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守住本心 一直未变】(2/3)
成戴季陶那样,也许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长得像是一个好人,却做坏事,最后被原谅。这才是汪兆铭的传奇之处。
广州的那次兵变。是汪兆铭这辈子数得着的落魄,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被连追着三条马路,然后全身是汗在跨过法租界之后,一下子跪倒在马路牙子上,喘地像死狗一样。
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汪兆铭来说,确实记忆犹新。
可邱明达却更加生气,瓮声瓮气道:“我有什么生气的理由!”
似乎是反问自己,接连重复着。然后突然提高了声音道:“你是不是觉得你能跑得过我。是很寻常的事?”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邱明达是什么人?
大头兵一个,跟着陈炯明东征西讨,而且还是人生之中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相比之下,汪兆铭不过是个文人,平时锻炼就不要说了,就连起码的跑步都难以为继,要不是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压根就坚持不到跑到法租界的地盘。
当天好死不死的,他还穿了一双皮鞋……
从常理上来说,邱达明根本就没有追不上汪兆铭的理由,双方追逐的距离还是在很近的距离内。回忆当时场景。仿佛就像是邱达明故意赶着汪兆铭跑一样,最后,邱明达还放了汪兆铭一马。他们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情,邱达明是陈炯明的死忠。也不可能被‘国党’拉拢过来。那么原因只哟一个,陈炯明压根就没有抓捕他的打算。
驱逐,也只能是驱逐。
可这还不算。汪兆铭成功的撩拨起了邱达明心头的怒火:“我更生气的是,我手里的驳壳枪有十发子弹,明明能够一枪撂倒你,却只能像是赶鸭子似的跟着你跑……”
“走的还贼慢,像个小脚老太太……”
看着边上忍俊不已的卫立煌,作为孙大先生的侍卫长,虽说在上海不能是军人打扮,但行走坐卧都是保持着军人的习性。对于他们来说,长官们不和是后来的事,反倒是他们之间一开始在广州还算有些往来:“卫立煌,你说说我的枪法,就三十步的距离,是不是指哪儿打哪儿?你就说句公道话,是不是我手枪里的子弹都能打在他的身上?”
卫立煌是知道邱明达的枪法的,很准。可他却愣住了,他发愣的原因更多的是,死不死的竟然被拉入了战团。可问题是,他们的交情完蛋了,至少在双方还没有放下芥蒂之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卫立煌表情苦闷,只能是模棱两可的开口:“邱明达,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汪兆铭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开口是个错误。原本内心确实有点感激,这会儿功夫,烟消云散,邱明达根本就是一个混蛋。
就像是一个泡在苦水的女人,邱明达一开口,就没有打算停下来。
汪兆铭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其实也能够猜到当日的情况,‘国党’在兵变突然爆发之后,成功撤退广州城……陈炯明竟然连一个重要人物都没有抓到……
好吧,这样的话,也正是骗骗自己的说法了。汪兆铭心里头还是承邱明达放他一马的情。可当邱明达说到手枪只能对着他头顶上方射击之后,汪兆铭就不这么想。
“倒霉孩子,你不知道子弹不长眼吗?”
“万一打到人,怎么办?”
……
相比属下之间的热闹,陈炯明和孙先生之间的谈话却以沉默开场,孙先生似乎非常好奇骑马的感觉,脸上洋溢着笑容。看不到哪怕一丁点愁容,而陈炯明却蹙眉不语,眼神中露着不快。
他是来找答案的,而不是和孙某人来耗时间的。
终于,陈炯明在马道拐弯的时候,开口了:“你似乎忘记了过来的目的,难道就没有说的吗?”陈炯明干硬的语气并没有惹地孙先生勃然大怒,反而深思了起来。
良久,孙大先生开口:“想必子高让你传话过来,什么结果我都可以坦然接受。”
“我就痛恨你这种假仁假义的模样,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说的自己好像一点错处都没有,不,你错了,让许崇智来夺我兵权没什么,重用李烈钧也无可厚非。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让把桂系的人拉进来,你难道不清楚他们的心思吗?”
沉寂了近半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陈炯明双目圆睁,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底的血丝。显然,在会面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是几个晚上,他都没有睡好。
“广东原本就是桂系的地盘,自打辛亥革命之后一直是,陆荣廷也好,沈鸿英也罢压根就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人,如果沈鸿英带兵进了广州城,和当年陆荣廷有什么区别?”
……
“你难道就没有错处吗?我这也是被逼的。”孙大先生被说了两句之后,面色也开始不悦起来,语气僵硬了起来。
“你是被逼的?邓仲元的事,也是被逼的?”
“这可能是……”
“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卸给手下,你是‘国党’的领袖,没有你的同意,谁敢对军队高级将领下手。当年的程璧光推诿给朱执信,这次有想推诿给谁?……你一贯就是假仁假义,难道这些话我也说错了吗?”
