才能写出这剧本来啊。  

“我就知道人大明星找的老公差不了。”  

司机一副不出所料:“他家经商的还是当官的?”  

姜糖:…  

大哥。  

您这未免也太清醒了。  

“写剧本的。”  

“啊?!”  

司机咀嚼了半晌:“也,也不赖,有才的人都惺惺相惜。”  

话是如此。  

但——  

姜糖听出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