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我的二师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二徒弟性情温厚,也不缺少憨笑之后的狡黠,自从进宫陪伴在小皇帝左右,一直像个隐形人似的,不多说话,处处守礼,对两个比自己年龄小性格娇的师兄师弟都格外照顾,忍让。  

李华的手轻轻落在石头一侧完好的脸颊上,有温度。  

她的一颗心,也恢复了温度。  

只要活着,她这个师父就有各种办法让徒弟康复。  

所以,哭什么呢?自己是师父,无所不能的师父。  

“是谁做的?”她从牙齿缝里挤出了声音。  

高贵端庄的太后娘娘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把脸颊贴在小皇帝的另一只手上泪如雨下,进了皇宫之后她就再没出声哭过,现在也不会出声儿。  

搀扶着太后的林嬷嬷泪眼模糊的回答李华的问题:“是安家…”  

“果然!”李华神色未变,“是老妖婆还是安必诚主谋?”  

林嬷嬷厌弃的看向还在痛苦抽搐着的绿珠,恨恨道:“能让这个贱蹄子豁出命去相帮的,还能有谁?”  

美男计哦,那就是安必诚,外貌俊逸风度潇洒如玉树临风般的安公子,被先老将军跟后老夫人捧若至宝的继承人。  

谁能想到,那样温文儒雅的安公子竟然武艺超群,打小跟着暗卫练习的武功,从不在外人面前显露。  

这算不算是文武双全的绝佳少年?  

因为母亲不允许,而错过了率军去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少年气盛为母分忧,而一怒之下亲带暗卫入宫打算寻机会绑走小宝,结果错绑了跟小宝更换衣服的皇帝,发现时已经后悔莫及…  

这是一个曲折又悲伤的故事。老将军夫人暗中跟梁王勾结,如果告诉给安必诚知道,那么,很可能发现绑到了小皇帝之后就错到底算了,杀了小皇帝万事皆休。  

可是偏偏老夫人瞒着儿子,儿子绑架小宝儿的计划也瞒着刚刚在皇宫露出秃头丢了大丑几欲疯狂的娘亲…  

于是,从没想过谋刺皇帝的安必诚彻底傻眼了,麻爪了,不能按原计划杀了人或者带着人翻越宫墙了,命令两个暗卫原地等候,他回家想法子…  

两个暗卫能怎么办?帮着主子绑架个小宝或者杀了都不算啥,可是杀皇帝?真不敢。放皇帝自生自灭?早给敲昏了,还不敢救醒…  

只能暂且听从那个徒有俊逸外表的年轻主子安必诚的吩咐,原地待命!  

林嬷嬷转而讲述的动情:“李师父,多亏了你的二徒弟,本来没他的什么事儿,一开始他被敲昏了,他们只绑了万岁,不知怎的石头就跟到了‘留香苑’,护住了万岁,被打了也死活拉着万岁的手不松开,还喊出了万岁的身份,这才…”  

“二师兄!”小皇帝终于悠悠转醒,还没睁开眼睛就喊出了声,身子也颤动了一下。  

“我的儿!”太后娘娘也叫出了声,声泪俱下那种。  

“别动!万岁别动!”在一旁做隐身人的吴太医也出声了,小皇帝肚腹上还扎着银针呢。  

小皇帝睁开了眼睛,顾不上理会摁着他肩膀的太后娘娘,侧头去看依旧跟他拉着手的石头,眼泪大颗大颗的滑落,哀哀的叫:“二师兄,二师兄…”  

叫声跟太后娘娘的“我的儿,我的儿”混合在一起。  

吴太医焦灼的在解释:“万岁这是受惊了!且容老朽收针…”  

他也是个幸运的,因为偷偷地得了李华的染发露,还得到了制作药丸的思路,吴太医不理会别的太医会不会嘲笑他献媚,今日去慈安宫进献适合太后服用的药丸,正好赶上李华发现“留香苑”有异大喊,暗卫行动。  

关键时候只他一人可用,以后的前程肯定是光明的。  

只是目前,想顺顺当当给小皇帝收针还做不到,太后娘娘在看到儿子清醒后崩溃了,哭的泪三娘一样,完全抛弃了高贵端庄。  

林嬷嬷只敢搀扶慰劝,场面不是一般的乱。  

还得李师父出手啊!  

耳朵里乱哄哄的,最讨厌哭唧唧瞎哔哔。  

于是,太后娘娘被毫不客气的砍了一手刀,身子软绵绵委顿下去。  

林嬷嬷脑子都懵了,这这这…算不算诛九族的大罪?  

然后,她的后脖领子也被一并薅了起来,一主一仆双脚离地也离开了小皇帝周边五米的距离。  

吴太医终于可以收针了,尽管脸色煞白…  

收了针,吴太医才敢喘口大气,讷讷对林嬷嬷说:“太后娘娘…幸亏李师父这一掌,不然…急怒攻心之后如此伤心不止,必伤身。”  

这是自己人,  

李华这会儿顾不上感谢吴太医的解释,她在想法子松开石头的手,小皇帝醒了,可小胖手还在石头手心里紧攥着呢,没办法穿衣服也不能行动。  

吴太医又来帮忙了,主动请缨:“老朽能给手上扎几针试试。”  

“不要!不要扎二师兄!”小皇帝光着上半身惊恐的尖叫,他怕针,怕的厉害,自然不希望石头再多被扎几下,石头那一身的伤跟一肚子的银针就吓得小皇帝没办法冷静下来呢。  

李华摁着小徒弟的肩膀提议:“那你想法子叫醒二师兄,不要哭,慢慢儿跟二师兄说说话,告诉他你没事儿了,你们得救了,他就会松开你了。”  

“师父,真的?”小皇帝终于努力在冷静了,泪眼模糊的仰脸问。  

“当然是真的。”李华扯了被剪开的小宝的那件白色绸布衣袍给小皇帝披在肩上,回头对林嬷嬷嘱咐,“去取一身龙袍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