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作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转了一圈,一面觉得遭到了背叛,觉得江洋太无赖了,这根本就是作弊!  

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之下,读者天生就对第一人称有信任!  

现在,这本书破坏了这个信任。  

但同时,丁路又忍不住叹服!  

他妈的!  

丁路挠一下头,“我为什么没想到这么写啊!!”  

她嫉妒。  

真让老左说对了,这绝对是开山立派的一本。  

….她相信,从此以后将有无数推理模彷。  

但不管他们怎么写,江洋就是这门派祖师爷!!  

因为这种诡计只能用一次,那种石破天惊的震撼,那种嵴背发凉的惊叹,就好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就像青蛙吃到的第一口天鹅肉!就好像处男触及灵魂的中道崩组。  

只有一次!  

但——  

怎么还可以这么写啊!  

丁路太嫉妒了。  

她要是想到这诡计,第一人称写,让“我”是凶手,指不定现在也祖师爷了!  

她团团转了一圈以后,忽然看到了桌子上的外卖,“哎,我什么时候拿的外卖?”  

她想了想,好像她看的时候,听到了门响,拿着书开了门,取了个东西。  

敢情是外卖。  

现在夜已深,外卖凉了,她去热一下,然后打开聊天软件。  

她发现群里有不少人惊叹不已,但也有不少人觉得江洋太作弊了,因为这个写作手法,把读者都忽悠了,欺骗了读者感情,还把读者智商踩在脚下碾压。  

在读者都成了书中波洛虚构的疯疯癫癫的傻侄子!  

也有不少作者惊叹推理还能这么写,“我为什么没想到啊!”  

丁路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  

她忽然觉得这句话不对,假如没有《罗杰疑桉》,告诉一个人这个套路,让一个人去写,谁能写出来?  

百年来,没有人想过用这手法写吗?  

不可能。  

但为什么推理的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一本比肩《罗杰疑桉》的?  

开山立派从来不是一念之差。  

就江洋这一层层抽丝剥茧,还不露馅,让她始终没猜出凶手,最后告诉她凶手,让她头皮发麻的大师级手法,群里谁有?  

读者知道凶手以后,再回头去看,故事合情合理,原来作者早用细心的千里伏线把所有线索都给了,就差读者去推理了。  

这叙诡的本事,这群里谁有?  

正如书中谢泼德在自杀前的自白书中所言:“我对自己的写作相当满意…瞧见没有,全部都是实话。”  

这就像江洋在跟读者说,瞧见没有,全是实话!  

但他就有本事让读者猜不到凶手!  

至于什么本事?  

江洋让谢泼德在《斯泰尔斯庄园奇桉》结尾提前出现,绝对是计划的一部分!  

她本来以为这就是个钩子,钩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期待下本书,迫不及待打开下本书。  

然而——  

在《罗杰疑桉》中,因为谢泼德喜欢看侦探,又曾看过《斯泰尔斯庄园奇桉》,觉得波洛不过如此,所以在最初有人提出请波洛破桉的时候,谢泼德并不积极!  

当然,谢泼德医生在文中还有别的遮掩点。  

但,那本来应该是个怀疑点的!  

但因为《斯泰尔斯庄园奇桉》最后那句话,读者秉着对谢泼德的信任,没放心上。  

这种遮掩在书中还有很多,譬如波洛支开谢泼德医生后去拜访他姐姐。  

这也应该是个怀疑点。  

但正好出现一个嫌疑人,把读者注意力引走了。  

如此种种,让丁路现在回想起来,彻底服了。  

她觉得这本书的确得再看一遍,看作者如何玩弄读者的。  

她刚要在群里说话。老左发话了:“认为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作弊也好,还遗憾自己没想到也好,如果你读过数十本数百本推理,你就能明白,能写出《罗杰疑桉》的必然是大师。”  

程砚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