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离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阳坐下来。  

他听了一会儿,大致听出来了,他们在谈音乐。  

谈的什么音乐,江阳就不知道了。  

他趴在桌子上,把桌子上的摆台,就他钓到大鱼的那张照片慢慢推到桌子边缘,靠近陈姐她们那边,怕他们看不太清楚。  

李清宁瞪他一眼。  

然后——  

她伸手把摆台摆正,争取一百八十度无死角的让人看见。  

江阳看见得意的笑了一下。  

接着。  

江阳就跟在老师上课时,你跟漂亮的班花在下面开小差一样,悄声把遇到温学的经历说了,他觉得钱不钱的在其次,关键温学说的对啊,可以拿两次稿费。  

李清宁:「也行。」  

杂志刊载和出版社出版不冲突。  

正好。  

稿子还在她手里,她改了一些错别字,还没来得及给陈姐呢。  

于是——  

江阳专心做起了老莫留下的素描作业。  

李清宁翻看江阳买来的书,时不时地加入陈姐他们的讨论中,补充两句。  

冯静带来的人偶尔看江阳一眼。  

他们久仰大名,但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江阳。  

只是想不到第一次见面就那么别开生面,他们想他进来时的鲁莽,不由地羡慕和感慨,真牛皮啊,让大魔王偏爱的这么有恃无恐,要知道,他们在谈的可是大几个亿的生意,却有种去别人家谈事,旁边小孩做作业,家长在监督的感觉。  

不过——  

看到他认真画画的样子后,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让李鱼喜欢他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时间很长。  

阳光很暖。  

会议散了,冯静带人走了,李清宁向陈姐打个招呼。  

陈姐:「挺好的。」  

《秋实》的江湖地位在。  

在国内有名的国内外作家,至少有一大半是在《秋实》上发表文章出道的,江阳的儿童文学要是能在《秋实》上刊载再出书,那还省广告费了。  

听陈姐这么说,李清宁就在检查完后,把稿子投到了《秋实》的邮箱。  

温学坐在街上,茫然的望着车流如龙,无所适从。  

他不知道自己那番话起作用了没有,自然也不知道接下来是继续努力,还是回去。他当然是想回去的,他担心他母亲,年纪大了,摔一跤就是大问题。  

就在这时,他手机响了。  

他的同事老黄发的语音,在群里很激动的说:「老温,老温,来稿了!」  

「牛啊,老温——」  

编辑部的同事们纷纷在群里冒泡。  

「刚去一天就要到了稿子,你跟老贼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了。」  

「老温,你这药比降压药还见效快啊!主编刚才头晕呢,现在神清气爽了!」  

温学拿着手机,长吐一口气。  

他抬头望着天边的斜阳。  

这个陌生的城市,刚才还冷冰冰的,现在变的温暖起来。  

「走了!」  

温学站起身,朝大厦方向望了望,挥了挥手,然后转身,在招手一辆出租车的同时,在群里说:「还真得感谢咱们主编的高血压,帮大忙了!」  

出租车到了跟前,  

他上车以后,让司机直奔高铁站,同时打开手机,买了最近一班车的票。  

幸好。  

现在离春运还有点远,他买到了票。  

时间也很合适,等他到达车站时,离发车还有半个小时开,稍微等待就检票上车了,等找到自己的座位以后,温学放下东西,长舒一口气。  

真好。  

归家时的心情总是愉悦的,这就是离开的意义。  

不是吗?  

若不然——  

只有离处,而无归处,一定很令人心疼吧。  

在坐稳以后,温学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笔记本,登上邮箱,打开江洋的稿子。  

苏珊已经打听好体裁了,他知道是儿童文学。  

但——  

流程还是要走的。  

他得把下关。  

然后——  

温学就傻眼了。  

他觉得网上对江洋代笔的质疑,真就一点都不差。《城南旧事》跟《受戒》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文风,打死温学都很难相信这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这——  

他算不算助纣为虐啊?  

温学在纠结中继续看头一章《惠安馆》的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小英子认识了疯女人秀贞,她跟一个学生谈恋爱,未婚先孕有了个孩子,叫小桂子,因为学生跑了,所以孩子生下来,秀贞还没看两眼,就让她的家人给丢了,秀贞从此就疯了,她拜托英子找到她的小桂子;  

英子又认识了一个小伙伴,她叫妞儿,饱受她爹妈的虐待。这让初尝友谊甜蜜的英子感到忧愁和困惑,于是英子用自己的方式让这对苦命母女相认了——  

但——  

在秀贞疯疯念念的相聚,在妞儿心心念念的逃离,在秀贞带着妞儿要去找小桂子的爸爸,终于要脱离苦海时,等待她们的不是团圆。而是死亡。  

温学轻叹。  

这篇故事从单纯明媚、快乐阳光到愁肠百结、以悲剧收场。  

多少人生的况味与人间悲喜啊。  

他不纠结了。  

就这一短篇,就算是代笔,就算他助纣为虐,就算他背负比这更严重的骂名,他作为编辑,这一生已足以,以后写简历的,《城南旧事》将是开头。  

这就是他的功劳簿!  

可以躺一辈子的那种。  

另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