程璧光是一个悲剧,一个‘国党’政府的悲剧。
孙大先生有点抵挡不过来,只能生硬道:“至少在你的问题上,我并没有错。”
“没有错?”陈炯明愣住了。
孙大先生:“我才是‘国党’的唯一两袖,你将你的政治信仰嚷嚷到满世界都知道,你让我怎么办?听你的吗?那么‘国党’就成了你的‘国党’,那么让那么多的支持者和成员他们该怎么办?难道让他们也跟着追随你,让
因为长得像是一个好人,却做坏事,最后被原谅。这才是汪兆铭的传奇之处。
广州的那次兵变。是汪兆铭这辈子数得着的落魄,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被连追着三条马路,然后全身是汗在跨过法租界之后,一下子跪倒在马路牙子上,喘地像死狗一样。
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汪兆铭来说,确实记忆犹新。
可邱明达却更加生气,瓮声瓮气道:“我有什么生气的理由!”
似乎是反问自己,接连重复着。然后突然提高了声音道:“你是不是觉得你能跑得过我。是很寻常的事?”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邱明达是什么人?
大头兵一个,跟着陈炯明东征西讨,而且还是人生之中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相比之下,汪兆铭不过是个文人,平时锻炼就不要说了,就连起码的跑步都难以为继,要不是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压根就坚持不到跑到法租界的地盘。
当天好死不死的,他还穿了一双皮鞋……
从常理上来说,邱达明根本就没有追不上汪兆铭的理由,双方追逐的距离还是在很近的距离内。回忆当时场景。仿佛就像是邱达明故意赶着汪兆铭跑一样,最后,邱明达还放了汪兆铭一马。他们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情,邱达明是陈炯明的死忠。也不可能被‘国党’拉拢过来。那么原因只哟一个,陈炯明压根就没有抓捕他的打算。
驱逐,也只能是驱逐。
可这还不算。汪兆铭成功的撩拨起了邱达明心头的怒火:“我更生气的是,我手里的驳壳枪有十发子弹,明明能够一枪撂倒你,却只能像是赶鸭子似的跟着你跑……”
“走的还贼慢,像个小脚老太太……”
看着边上忍俊不已的卫立煌,作为孙大先生的侍卫长,虽说在上海不能是军人打扮,但行走坐卧都是保持着军人的习性。对于他们来说,长官们不和是后来的事,反倒是他们之间一开始在广州还算有些往来:“卫立煌,你说说我的枪法,就三十步的距离,是不是指哪儿打哪儿?你就说句公道话,是不是我手枪里的子弹都能打在他的身上?”
卫立煌是知道邱明达的枪法的,很准。可他却愣住了,他发愣的原因更多的是,死不死的竟然被拉入了战团。可问题是,他们的交情完蛋了,至少在双方还没有放下芥蒂之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卫立煌表情苦闷,只能是模棱两可的开口:“邱明达,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汪兆铭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开口是个错误。原本内心确实有点感激,这会儿功夫,烟消云散,邱明达根本就是一个混蛋。
就像是一个泡在苦水的女人,邱明达一开口,就没有打算停下来。
汪兆铭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其实也能够猜到当日的情况,‘国党’在兵变突然爆发之后,成功撤退广州城……陈炯明竟然连一个重要人物都没有抓到……
好吧,这样的话,也正是骗骗自己的说法了。汪兆铭心里头还是承邱明达放他一马的情。可当邱明达说到手枪只能对着他头顶上方射击之后,汪兆铭就不这么想。
“倒霉孩子,你不知道子弹不长眼吗?”
“万一打到人,怎么办?”
……
相比属下之间的热闹,陈炯明和孙先生之间的谈话却以沉默开场,孙先生似乎非常好奇骑马的感觉,脸上洋溢着笑容。看不到哪怕一丁点愁容,而陈炯明却蹙眉不语,眼神中露着不快。
他是来找答案的,而不是和孙某人来耗时间的。
终于,陈炯明在马道拐弯的时候,开口了:“你似乎忘记了过来的目的,难道就没有说的吗?”陈炯明干硬的语气并没有惹地孙先生勃然大怒,反而深思了起来。
良久,孙大先生开口:“想必子高让你传话过来,什么结果我都可以坦然接受。”
“我就痛恨你这种假仁假义的模样,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说的自己好像一点错处都没有,不,你错了,让许崇智来夺我兵权没什么,重用李烈钧也无可厚非。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让把桂系的人拉进来,你难道不清楚他们的心思吗?”
沉寂了近半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陈炯明双目圆睁,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底的血丝。显然,在会面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是几个晚上,他都没有睡好。
“广东原本就是桂系的地盘,自打辛亥革命之后一直是,陆荣廷也好,沈鸿英也罢压根就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人,如果沈鸿英带兵进了广州城,和当年陆荣廷有什么区别?”
……
“你难道就没有错处吗?我这也是被逼的。”孙大先生被说了两句之后,面色也开始不悦起来,语气僵硬了起来。
“你是被逼的?邓仲元的事,也是被逼的?”
“这可能是……”
“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卸给手下,你是‘国党’的领袖,没有你的同意,谁敢对军队高级将领下手。当年的程璧光推诿给朱执信,这次有想推诿给谁?……你一贯就是假仁假义,难道这些话我也说错了吗?”
程璧光是一个悲剧,一个‘国党’政府的悲剧。
孙大先生有点抵挡不过来,只能生硬道:“至少在你的问题上,我并没有错。”
“没有错?”陈炯明愣住了。
孙大先生:“我才是‘国党’的唯一两袖,你将你的政治信仰嚷嚷到满世界都知道,你让我怎么办?听你的吗?那么‘国党’就成了你的‘国党’,那么让那么多的支持者和成员他们该怎么办?难道让他们也跟着追随你,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