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神奇的斧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心里有事儿,见到路过的村民时,李华就绷着小脸儿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两条腿又捣腾的极快,三转两转到了邻近自家宅基地的灌木丛中。  

回武馆前拽了两根细杆树藤。  

必须往外拿的东西不少,两匹棉麻布,油纸包的红糖白糖蛋糕点心,进超市取的白萝卜嫩菠菜,想想听刘氏说过山上能挖到山药,也取了几根品相不那么优良的凑数。  

再想想,胆子又大了些,挑了比较原始色泽的粗瓷坛子,都带盖儿,可以放油盐酱醋,玉米面小米面也这样装,再用刀刮了罐装豆腐乳臭豆腐的标签,摞在一起。  

木头把儿的带双耳的大小黑铁锅必须有,铁铲、木勺木舀。  

李华在琳琅满目的精美瓷碗瓷碟旁爱不释手,然而,还是必须放弃,太不符合时代了。  

木头碗也做的太精细,可还有的挑吗?  

最朴拙的竹筷来一把。  

吃饭的暂时就这样,用的…  

棕垫扒了外皮,来一大一小。  

被褥…更败家了。全撕去柔软美丽的棉布面绸布面,露出雪白的棉胎,卷在一起,嚯,好大一抱!  

最贴近今天所见大齐朝人穿戴色泽的布料来几块儿,针线顶针…把白色黑色红色棉线从线团上缠到木棍上,能糊弄过去吧?  

这么一番折腾,得嘞,出来时天儿早黑透了。  

李华听着外面没动静,才做贼一般出了灌木丛。  

那么多东西根本拿不了,就放在灌木丛里。  

李华小心翼翼辨着路,还担着心生怕藏起来的宝贝们被别人摸了去。  

“是大丫…李华?”刘氏的声音犹犹豫豫的在前方。  

今夜额外的黑。  

“是我。”  

打火石敲击的声响,眼前骤亮,刘氏举着根柴草绑成的火把站在沟沿儿。  

是胆儿小还是不愿意浪费柴草,早先一直隐在黑暗里?  

李华走过去,走到了前面,往沟沿儿下摸索着,后背上是竹篓,身前抱着一摞粗瓷罐儿,易碎品。  

刘氏默默的举着火把在一侧照明。  

三只小的欢呼着从地洞里出来,李华像个凯旋的勇士一般威风,身子躲闪着指挥:“都老实点儿,站好,别挡道儿!”  

再看那逼仄简陋的连个门都没有的地洞,依旧如故,却莫名多出几分温馨。  

被众星捧月般的迎进洞里,放下东西,李华安排:“李强你看家,其他人,跟我走。”  

趁夜黑风高好干活儿。  

脑袋上依旧秃着几块儿的刘氏,很快适应了不问去哪儿干什么只要听指挥的常态,举着火把照应着三个孩子跟着走。  

“耳朵警醒点儿,嘘…”  

做贼似的一家人,从灌木丛中取出了好多宝藏…  

连大气儿都不敢喘,脸上全是不可置信。  

尤其刘氏,猛不丁从“路有冻死骨”的境界提升到“朱门酒肉臭”,跨度太大了!  

还不敢问…  

李华敢啊:“今天累不累?还能干活儿吗?”  

三只小的重重点头:“能!”  

刘氏:“就种了菜,不累。”  

三只小的得到了三堆儿吃的。  

刘氏得到了布匹针线顶针和雪白的棉胎深色的棕榈垫内芯。  

全被喜悦拍倒在地洞里。  

刘氏去洗手,手心手背手指头,恨不能一下子就洗成千金大小姐的柔嫩肤质。  

李华挑着眉毛看她,缝制这些东西肯定耗时间,她缝的口袋就是例子,您倒是赶紧的啊?本姑娘还等着睡个好觉儿呢!  

刘氏:“我…我的手忒粗,不多泡泡得刮人家的布,你不好交活儿。”  

交活儿?  

李华看了一圈儿,明白了,三小只守着食品堆儿只欢喜却不敢吃,刘氏反复泡手搓手却不敢动手做被套,都是因为不敢相信这些东西是属于自家的。  

大姐你没给解释,他们又不敢问。  

威信太高了哈。  

李华:“都是买了咱自己用的…放心,没偷没抢…”  

她略有尴尬,继续编下去:“就是进的山,打猎嘛…野鸡野兔,很容易的,对了,竹篓里还有死兔子呢,完了完了,还有一只活的老母鸡…”  

终于想起来,最开始背进来的竹篓里还有活物。  

被闷得直翻白眼儿的老母鸡:咕咕,明儿不下蛋!  

其实被遗忘了的竹篓内内容最丰富,碗碟锅勺都被李华不讲究的塞进去了。  

“哇…这碗真圆!真滑溜儿!”  

“姐,这真是咱家的?真是你买来的?”  

“不然呢?”李华对妹妹挑眉毛。  

小孩子都不相信,更遑论刘氏了。  

李华只能继续编:“我抡着斧子去打猎,一不小心掉进一个山谷里,结果发现一棵…”  

小宝福至心灵,跳起来抢答:“人参!我知道!山里有人参!奶妈讲的故事里就有。”  

“对啊!你小子太聪明了,我就是挖到了人参!”李华重重的拍了两记小胖子的肩膀,自己续编的眉飞色舞,“其实我也不怎么认识人参,就觉得没见过,很神奇,味道也香,药香,我就把它挖出来,去皇城,卖了…卖了五两银子…”  

“姐姐真厉害!”三个小朋友全眨着星星眼,更崇拜女侠了肿么办?  

李华再从棉麻口袋里抓出一把铜钱来给刘氏:“喏,卖人参买东西剩下的钱,给你点儿。”  

其余的,自然由一家之主,她自己拿着。  

具体多少钱,不需要跟别人汇报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